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所根本不存在的“大学”,一个没做过学术的“教授”,竟然能在全国多地的十余场活动中,把一群专业人士骗得团团转——很难相信,如此匪夷所思的情节,并非小说虚构,而是最近两年发生的真人真事。近日,这场骗局的主角“辽宁理工大学魏新河教授”引发网络关注,其背景与骗术套路,也在质疑声中逐渐得以揭露。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7月4日,辽宁省锦州市林业和草原局发布通报显示:魏新河确有其人,系该局工作人员,目前已被停止工作,并因涉嫌招摇撞骗罪,被警方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官方通报的内容,不仅坐实了这位“神秘人物”的真实身份,也披露了此人的作案动机。据通报,魏新河生于1978年,今年46岁,自2022年以来,为提高知名度等个人目的,他多次以“辽宁理工大学教授”等虚假身份参加线上线下学术交流活动。

魏新河的骗局之所以破产,直接原因是其一篇存在严重抄袭嫌疑的投稿。审稿人员注意到这篇投稿后,试图进一步调查,却发现他自称供职的“辽宁理工大学”根本不存在,与其校名相近的两所大学也是查无此人。

此事经由媒体报道,终于引发连锁反应,使魏新河的所有造假劣迹彻底暴露。魏新河落入法网,并非复盘问题的终点。

毕竟,在此之前,魏新河已经用假身份参加了多场学术活动,其组织方不乏知名高校。一个手段并不高明的骗子,竟然能一路过关斩将,作案两年才意外“翻车”,怎能不让这些涉事高校感到尴尬?事件曝光后,记者致电采访这些活动组织方的相关负责人,其中有人拒绝回应,有人坦言工作存在疏忽,也有人表示当时就发现了问题,取消了“魏新河”的发言。但无论如何,他直到今天才被抓获,是摆在公众面前的事实,无可辩驳。

在互联网时代,要查实一名学者的身份、单位与职衔,并不需要费多大的力气。如果一所高校在组织学术活动时,连魏新河这样的骗子都识别不出,恐怕不是能力问题,而是工作人员根本没对审核流程上心。那些自称当时就已发现魏新河不对劲的高校,也本可采取进一步措施。毕竟,做“事后诸葛亮”是最容易的事,如果他们对学术造假问题有足够的敏感度,当时就应采取举报、公示等行动。若能如此,又怎么会有更多后续单位在同样的骗术面前重蹈覆辙?

对大多数学术圈外的人而言,参加学术活动并无多少利益可图。或许正因如此,某些学术活动的组织单位才对参会人员的信息疏于审核,以至于让个别招摇撞骗者乘虚而入。但是,事出有因不代表情有可原。参加学术活动虽然很难获得直接的学术利益和经济利益,但可以巩固和抬升当事人在特定圈子里的地位和形象,为其后续施行其他骗术“打基础”。学术活动若想维护自身的公信力与严肃性,必须考虑各种极端情况,拿出相应防范措施,如此方能取信于人。

今天,一个想要“提高知名度”的地方机关干部,就能轻易击穿众多高校的防线;明天,倘若有人带着一定的学术素养、怀着更具体的逐利动机做出类似的事,旁人又要如何信任这些高校能够“御敌于外”?从这个角度上看,此事对各个学术机构而言无疑是一个重要的警示。魏新河的所作所为固然荒唐,但其能够屡屡得手,才是令人警醒的现实。

对此,学术界不能仅仅将其视为笑谈,而应有所反思、举一反三。抓出一个骗子不难,确保未来的学术活动能够保持纯粹,才是真正需要持久努力的目标。

撰文/杨鑫宇

编辑/黄帅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