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1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白宫正式宣布波音公司获得价值超过200亿美元的工程与生产研发合同,新机型号名为F-47。这意味着美国正式确立第六代战斗机F-47项目,也标志着美国空军“下一代空中优势”(NGAD)计划进入实质性阶段。此外,这一决定还打破了洛克希德·马丁公司长期垄断美军主力战斗机的格局,而波音作为传统民航巨头,自“联合攻击战斗机”(JSF)项目竞标失利后首次重返顶级战斗机研发领域。
特朗普作为美国第47任总统,虽在发布会上否认了F-47这一型号名与他的直接关联,但强调“将军们选择了这个漂亮数字”。在美国空军中,战斗机命名惯例是前缀“F-”,后面跟着的数字,通常表示飞机的制造顺序。当然,此惯例也有例外。如“F-35”就是项目经理迈克·霍夫打乱次序后命名的一款机型。此前美国第六代战斗机项目曾被拜登政府叫停,特朗普上任后快速重启并加速推进,这也反映出美国军事项目与政治周期的深度绑定。
什么是六代机
综合《战区》《防务新闻》《国际利益》等多家美国防务媒体消息,美国第六代战机F-47的技术框架围绕四大核心能力展开:更先进的隐身技术、配备新一代自适应变循环发动机(AETP)、与专用无人僚机协同作战以及更先进的数字能力等。
说到隐身能力,根据美国官方公布的宣传片以及波音披露的渲染图,F-47的外形符合六代机的总体趋势,尤其是取消了垂直尾翼,这被视为六代机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还有F-47机头呈扁平状,机身采用升力体设计,进一步提升全向隐身能力,符合外界长期以来对六代机外形的预期。
此外,不论是宣传片还是渲染图,我们可以隐约看到F-47在机身前部采用鸭翼设计,有分析指出,鸭翼在五代机上是先进性代表,但未必适用于六代机设计,六代机的重要趋势是取消垂尾加强全向隐身能力和超声速性能。而波音重拾鸭翼方案似乎证明它对六代机的理论设计与技术储备缺乏足够的积累。
还有分析称,F-47在技术上参考了波音20世纪90年代推出的YF-118G验证机。后者在当年采用了当时先进的隐身和无尾设计。也许等到F-47正式亮相之后,我们才会看到二者之间的更多关联。
此外,美媒提到,F-47将采用自适应变循环发动机作为动力,这种发动机能够以节省燃料的方式超声速巡航。事实上,这种新型发动机最初计划用来更换F-35所使用的F135发动机,但是由于研发进度远远落后预期,美国曾一度放弃等待转而继续升级F135。
F135发动机
今年1月底,美国航空已授予GE航空和普惠两家公司各自超过35亿美元合同,用于研发自适应变循环发动机,经费相比项目初始阶段上涨超10亿美元。目前两家公司的验证机已通过了技术审查,GE航空此前曾表示,其早期验证机能够比F-135发动机效率高出约25%。
但无论技术如何先进,截至目前,自适应变循环发动机距离实际应用仍有很长路要走。考虑到美国军方希望降低成本,实现大规模列装的愿望,F-47不排除会在先进发动机技术尚不成熟的条件下,先行上马“阉割”版本。
至于美媒提到的F-47与专用无人僚机协同作战能力,这对于六代机已是标配,并不值得特别吹嘘。目前,通用原子公司和安杜里尔公司正在建造无人僚机候选机型,分别是RFQ-42A和RFQ-44A,作为与F-35或F-47协同作战的首批无人机僚机。
波音此前推出的MQ-25“黄貂鱼”无人机加油机已经完成了与F/A-18E/F之间的空中加油试验。而据美媒“战区”介绍,波音也会考虑拓展MQ-25的任务能力,为其配备远程导弹。因此,不排除未来波音会选择MQ-25作为未来无人僚机的平台原型。
MQ-25“黄貂鱼”无人机
美国媒体在报道中还提到,F-47会整合先进的数字能力,包括高容量网络、人工智能、数据融合及战场指挥、控制和通信系统以及网络战能力。基于这些技术,F-47有望具备有人/无人驾驶双重能力,既可以由人类操作员远程操作,也可以由人工智能自主操作,甚至它有可能成为美国空军打造的最后一款有人驾驶战斗机。当然,这些设想是否能够最终顺畅的实现,还需要谨慎的观察。
成本问题依然存在
在3月21日,特朗普宣布将F-47合同交给波音的同时,还表示F-47的验证机已秘密试飞近5年,将成为美国首款第六代战斗机。这一消息引发了外界对美国六代机研发进度的猜想。
3月22日,美国国防预先研究计划局(DARPA)网站发布了一则新闻稿。新闻称,关于“下一代空中优势”战斗机项目的初始研究始于2014年,在项目早期阶段,波音和洛马X系列技术验证机已经分别于2019年和2022年首次飞行,每架飞机的飞行时间达到数百小时。
但是,业内专家分析后表示,DARPA在新闻稿件中提到的X系列技术验证机与真正六代机原型机之间,可谓存在天渊之别。熟悉美国航空器研发情况的观众都知道,自从20世纪40年代开始,美国军方大力资助探索各类前沿航空航天技术,由此诞生的X系列技术验证机,确实为美国在航空航天领域取得优势奠定了基础。
但是,X系列技术验证机通常采用两种模式建造,一种是基于现有机型进行改装,用来测试某一项子系统,例如,DARPA就曾利用F-16战斗机平台改装X-62A无人驾驶战斗机,测试无人空战的能力。另一种方式是制造缩比验证机,用于探索尚处论证阶段的前沿技术,例如,DARPA与波音子公司“极光飞行科学”推出的X-65射流飞控验证机,主要用于测试空气动力学领域新技术。
因此,特朗普所谓“秘密试飞近5年”的说辞,极可能存在水分,F-47实际的验证机研发到什么阶段目前仍是一个未知数。
尽管如此,美国空军参谋长戴维·阿尔文似乎对F-47如期交付并成规模采购持乐观态度。他声称,F-47将在特朗普本届任期结束前交付美国空军,同时他还表示,F-47的成本将低于F-22,而且“更能适应未来的威胁”,美国空军未来对F-47的采购数量也将超过F-22。
F-22
根据公开数据,美国空军目前拥有约180架F-22,每架造价1.43亿美元。特朗普拒绝透露F-47的采购价格,称这将暴露该喷气式飞机的一些高度机密的技术和尺寸,但美空军预计将在2025年至2029年期间在F-47项目上花费200亿美元。
从历年的美国财年报告来说,成本问题确实是美国六代机的软肋,没有之一。2024年NGAD项目被削减了大量经费,从美空军到媒体,都呈现对六代机未来并不明确的态度。美国前空军部长弗兰克·肯德尔甚至直接在2024年5月叫停了该项目,因为成本估算至少会是F-35的三倍,即每架飞机成本高达3亿美元。
截至目前,F-47的成本问题似乎并没有明确而妥善的解决方案。可以想见的是,未来该项目发展中与成本和预算有关的问题将不时出现。
为何是波音
最后,我们再来探讨一个颇具争议的话题,那就是美国空军为何将F-47项目合同售予波音?
事实上,波音能获得F-47订单令不少人士感到意外。近年来波音在民机、军机和航天防务等多个领域都问题不断,甚至现任总统特朗普也因新“空军一号”飞机的项目进展持续拖延而屡次表达对波音的不满。
在此背景下,波音凭什么能拿下F-47订单?有分析人士认为,不排除波音游说美国军政高层,得到了美国军政界上层的支持。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这样说道:“波音作为世界上最大的飞机制造商之一,也是美国政府游说力量的最强参与者之一。”
在印尼狮航波音737MAX空难事故发生的2018年,波音对美国政府的游说支出高达1510万美元。自1998年以来,波音公司在华盛顿的游说活动中排名第10,远超洛克希德·马丁等公司。波音能够在危机不断的关口获得F-47订单,要说其政府公关机构没有发挥作用,自然很难令人信服。
还有一点因素不容忽视,美国政府与军方恐怕也要考虑战斗机研发领域出现UI家独大的垄断情况。回顾20世纪,美国曾经在航空制造领域诞生了诸多具备战斗机研发的公司,但是现如今,经过多年的兼并与重组后,美国只剩下洛克希德·马丁和波音具备高端有人战斗机的研发能力。
而洛克希德·马丁已经得到F-35项目,根据美国空军的规划,F-35未来将与F-47共同服役,而波音制造的F/A-18E/F和F-15EX,将分别在2027和2030年完成当前订单后结束生产,波音面临失去战斗机订单的处境。
F-35
在此背景下,如果美国政府继续将F-47项目交给洛马,势必造成洛马在美国战斗机研发领域一家独大的地位,并不利于美国军工行业发展。因此无论出于保护波音还是提供竞争环境,F-47交给波音制造也就不难理解。而在F-47项目交付波音后,美国空军未来将形成“波音(六代机)+洛马(五代机)+诺格(轰炸机)”的新三足鼎立格局。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