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道光二十二年(公元1842年)在第一次鸦片战争中战败的清政府被迫于南京(时称江宁)下关江面的英军旗舰康华丽号(亦皋华丽号)上与英国签署《中英南京条约》:割让香港岛;向英国赔款2100万银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通商口岸;中方向英商征收货物关税需与英方协商;英国公民在中国土地上违反中国法律由英国自行处理......《南京条约》作为中国近代史上与外国签订的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开启了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序幕。

《南京条约》签订后列强纷至沓来与清政府陆续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自1842年《南京条约》签订到1912年清朝灭亡的72年间清政府同外国政府或外商、国际组织签订了各种不平等条约、契约、协约和合约一共1175件。与日本签订的《马关条约》使中国丧失对台湾的主权长达50年,与沙皇俄国陆续签订的《瑷珲条约》、《北京条约》、《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使中国丧失了160多万平方公里的领土,《辛丑条约》使中国背负了本息合计高达9.8亿两白银的赔款......

当列强纷至沓来要求中国与之签订不平等条约的过程中一个贫穷落后的非洲国家竟也跑到中国天津要求同中国签订和列强一样的不平等条约。这件事今天说起来令人匪夷所思,然而当时的清政府可没少干令如今的我们看来匪夷所思之事。清政府在经历两次鸦片战争的失败后一度患上了“恐洋症”,以致于只要一见到洋大人就认怂。当时甚至连巴西、秘鲁、智利这些并不强大的拉美国家也一度能从清政府捞点好处。不过这些拉美国家还不至于要中国割地赔款。

尽管这些拉美小国没要求中国割地赔款,但仍利用当时清政府对国际法(当时称万国公法)缺乏了解的弱点在中国掳掠华工贩卖回国充当苦力。1872年一艘名为玛丽亚·路斯号的秘鲁船从中国返回秘鲁途中停靠在日本的横滨港,船上的200多名中国劳工向当时也停泊在横滨港的英国海军旗舰“爱安丢库”号求助。英国人登上玛丽亚·路斯号实地考察后认为这艘船有从事奴隶贸易的嫌疑,因此要求日本政府提供司法协助,而当时日本也正试图修改之前与西方国家签订的不平等条约。

当时日本还无力推翻与西方列强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所以就试图通过加强与中国的外交关系作为外交上的破局。当时的中国尽管受到列强的欺压,不过直到甲午战争之前中国一直是日本眼中的一个大国,所以日本也乐得在这件事上送中国一个顺水人情。同时日本也希望借助此案恢复和扩大自己的司法主权,所以日本政府最终判决玛丽亚·路斯号与清政府达成的移民契约无效。船上231名中国劳工最终得以返回中国。由此可见当时清政府在与外国订约时几乎就是一味迁就。

不要说英、美、俄这样的列强了,一时间无论大国小国几乎都想要从中国分一杯羹。1898年发生了一件更为匪夷所思的事:秘鲁等拉美国家尽管并不强大,但好歹还是一个独立国家嘛,然而1898年一个非洲小国竟也跑来要求签订不平等条约。当时帝国主义列强正掀起瓜分非洲的狂潮。按说非洲国家连自己的独立尚难以维持,那么又如何会跑来要求和中国订立不平等条约呢?列强对非洲的入侵从15世纪的大航海时代就开始了,然而直到19世纪末列强在非洲的势力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带的据点。

当时列强对非洲内陆的情况还知之甚少。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列强出于争夺原料、劳动力和市场的动机开始抓紧瓜分世界上还没被他们征服的土地。非洲内陆地区在这一轮瓜分殖民地的狂潮中成为主要的争夺对象。英、法、葡等在非洲早就拥有殖民地的国家开始进一步向非洲内陆地区扩张,德国作为列强中的后起之秀也加入到这一争夺之中。欧洲小国比利时在这一过程中也试图在非洲中部地区获得一块立足之地。1881年7月一支比利时远征军在美籍探险家斯坦利带领下对刚果河河口展开了探险。

13世纪末至14世纪刚果河下游地区就已诞生了刚果王国,但在大航海时代葡萄牙人来到了这里,刚果王国在葡萄牙的的打击下逐渐衰落。不过葡萄牙只是侵占了刚果河入海口一带的土地,刚果王国仍得以控制着刚果河中游一带的内陆地区。比利时人的探险就是为实现征服刚果的目标,然而当比利时人到达当地时发现法国人早已捷足先登。比利时远征军到达当地后就诱使当地的部落酋长宣布之前与法国签订的条约无效,随后比利时方面与酋长签订了新的条约。

比利时国王利奥波德二世考虑到自己的国家是个小国,所以如果要和英、法、德等大国正面对抗是难以成功的,于是他打出了“国际开发”的旗帜。早在1876年利奥波德二世就成立了“国际考察和开发中非协会”,后又改名为“国际刚果协会”。1881年的探险就是由这个协会主导的。就在比利时与法国为争夺刚果闹得难解难分之时葡萄牙和英国也加入到这场博弈之中。这场博弈最终是通过1884年11月15日由德国首相俾斯麦主持的柏林会议得到解决的。

德国、英国、法国、俄国、奥匈帝国、美国、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奥斯曼帝国、荷兰、比利时、瑞典、丹麦、挪威15个国家参加了柏林会议。在长达104天的会议期间列强围绕包括刚果河流域的归属在内的瓜分非洲议题进行了讨论。最终列强一致认为由小国比利时掌控刚果河流域对自己最为有利。最终柏林会议作出裁决:法国与比利时以刚果河为界瓜分原刚果王国的领土。如果我们翻开今天的非洲地图就能发现国名高度相近的刚果(金)、刚果(布)两个国家。

事实上如今的刚果(金)就是由当年的比属刚果演变而来,刚果(布)则是由法属刚果演变而来。不过柏林会议后比利时并没在第一时间在刚果建立殖民统治,原来当时的比利时国王利奥波德二世把刚果打造成为了自己的私人领地。利奥波德二世希望刚果能带来他大笔私人收入,所以他拒绝比利时政府插手当地事务。刚果事实上成为了利奥波德二世统治下的私人王国:在名义上刚果是独立的“刚果自由邦”,只是和比利时共同遵奉利奥波德二世为国王而已。

直到1908年刚果自由邦才改称比属刚果,成为比利时王国的正式殖民地。1895年甲午战争以中国战败并签订《马关条约》告终,随后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这时比利时也打起了中国的主意:1898年处于比利时国王利奥波德二世实际控制下的刚果自由邦与清政府的代表李鸿章签订了《中刚天津专章》。根据该条约规定:“中国与各国所订条约规定之人身、财产与审案之权刚果亦得享有”。刚果(金)由此成为唯一和中国签订不平等条约的非洲国家。

利奥波德二世在条约签订后又得寸进尺提出:希望能派出一支隶属于刚果自由邦的黑人军队进驻驻中国以维护其在华利益。然而这时清政府已逐渐对海外诸国的情况多少有了一些大致的认识:比利时不过是弹丸小国,根本不具备像英、法、德等列强一样的实力。了解到这些情况的清政府最终决定废除《中刚天津专章》。1899年意大利也打算趁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的时机强租浙江三门湾,然而清政府在了解到意大利在列强之中实力较弱的情况后断然拒绝了意大利的要求。

连意大利都遭到了拒绝,比意大利更弱的比利时也就更没戏了。以比利时的实力是难以在中国占到便宜的,不过在1901年的《辛丑条约》中比利时还是加入到了列强索要赔款的行列中。比利时知道靠自己的实力绝难从中国占到便宜,所以就跟在列强大国身后趁火打劫。《辛丑条约》签订后比利时不仅分得部分赔款,还在天津还获得了一块租界,直到近三十年后才归还中国。1960年6月30日比属刚果独立后定国名为刚果民主共和国(刚果(金))。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