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活着的剧本,是别人早就写好的。
念书,上班,到了年纪就结婚,然后生孩子,为孩子忙,等孩子大了,自己也老了。一辈子,好像都挺对的,但又好像,从来没为自己活过。
有个人,拿到了这个剧本,把它撕了。
这个人叫俞飞鸿。
最近有人在街上看到她,54岁,没化妆,穿着普普通通的衣服,在咖啡店安安静静地看书,或者牵着一条大狗慢慢地走。脸上没有被生活催着跑的焦虑,也没有非要跟时间斗气的感觉。就是很松弛,很舒服。
很多人不理解,一个女人,不结婚,不生孩子,到了这个岁数,怎么还能过得这么好。想弄明白这个问题,得倒回去看她每一步是怎么走的。你会发现,她的每一步,都踩在了大多数人不敢走的那条路上。
她从小就不太“听话”。
8岁的时候,就被选中去拍电影。在那个年代,这是天大的好事,祖坟冒青烟了。家里人高兴,周围人羡慕。拍完电影,所有人都以为她会走上童星的路。
她没有。
她选择回去,好好当个小学生,把书念完。因为她觉得,读书比当明星重要。
到了16岁,她又当了电影女主角。这次 bigger 了,是真正意义上的明星苗子。拍完这部戏,她又做了一个让大家看不懂的决定。
她要去考大学,考北京电影学院。
她不是想靠着一部电影吃一辈子,她想去学点真东西。后来她顺利考上了,成了那一届里专业课成绩最好的学生。
毕业的时候,学校看她太优秀,直接给她一个铁饭碗,让她留校当老师。这在当时,是最好的出路之一。稳定,受人尊敬,一辈子不愁。
她干了一年,又不干了。
她把这个铁饭碗扔了,一个人跑去了美国。她说,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她在美国待了三年,学英语,体验生活,就是不想被一个固定的身份困住。
从这里就能看出来,这个人骨子里就和别人不一样。
别人要的是安稳,是别人眼里的成功。
她要的,是体验,是“我想做什么”。
从美国回来,她拍了《小李飞刀》,一下子火遍全国。那个“惊鸿仙子”,成了很多人心里忘不掉的人。按理说,这时候就该趁热打铁,多拍戏,多赚钱,把自己牢牢地钉在“一线女星”的位子上。
她又“跑偏”了。
她因为看了一本小说,叫《银杏,银杏》,喜欢得不得了。就动了一个念头:我要把它拍成电影。
当时没人看好她,一个女演员,要去当导演,还是拍这种文艺片。找不到投资,她就把自己辛辛苦苦拍戏攒的钱全拿了出来,还把自己的房子给抵押了。身边的人都劝她,别干这种傻事,会赔光的。
她不听。
她就想完成这个心愿。她带着剧组,找景,拍摄,后期,花了快十年时间。最后电影《爱有来生》上映了,票房很差,她投进去的钱,基本上都打了水漂。
记者问她,后不后悔。
她说,不后悔,就当是花钱买了个大玩具,玩儿得挺开心的。这份心,不是装出来的。因为她从一开始,就没指望靠这个赚钱。她只是想做一件自己特别想做的事,并且做到了。钱没了可以再挣,但这个经历,是多少钱都买不来的。
这份潇洒,不是凭空来的。
是她早就想清楚了,钱是工具,不是目的。
说完了事业,再说说大家最关心的事:感情。
她这么优秀,肯定不缺人追。大学时候她谈过一个男朋友,感情很好,都到了快结婚的地步。但那个男人对她说,以后你别出去工作了,在家待着照顾家庭就好。
俞飞鸿听完,就知道这段关系该结束了。
她不是说当家庭主妇不好,而是那不是她想走的路。她的世界很大,不能被圈在一个小家庭里。所以她选择了分开。
后来,她跟主持人窦文涛的关系,传了很多年。两个人是特别好的朋友,好到可以半夜一起喝酒聊天,可以结伴去旅行。很多人都猜他们是一对,但他俩从来不承认,也不否认。
有一次,窦文涛在节目里直接问她:“你为什么这么长时间了,还单身啊?”
俞飞鸿说了一句特别厉害的话。
她说,我不觉得这是个问题。很多男人可以把爱和生理需求分开,为什么女人就不行呢?
这句话,在当时,石破天惊。
她把一层窗户纸给捅破了。她是在告诉所有人:
我不结婚,不代表我没有感情生活,也不代表我过得不幸福。我只是选择了不进入婚姻这个制度。
她不需要一张结婚证,来向世界证明什么。她和窦文涛之间是什么关系,是爱人,还是朋友,根本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彼此需要,彼此陪伴,相处得特别舒服。这就够了。
一个人能活得这么硬气,靠两样东西:
第一,是脑子。
第二,是钱袋子。
她很早就知道,安全感这东西,男人给不了,婚姻也给不了,只能自己给自己。她赚钱拍戏,不是为了买名牌包,不是为了过奢侈的生活。她把钱都用在了刀刃上。
她在很早的时候,就在北京和杭州这些地方买了房子。那个时候,很多人还没这个意识。她眼光很好,买的地段都是后来升值很快的地方。
这些房子,成了她最大的底气。
有了这些资产,她就不用为了片酬去接自己不喜欢的戏,也不用为了钱去讨好任何人。她可以随时停下来,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比如花十年拍一部不赚钱的电影。
因为她输得起。
她现在的日子,过得特别简单。
养一条狗,每年出去旅行几次,见见朋友,大部分时间就是自己待着。她不需要养孩子,不需要还房贷,钱都花在让自己开心的事情上。生活里没有那么多乱七八糟的责任和焦虑。
54岁的她,看起来比很多34岁的人状态还要好。
她的脸上,是一种真正自由的人才有的平静。
她的人生,给那些还在被催婚、为人情世故所困扰的人,提供了一个完全不同的样本。不是说每个人都要学她不结婚,而是要学她那个核心:
先弄明白自己到底想要什么,然后,靠自己的本事,去实现它,并且守住它。
自由不是喊口号,不是等着别人给。
是你自己一步一步走出来的,是用你的智慧和努力换来的。
俞飞鸿的生活,就是她自己给自己挣来的。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