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北京经开区机器人产业园的创新中心 摄影/谢良兵

4月19日上午,北京亦庄半程暨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鸣枪开跑。赛事现场,人形机器人引起大家的关注,此次参赛的20支赛队来自北京、上海、广东等全国各地。最引人注明的宇树机器人摔倒后迅速站起继续比赛,现场响起一片掌声。起身后向观众挥手致意再次投入比赛。

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梁靓表示,此次参赛的人形机器人样式、身高、体重、功能等方面各有不同,也各有侧重,有的擅长跑步、有的“颜值”高、有的会交流,虽然都采用纯电驱动,但起跑方式、跑姿不尽相同。

赛制方面,人形机器人“跑马”类似于赛车比赛,机器人以队伍为单位参赛,配有同步奔跑的人类领航员、操作手、工程师。机器人换电的过程类似赛车比赛“换轮胎”,出发模式也将采用“排位赛”的形式分别计时。

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CEO熊友军认为:“这不只是简单的体育竞技,更是对技术突破、产业发展的‘极限测试’。”机器人“跑马”可以验证技术成熟度,推动行业标准建立,同时进一步倒逼技术创新。

举办此次马拉松赛的主办方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是国家级经开区。根据《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机器人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显示,到2025年,北京经开区机器人研发投入年复合增长率达50%以上,搭建50个机器人应用场景示范项目,规上工业企业机器人密度达到360台/万人,产值规模达到100亿元。同时,将加速推动北京经开区机器人产业高质量规模化发展,3年内打造形成要素集聚、创新活跃的机器人产业综合集聚区。

据悉,目前,北京经开区已集聚了百家机器人产业生态企业,形成了人形机器人产业组团、医疗健康机器人产业组团、协作机器人产业组团、特种机器人产业组团、物流机器人产业组团和机器人核心零部件企业组团。其中1/3为专精特新企业,减速器等关键核心零部件实现自主可控,在特种、工业洁净机器人等产品方面实现创新突破,产值占北京市50%。

同时,北京经开区正全力打造全球一流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新城,根据《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全球一流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新城行动计划》,预计到2026年实现十大应用场景全覆盖、聚集百家创新企业、汇聚千名高端人才及万台级量产能力;到2030年,构建“全链布局、全栈自主”的创新生态体系,确立中国战略支撑地、技术策源地及产业主阵地地位。

图源:亦庄半马官方

关注 | 园区荟(ID:biaozhunpark

来源 | 北京亦庄

内容合作 | bjzhouyanjun(微信号)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