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余华在《活着》里写道:“死人都还想活过来,你一个大活人可不能去死。”

道理通俗易懂,可是很多人缺乏行动,总是把生命当成儿戏。

还有人以为,珍惜生命是很难的,人人都有生老病死的烦恼,见证了“万般皆是命”的古训。

现在,就和大家探讨一种最简单的惜命方式——闭嘴。

管好嘴巴,不能说因此活万万年,但是可以减少很多的戾气,也避免了人与人之间互相消耗。

01

张口就来,后患无穷。

在南北朝时期,天下很乱。

高澄作为东魏权臣高欢的儿子,自然是可以耀武扬威的。

十岁就带兵打仗,十一岁就以使者身份,出使洛阳,拜见了觐孝武帝元修。

他聪慧过人,对于朝廷的大事,说得头头是道,被很多人欣赏。

经过多年的努力,他变成了东魏的实际掌权人。皇帝对他也忌惮三分。

每天去上朝,他都可以带着兵器,耀武扬威。一开口就很张狂。

武定七年,高澄准备夺取东魏的皇权,自己做皇帝。禅让皇位的诏书,也已经拟定了。

在饭局上,高澄看到厨子兰京,得意洋洋地说:“我曾经做了一个梦,就是你拿刀追我。我是怕梦想成真啊,因此决定明天用你的头,祭奠大旗。”

兰京出生在梁朝的一个将军家,因此对于舞枪弄棒,很有一套。他听了高澄的话,马上就想:“与其坐以待毙,不如先下手为强。”

兰京拉拢一群平日被碾压的厨子、士兵,借助添菜、添酒的机会,将高澄杀死。

虽然后来,高澄被追谥为文襄皇帝,但确实是信手拈来的帝位,也没有了,反而活成了一个笑话。

古人云:“口是伤人斧,言是割舌刀。”

什么话,张口就来,无疑是拿起了自己的斧头,去伤害别人。能不成,别人也是要反抗的。

一些看起来无关紧要的话,你说出来了,别人就可能会较真。

话多的人,在人群里,很快会把自己推向风口浪尖。想一想,有风的时候,你是高高在上的,一旦风停止了,还不是摔下来。

说笑话,刺伤了 别人的自尊心,那就不好笑了。

揭人短,直接就把人的痛苦挖出来了,关系就被弄丢了。

骂人的话,一开口就是怒气冲冲的,只会把一件小事,不断放大。

随意打断别人的话,很不礼貌,会让对方不舒服。

和别人争吵,肯定是火上浇油。

嫉妒 别人的话,体现出自己的心穷。

人多的地方,你夸夸其谈,会把别人的矛盾,惹到自己身上。

喝酒之后,胡说,也是你要承担责任的。

揭露自己的家丑,别人会觉得很好笑,根本不会感同身受。

张口就来的祸害,以上例举的,都是。这不符合中年人的生活方式,只是会带来更多的麻烦,消耗自己的生命。

02

开口是银,闭口是金。

隋朝初年,官员梁毗被任命为西宁州刺史。

当时,西宁很乱,地方势力冲突不断。酋长是各股势力的带头人。

梁毗一上任,酋长就送来很多的金子。

送金子代表两种意思:一是讨好梁毗,让他别管酋长们的事情;二是让梁毗也做贪腐的人,和酋长们同流合污。

如何才能维护地方平安?是任由酋长们各自争斗,还是积极行动起来?梁毗选择了后者。

按照礼尚往来的规矩,梁毗组了一个饭局,酋长都聚集在一起,吃吃喝喝,好不快乐。

忽然,梁毗哭着说:“朝廷派我来做官,我却拿着金子,纸醉金迷,还让酋长互相争夺金子,我苦啊,百姓也苦......”

哭完了,他把金子分配给穷苦的百姓。

听了梁毗的哭诉,酋长们面面相觑,从此开始悔悟,地方也变得安宁了。

非常明显,一顿饭,本就是一个“局”。

梁毗在开口之前,是做足了功课的。他的话,戳中了酋长们的良知。

作家朱自清在文章里写道:“中国人对于说话的态度,最高的是忘言,但如禅宗‘教人将嘴挂在墙上’,也还是免不了说话。其次是慎言,寡言,讷于言。”

少说,但是每一句话都有价值,能够带来和谐,促进工作,或者给人春风。这就对了。

在任何地方混,选择对的时候,闭上嘴。养成这样的习惯,命运就不会被消耗了。

其一,开口之前,多听。

听话是对别人的尊重,也是了解情况的过程。

你听懂了,然后再开口,就不会“无的放矢”了。

也许你听着,人家说完了,内心的怨气就消散了。不要接话,也是可以给人好印象。

让别人不吐不快,你在一旁,礼貌、和蔼。

其二,养成慢说的习惯。

曾国藩说:“凡遇事须安详和缓以处之,若一慌忙,便恐有错。”

语速太快,人家听不清;开口太快,自己很乱。

忍一忍,等一等,思考的时间有了,开口就轻松多了。

若是你说错了,但是语速慢,还能话锋一转,也是不无裨益的。

其三,学会说软话。

不管怎样说,都会有错误。因而你要认怂。

嘴巴上认怂,没有关系,这是止损的智慧。

03

医学家石成金说:“开口讥诮人,是轻薄第一件,不惟丧德,亦足丧身。”

诗人杜牧说:“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中年人,和外人打交道是不能避免的,开口说也是必然的。但是你要选择性闭嘴,不要什么都说出来。

嘴巴的功能,除了说话,还可以吃饭,喊“兄弟、妈妈”,呼吸等。

你说出去的一切,都会以另一种方式回到生命里来。

常闭嘴,懂美言,生命才美丽。

作者:布衣粗食。

关注我的文字,走进你的心灵。

文中配图来源于网络。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