“殳”是一种非常古老的兵器,在先秦古籍中经常被提及,不过它在秦汉大一统王朝建立之后就慢慢消失在历史长河之中,人们只能从典籍中的零星记载来推测它的形制和功能:它大致上是一种杆棒类的兵器、没有锋刃,主要以挥舞击打的方式攻击敌人,但是它到底呈现出一个什么样的形象,在没有出土实物证实的情况下还很难确定。直到著名的曾侯乙墓横空出世之后,在这座墓葬里的陪葬品中有着堆积如山的各种兵器,学者们才在其中第一次见到了神秘的“殳”的真面目。

墓葬的主人曾侯一定是一个非常爱好武事的君主,也是一个狂热的兵器收藏家,他墓葬中的兵器足以组建一支小型的军队,光是各种式样的殳就有二十余件,其中几件还带有清晰的带“殳”字的铭文,确切无疑的证明了它们的身份。不过和人们以前一直以为的不同,这些殳中好几件都尖端都有青铜锋刃,锋刃的后部带有青铜套箍,用来连接一根长长的竹木杆;没有锋刃的殳则前端就是一个圆形的青铜套箍。前者既可以用来击打、也可以用来刺杀;后者就只能像杆棒一样挥舞破敌了。

很明显,殳这种兵器是从原始人类使用的木棒发展形成的,起初无所谓形制,就是随手捡拾起手边趁手的树枝、或者拔起一株合用的小树就可以用来争斗或狩猎,到了新石器时代晚期,部落间的冲突演化为真正的战争的时候,兵器制造走向了规模化和标准化之后,才有了将竹木材料复合制成长棒、加强武器强度而形成的殳。夏商时的殳和杵应该是一类的东西,不过当时金属的获取还比较困难,所以前端还没有加上加强打击力度的青铜箍。最初它就是一段木棒而已,后来则是用几块竹木条紧紧箍死在一起,外面再用加工的藤条缠绕,在韧性和强度上都得到了提升。

不管是杵还是殳,在早期华夏军队中都是足以和戈、矛相比的主力装备,用“血流漂杵”这样的词语来形容战场的惨状就足以说明杵、殳在当时军队中的普及程度。到了商朝后期,特别是西周及后来的春秋战国时期,战车成为华夏战争舞台上的主角,兵器配备和兵种建设都围绕着战车来进行,战车上的车兵远程攻击用弓箭,两车交错间就需要长柄兵器的配合,此时殳和戈都是车兵们的主力装备,一般作为前锋的车兵挥动长殳在前冲阵,后列车兵则以长戈横扫收割敌军性命。

到了战国后期,骑兵以其特有的机动灵活取代了笨重的战车,此时殳的功能又有了新的变化,开始出现了用于投掷的短殳。将殳的长杆缩短,前端还是配有带锋尖或平头的金属箍,像标枪一样向敌军投射,而且因此创造出了一个新的汉字“投”,这个字最初和殳通假,后来就引用为指“投掷”这个动作。到了秦汉以后,殳类武器逐渐被使用更方便的枪和矛类长兵取代,只能击打的杆棒已经不再符合日益激烈化、专业化的战场需求,这时殳就只能黯然地退出了历史舞台。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