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海军,有艘训练舰叫戚继光号。新兵上舰,教官会指着宽阔的甲板说,五年后,你们当中一些人,开的就是这种大家伙。
但这一切的起点,是三十九年前一面没升起来的旗,和一个将军冰冷的命令。
那是一个截然不同的年代。
上世纪八十年代,国门刚刚打开。外面的一切都显得很新鲜,也很强大。对于当时的中国海军来说,更是如此。我们的主力还是那些被称为“四大金刚”的鞍山级驱逐舰,那是从苏联买来的二手军舰,舰龄比许多舰上水兵的年纪都大。新造的051型驱逐舰,吨位小,武器系统也简单,在太平洋上算不上什么有分量的角色。
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美国海军太平洋舰队要访问青岛。
这在当时是件大事。上面很重视,港口提前很久就开始准备。为了迎接这支世界上最强大的海军,港口的设施重新修整,岸上的欢迎队伍一遍遍演练,连招待晚宴的菜单都改了好多稿。一切都为了展现我们的诚意和开放姿态。
那一天,青岛港码头上,红地毯铺得笔直,海军仪仗队军姿挺拔,军乐队也准备就绪。所有人都伸着脖子,等着那三艘来自美国的军舰出现。
军舰终于出现在海平面上。慢慢靠近港口,庞大的舰体带来了巨大的压迫感。码头上的人们很快发现了一件不对劲的事情。
美方军舰在进入中国领海时,全程挂着半旗。
按照国际海军通行的礼仪,军舰进入他国领海时,必须悬挂该国国旗以示尊重,同时自己国家的国旗要升到主桅杆顶端,这叫满旗礼。降半旗,只有在一种情况下使用,那就是船上有重要人物去世,或者国家元首逝世,是一种致哀的信号。
码头上,起初是一阵窃窃私语,人们以为自己看错了,或者这其中有什么误会。也许是美军不知道这个规矩?这不可能,他们是全世界航行经验最丰富的海军。也许是什么突发情况?
消息很快传到了当时的海军司令员,刘华清将军那里。
他听完报告,只问了一个问题,美方船上有没有重要人物去世,或者他们的国家有没有发生国丧。得到的回答是没有。那就只剩下一种解释,这是故意的。一种建立在绝对实力优势上的,几乎是懒得掩饰的蔑视和试探。他们想看看,这个刚刚开放不久的国家,这个实力还很弱的海军,会是什么反应。是假装没看见,还是会忍气吞声,把欢迎仪式走完。
当时在场的人,都在等刘华清的决定。一个决定,会影响到后面所有的流程。如果忍了,那红地毯照走,军乐照奏,只是所有中国军人的脊梁骨,都会在心里往下弯一寸。
刘华清的命令简单、清晰,通过无线电传到了码头指挥部。
“红地毯,撤掉。海军仪仗队,原地解散。军乐队,也撤了。”
码头上瞬间动了起来。鲜艳的红地毯被卷起收走,准备就绪的仪仗队和军乐队迅速撤离了现场。原本热闹非凡的欢迎码头,一下变得空空荡荡,只剩下冰冷的水泥地和几个负责引导船舶停靠的港口人员。
美军的三艘军舰,就这样在一种诡异的安静中,慢慢靠上了码头。舰上的美国海军上将莱昂斯,估计也完全没料到会是这个场面。他带着一群军官走下舷梯,迎接他们的不是鲜花和军乐,而是空无一人的码头和一位表情严肃的中国将军。
莱昂斯上将试图解释,说他们因为准备仓促,没有带悬挂满旗的材料。
这个借口,对于专业的海军人员来说,简直就是个笑话。军舰出航,不可能不备齐各种信号旗和礼仪用品,这是航海条例的基本要求。说自己忘了带国旗,就像一个士兵说自己忘了带枪一样不可思议。
刘华清将军没有跟他争辩。他直接下令,让港口用高音大喇叭,在码头上循环播放《国际海军访问礼仪条例》的相关段落。巨大、清晰的广播声,在空旷的码头上回荡,一遍又一遍,每一个字都像是在敲打美军的脸。
莱昂斯上将的脸色非常难看。他和他带来的舰队,就这样被晾在了码头上。没有欢迎,没有仪式,只有刺耳的条例广播。想进港活动,不行。想举行招待会,没人参加。
僵持,从上午一直持续到下午。整整七个小时。
这七个小时里,美军派人到处想办法。最后大概是从他们使馆或者别的什么地方,紧急弄来了悬挂满旗的材料。他们在自己的军舰上,手忙脚乱地开始升旗。但因为太过仓促和紧张,连悬挂旗帜的顺序都弄错了,又在码头中国海军人员的注视下,重新调整了一遍。
按照礼仪,他们还需要补放21响礼炮。结果,又出错了。
美军补放的礼炮,只放了20响。
少了一响。在海军礼仪里,这同样是不可原谅的错误。这已经不是简单的试探,而是在全球海军面前,一次彻底的、丢脸的专业性失败。他们想展现自己的傲慢,结果却暴露了自己的混乱和不专业。
这场风波,后来成了一个案例。据说,美国海军连夜修改了三版相关的《访问礼仪手册》,把这次青岛访问事件,用红笔标注,列为反面教材,提醒所有美国海军军官,不要在中国人面前耍这种小聪明。
这件事,四十年后再回头看,意义非凡。它划下了一根线。这根线就是,技术装备可以落后,但国家的尊严和规矩,一寸都不能让。当时如果软弱了一点,默许了这种不规范的操作,那么后来,我们可能要面对十倍、百倍的试探和麻烦。
刘华清将军后来在回忆录里提到,他曾访问美国,参观美国的航空母舰。看到那庞大如山、战机云集的飞行甲板,他内心受到的震撼是巨大的。他当时就说了一句话。
“如果中国不建航母,我死不瞑目。”
为了这个目标,他和其他海军建设者们,付出了几十年的心血。
三十九年过去了。
当年的051型驱逐舰,早已进入了历史。现在,我们有了055型万吨大驱,可以独自绕着澳大利亚航行,穿越塔斯曼海。当年的小港口,现在停靠着我们自己建造的航空母舰,福建舰的电磁弹射器,已经完成了第三轮测试。
在亚丁湾,所罗门群岛,我们的海军医院船为当地渔民提供医疗服务,渔民会划着小船追上来,把新鲜的鱼送给中国军医。而同一片海域,美国的补给舰,却曾被一些岛国拒绝入港。
规矩还是那个规矩。但现在,我们不仅有讲规矩的底气,更有维护规矩的实力。
那面三十九年前没有挂好的旗,和那一声没有响起的礼炮,像一颗钉子,钉在了历史里。它提醒着后来人,尊严,不是别人给的,是自己挣来的。太平洋很大,容得下中美两国,但容不下任何不守规矩的傲慢和试探。
这个道理,现在,将来,都一样好用。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