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范彦萍
上海浦东三栖应急救援保障服务中心的首批10名队员于3月30日傍晚抵达缅甸仰光机场,在和缅甸(中国)云南商会的工作人员汇合后,队员们马不停蹄地乘坐商会准备的大巴,分秒必争地前往此次强震重灾区曼德勒。
该救援队于3月31日当地时间10点15分到达曼德勒。今晚8时许,记者好不容易联系上领队徐俊。他表示,从抵达重灾区的那刻起,队员们几乎没有休息过,连吃饭都是见缝插针轮流的。“今天一共探测了4个点位,目前没有探测到生命迹象。”
连线领队:已累计探测4个点位,期待有奇迹发生
三栖的队员们在SCC处申领到国际救援队编码CHN-19后,在Win star酒店附近开展搜救工作。现场,救援队的技术指导员欧科在分析建筑物的立柱和承重柱受损情况,判断安全进入的位置。
曼德勒当地网络信号极差,记者联系到领队徐俊时,对方已经参与搜救了整整八九个小时,声音略显疲惫。“今天非常关键,黄金救援时间是72小时,如果今天探测下来没生命迹象的话,明天的可能性更是微乎其微的,所以我们今天会通宵搜救。从上午10点开始,我们争分夺秒,轮流下来吃饭,就是为了节约时间。”
在搜救过程中,有一位华人小伙子告诉搜救队员,自己的哥哥被埋在废墟里了。队员们对整个废墟进行探测,确认没有探测到生命迹象后,这个小伙子对着废墟连磕了三个头,手都在抖。这一幕深深触动了徐俊和在场的所有队员。“虽然黄金72小时已过,但是我们仍然期待有奇迹发生。”
徐俊透露说,他们被分配到的是灾楼作业。队员们领到的其中一个任务点是华侨开的长城宾馆,有三五名中国人失踪,推测可能被压在废墟下,但使用了各种探测设备无果。“我们队伍今天累计探测了4个点位,每作业一个点位,如果没有希望立即换下一个。”
徐俊告诉记者,自己已经看到有大型机械设备进场,最近几天准备拆楼,一旦拆楼,埋在楼内的受灾者没有生还希望。“今天我们在搜救的时候已经能闻到很浓烈的味道。此前各大救援队已经反复扫过几遍,目前为止没有探测到楼内有生命体征,接下来找到活体的希望很渺茫。”
“我们是和曙光救援队合作,一起开展搜救的,对方是老牌的救援队,很多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徐俊表示,因为缅甸(中国)云南商会的保障非常给力,所以救援工作开展得非常顺畅。“明天我们会根据实际情况再制定接下来的行动方案。”
虽然传回国内的视频和照片里,曼德勒很多地方倒塌了。但徐俊解释说,那里的房屋都是一栋一栋的,85%以上的建筑没有被夷为平地,只有百分之十几的坍塌了。
重灾区网络处于瘫痪状态,今晚又有一支上海救援队出发
缅甸(中国)云南商会执行会长、曼德勒总领馆协助与保护志愿者杨兴继告诉记者,在中国救援队没有抵达曼德勒前,当地消防队、施工队、民众开展自救。“当地不像国内有完善的身份证系统,有点类似国内第一代手写的身份证,失踪人口有些还无法统计。从去年开始缅甸开始推广第二代联网的身份证,但普及率不高。”
杨兴继介绍说,中国救援队很不容易,目前曼德勒机场还没有恢复,救援队从仰光开车到曼德勒至少需要12个小时。“这两天,有中国救援队在驱车前往曼德勒的途中看到房屋倒塌,就停车施救。昨天缅甸还发生了余震,路况情况多变,网络时有时无,曼德勒的网络几乎处于瘫痪状态。”
目前,杨兴继还在抓紧负责国内捐赠物资的对接。因为事情太多,他已经很长时间没有休息了。
由于曼德勒信号实在太差,为了确保通信,上海浦东三栖应急救援保障服务中心的队员顾封留守在上海做对接。“我们有的队员之前在土耳其参加过国际救援,已经有了经验,相对比较容易开展工作。我固定留在上海,还有6-8名队员已经做好了报备工作,随时待命。”
根据截稿消息,今晚,上海蓝天救援队的6名队员在领队夏亮的带领下将启程前往缅甸重灾区。
上海蓝天救援队队长杨春明透露说,几位队员中有的有参加甘肃积石山救援的经验,还有一名90后,大多富有救援经验。“理论上黄金救援时间是72小时,希望在我们一起努力后,有像当年汶川地震有幸存者长时间被埋后被发现的奇迹发生。我们不打算放弃。”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