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人死于枪击,印巴局势为何一夜升级?莫迪埋下的“火药桶”,还是被点着了。

这几天,随着印控克什米尔地区发生恐怖袭击事件,印巴关系急转直下,到了几近“兵戎相见”的地步。

评论员:莫迪所埋“火药桶”被点燃

印控克什米尔地区加强警戒

这件事情的起因,是本周,有武装分子在该地区枪击了人群,造成至少25名印度人和1名尼泊尔人死亡,这也是近年来该地区爆发的伤亡规模最大的一起袭击案。

目前,印度已经第一时间将这场枪击案定性为恐怖袭击,联合国也针对此事发出了强烈谴责。

一个名为“抵抗阵线(TRF)”的组织,宣布对此次袭击事件负责,但并不承认印方有关“恐袭”的说法,他们发表声明称,被袭击者并非印度方面说的“游客团体”,而是与印度安全机构及其附属机构有联系的特工。

不过,不管双方表态如何,印度现在明显是铁了心要把事情闹大了。

枪击案爆发时,印度总理莫迪正在沙特进行访问。由于事态严重,他第一时间宣布“提前结束”这次出访行程,赶回了新德里。

随后,印度将矛头指向邻国巴基斯坦,并宣布了一系列报复措施,包括停止水资源共享、关闭印巴重要边境口岸、禁止巴基斯坦公民入境、驱逐巴基斯坦驻新德里高级委员会的所有军事顾问等等。

评论员:莫迪所埋“火药桶”被点燃

印度边境地区曾发生骚乱

到这一步,印巴之间的高层军事协商通道基本已经被切断。那么,印度这次为什么反应如此之激烈?主要或许有两点原因:

第一,印控克什米尔地区,本来就是莫迪的心病。2019年的时候,受国内民族主义情绪煽动,莫迪不顾邻国和当地民众的反对,宣布取消印控克什米尔地区的“自治权”,将该地区划分成了两个联邦政府的直辖区。

2023年,该政策得到了印度最高法院批准。之后,莫迪一直声称,自己和最高法院的决定非常正确,印控克什米尔地区正在“重回正轨”。

但这场恐怖袭击,狠狠地打了莫迪一巴掌。很明显,虽然行政区划改了,但是当地的民族和教派矛盾并没有就此弥合,反而还酝酿出了一股可怕的暗流。

评论员:莫迪所埋“火药桶”被点燃

印度总理莫迪

声称为此次袭击负责的“抵抗阵线(TRF)”,在策划本轮袭击之前,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组织,莫迪根本不知道这群人是从哪儿冒出来的。

更让莫迪担心的是,如果一个小组织,都能闹出这种规模的惨案,那么接下来,等待着他的,会不会是更可怕的混乱?

第二,就是莫迪需要借着挑动印巴矛盾转移视线。美国副总统万斯刚刚访问完印度,但双方在关税问题上明显谈得不怎么愉快。

特朗普直接喊话,说印度对美国征收的关税“比中国还高”,还威胁莫迪必须加大力度进口美国的化石能源,并对美国零售巨头开放市场。

如果莫迪答应了这些条件,那基本就是被美国无条件吸血,不说印度的经济前景了,单是印度零售小商户的抗议,就足够莫迪头疼了。

评论员:莫迪所埋“火药桶”被点燃

莫迪和万斯

在这个档口,突然发生一场枪击案,莫迪紧急把这件事扯来当“遮羞布”,也就不奇怪了。

然而,炒作民粹主义救不了印度,对美国屈膝也照样救不了印度,印控克什米尔地区的这场大规模枪击案,恰恰是对莫迪“三连任”政治生涯最讽刺的注脚。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