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线记者 文露敏 王眉灵 摄影 何海洋 肖雨杨

8月6日,“向云端——寻路川藏线上的中国”大型行走调研报道出征仪式在成都川藏公路博物馆举行。仪式上,82岁的川藏公路改扩建建设者、四川路桥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退休职工何多林为出征队伍送上了特殊的礼物——一盏饱经沧桑的马灯。

何多林现场讲述参与川藏公路改扩建工程的往事。

1984年至1990年,何多林作为川交二处筑路四队队长,参与了川藏公路仙人桥至前碉桥的改扩建工程,途经紫石关、小仁烟、大仁烟、烂坝子、老虎嘴等地。当时,工程现场不通水、不通电,如果遇到泥石流等灾害,晚上还要应急抢险。正是这样的马灯,在当时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也是川藏公路建设的“功臣”。

缺水缺电并不是最难的。1950年,川藏公路开始修建。逢山开路,遇水架桥,10多万人的筑路大军靠着铁锤、钢钎、铁锹和镐头等简陋工具,“让高山低头,叫河水让路”。历时四年多,以平均每公里牺牲一个人的代价,于1954年建成通车,让现代化公路通达西藏拉萨。

由于条件限制,当时的建路标准并不高。“一些桥是用圆木搭起来的,路面也不宽,排水沟和路肩都很少有。”何多林回忆。1984年川藏公路启动改扩建,按国家三级公路标准建设,要“去弯取直、高差调平”。比如,磨房沟路段的老桥,之前用装着鹅卵石的木笼、竹笼挡住河水搭建而成,需要改建成拱桥。当地多为花岗岩,没有机械设备,难以打磨成条石。何多林和同事集思广益,就地取材,把卵石打成碎渣,加上水泥拌成混凝土,再加上条石,做成类似现在的预制梁,最终成功架起了新的桥梁。

1989年,筑路队遇到了难啃的硬骨头——老虎嘴路段,当时的老路太窄,难以加宽。“那就打隧道穿过!”何多林建议。但这何其困难。

当时,隧道很少建设,缺乏可借鉴的经验。何多林和同事迎难而上,摸索设计出一套支撑用的拱架,再用铁板、预制块一点点筑起墙体。为节约时间,从隧道两头同时往中间打,最终对接的时候,误差只有2厘米左右。这也是川藏公路上的第一座隧道。

越来越宽、越来越直的川藏公路,背后是筑路队员付出的汗水,甚至生命。何多林的儿子也参与了川藏公路的改扩建,在过程中因病去世。老虎嘴隧道修通后,何多林选择将儿子葬在隧道的拱顶附近,“看着”车辆来来往往,“这也是一种纪念。”

1990年,成渝高速公路动工,何多林离开奋斗了6年的川藏公路前去支援。因为工作原因,他再也没去看过这条自己修建的路。

2022年,早就听说通了高速公路的何多林,决定乘车到雅康高速上看一看。“兴康特大桥很雄伟,隧道特别多!”这里的新变化,让他感到很欣慰。

何多林向出征队伍赠送在川藏公路建设时发挥大作用的马灯。

仪式上,参与“向云端——寻路川藏线上的中国”大型行走调研报道的年轻记者,从何多林手中接过马灯。

“交通建设需要一代代人接力,希望这盏灯,能为更多的后来者照亮前路,带来新的希望。”何多林掷地有声。

此刻,小小的马灯,已不仅仅只是照明工具,而是“两路”精神的象征,它也将照亮此次“向云端——寻路川藏线上的中国”采访组的前行之路,让更多的新时代“两路”故事,走到聚光灯下。

(四川在线)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