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6月15日,澳大利亚一家名为“珍珠与刺激”的媒体网站,曾发表了一篇挺有意思的文章,标题是《美国为何如此不情愿承认中国的经济实力?》。
这篇文章是澳大利亚前总理内阁部秘书长、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客座研究员迈克尔·基廷写的。文章提到一个特别现实的话题:美国为什么不愿意承认中国的经济实力呢?
中国经济早就是“老大”了
从统计数据上看,中国早就是世界最大经济体了。按购买力平价(PPP)算,中国的经济规模好几年前就超过美国了。
比如,世界银行的数据显示,2014年中国的PPP GDP就达到17.6万亿美元,美国是17.4万亿,咱就这么悄悄超车了。
到2020年,这差距更大了,中国24.2万亿,美国20.9万亿。
PPP是把各国物价水平考虑进去,算出真实的购买力。拿美元汇率直接换算GDP,那肯定不准,因为美国物价高,1美元在那买不了啥,而在中国同样的钱能买更多东西。
所以按PPP算,才是真能反映经济规模的办法。基廷就觉得,那些非要拿汇率算GDP的说法,纯粹是揣着明白装糊涂。
可问题是,美国是死都不承认。基廷在文章里说,美国人觉得自己是“例外国家”,经济实力跟他们的全球领导地位捆绑得死死的。
要是承认中国经济比他们强,那不就等于承认美国自己不是老大了吗?这对美国人来说,心理上完全接受不了。
中国经济到底行不行?
澳大利亚财政部在2017年做过一个预测,说到2030年,中国的GDP能到42.4万亿美元,美国才24万亿。那时候大家都觉得,中国超美国是板上钉钉的事。
可这几年,疫情一闹,有些专家又跳出来唱反调,说中国经济增速放缓,超不了美国了。基廷说这帮人是选择性无视数据。
中国经济增速确实从以前的10%掉到5.5%左右了,但这5.5%跟美国比还是快多了。
美国这几年GDP增速平均也就1.5%到2%,中国差不多是他们的四倍。就算咱慢下来了,基数在那摆着,每年增长的量还是甩美国几条街。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也给出了预测,到2025年,中国GDP占全球的比重能到20%以上,美国就剩15%左右了。这趋势明摆着,中国经济的影响力只会越来越大。
可美国还是有不少人不服气,觉得中国这增长不可持续。
说到经济实力,光看GDP还不够,科技水平也得算上。
基廷引用了澳大利亚战略政策研究所的数据,说在44项关键新技术里,中国有37项是领先的。人工智能、5G、量子计算这些领域,中国都占了上风。
以前有人说,中国就是个“世界工厂”,只会造便宜货,创新不行。
现在这些数据一出,谁还敢这么说?中国的高科技企业在全球市场上横扫千军,华为、小米、字节跳动这些名字,哪个不是响当当的?
基廷就说,那些觉得中国创新能力下降的人,怕是没睁眼看看现实。
反过来,美国在这方面其实有点慌了。他们说中国“偷技术”,但基廷觉得,这更多是美国给自己找台阶下。毕竟中国靠自己的努力走到今天,这份努力谁也抹杀不了。
文章里,基廷分析了美国经济竞争力下降的原因。他说,美国把市场份额丢了怪到中国头上,其实不公平。真正的祸根是美元被高估了。
美元太强,汇率高得离谱,美国的东西卖到国外就贵,竞争力自然就下来了。反过来,中国的东西性价比高,抢市场不是很正常吗?
基廷觉得,美国与其盯着中国,不如想想怎么调整自己的货币政策,不能让美元这么“虚胖”下去。
澳大利亚的立场:夹在中间咋办?
基廷是澳大利亚人,文章里自然也聊了澳大利亚的看法。
澳大利亚跟中国经济关系老铁了,中国是其最大的贸易伙伴,铁矿石、天然气这些东西都靠中国买。可政治上,澳大利亚又是美国的铁杆盟友,跟着美国走得近。
这就尴尬了,一边是钱,一边是“兄弟情”,怎么选?
基廷的建议是,澳大利亚得认清现实,中国已经是全球最强经济体了,躲不掉的事实。他还呼吁澳大利亚帮着美国接受这点,别老活在“美国永远第一”的梦里,这样对大家都好。
澳大利亚要是能在中美之间找个平衡点,既赚中国的钱,又不跟美国翻脸,那才是真本事。不过这平衡不好找。
最后,基廷说世界得接受多极化秩序,美国不再是唯一霸主了。
中国经济崛起不是孤立的事,它还带着全球经济格局变了样。比如“一带一路”搞得热火朝天,中国在国际贸易、投资里的份量越来越重。
欧洲、日本也开始重新琢磨跟中国的关系。欧盟有报告说,得承认中国经济实力,找个更平衡的合作方式。日本、韩国也在调整策略,盯着中美博弈看风向。
结语
美国不承认中国经济实力,基廷说是“例外主义”在作祟,美国觉得自己天生就该是老大,经济第一是他们身份的一部分。
这观念其实是从二战后攒起来的,那时候美国真牛,工业、军事都碾压全球。可现在不一样了,中国靠几十年苦干实干追上来了,美国“天选之子”的想法就有点站不住脚了。
政治上,美国两党都得靠“强硬对华”拉选票,谁敢公开说“中国比咱强”啊?那不是政治自杀吗?
还有媒体也推波助澜,美国老百姓天天看新闻说中国这不好那不行,真相就被盖住了。基廷说得好,这是一种“一厢情愿的思维模式”,不愿意面对现实,就当没看见。
中国经济走到今天,真不是靠运气,是几代人埋头苦干出来的。从改革开放开始,一直没有停过脚步,基础设施飞起,科技也跟上了。
现在全球供应链里,中国是绕不开的一环。美国不认就不认,经济实力这东西,不是靠别人承认才有的,事实胜于雄辩,时间会证明一切。
参考资料:
1、澳媒文章:美国为何如此不情愿承认中国经济实力? 参考消息 2023-06-18
2、澳媒:“我们须接受一个强大中国的现实” 海外网 2023-03-21
3、澳媒:美国被高估,中国被低估 环球时报 2024-05-30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