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观察者网 阮佳琪】
当地时间2月10日,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行政命令,宣布对所有进口至美国的钢铁和铝征收25%关税。特朗普当天还表示,相关要求“没有例外和豁免”。他暂未说明上述关税的具体生效时间。
今年1月,美国市场的五大钢铁供应国依次是加拿大、巴西、墨西哥、韩国和德国。加拿大对美国的铝出口量同样居首。加墨两国被爆正“争分夺秒”寻求解决办法。
不过,美媒《纽约时报》却有着“不一样”的解读。其10日报道认为,从表面上看,这一轮“关税大棒”似乎主要挥向美国盟友,但实际上特朗普针对的仍是他长期以来的“宿敌”——中国。因为无论美国从何处进口钢铁产品,其最终源头几乎都是中国。
当地时间2月9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空军一号”上向媒体发表讲话。视觉中国
报道指出,在历任美国总统和商务部的裁决下,来自中国的钢铁和铝已经被无端加征了许多关税,中国如今不直接向美国出口大量钢铝。
但中国在全球钢铁和铝工业中占据主导地位,其庞大而现代化的钢厂每年生产的这两种金属的数量,几乎相当于世界其他国家产量的总和,甚至更多。除满足国内大部分需求外,中国的钢铁和铝出口量近年来持续攀升,不少出口至加拿大和墨西哥等美国盟国,而这些国家又将大量本国价格较高的相关产品出口到美国。
与此同时,中国的其他金属出口到越南等发展中国家,这些国家从中国购买大量半加工钢材,加工后再以越南钢材的名义出口给全球买家。
《纽约时报》由此暗示,虽然现行美国关税政策已经限制了来自中国的钢铁和铝出口,但在中国出口产品正涌向其他市场之际,特朗普此番新关税的核心打击目标实则是中国。
报道进一步翻炒美方政客惯常操弄的“中国产能过剩论”,声称中国不断增长的钢铁出口量让美国的生产商和工会“感到不安”。文章还宣扬明显与众多经济学家看法相悖的观点,谬称贸易保护措施有助于美国钢铁业的发展。
美媒也没忽略此举背后的“政治考量”。《纽约时报》提到,中国将钢铁产品价格“打下来”,对美国钢铁业冲击巨大,而这一行业在美国主要选举地区是一个政治力量强大的选区,并且普遍支持对金属进口征收关税。
比如,北美最大工会之一的美国钢铁工人联合会,其总部和美国曾经的“钢铁明珠”美国钢铁公司都位于宾夕法尼亚州。宾州在美国选举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素有“得宾州者得天下”的说法。特朗普在2024年大选竞选期间也曾发表过,拿下宾州即“赢得一切”的言论,其讨好铁锈带选民的意图不言而喻。
回顾2016年大选,特朗普当时提出的重振美国制造业、加强贸易保护、承诺带回制造业岗位等主张,就吸引了不少铁锈带选民的支持。
2024年11月5日,特朗普在宾夕法尼亚州集会上发表讲话。视频截图
第一个总统任期里,特朗普已经对进入美国的钢铁征收25%的关税,对进入美国的铝征收10%的关税,但后来给予了加拿大、墨西哥、欧盟和英国等几个贸易伙伴免税配额。当时他也没有专门针对中国的钢铁产品加征关税。
去年9月27日,时任拜登政府宣布大幅上调对华产品关税,其中对中国钢铁和铝的关税税率上调至25%。
在特朗普宣布对输美钢铝征收25%的最新关税威胁后,2月10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在主持例行记者会并回答彭博社提问时表示:“我要强调的是,搞保护主义没有出路,贸易战、关税战没有赢家。”
《华尔街日报》报道提到,特朗普已在当地时间2月1日签署行政令,对进口自中国的商品加征10%的关税,而中方也在制定战略加以应对。
就在美方10%关税正式生效当天(4日),中方一口气打出五拳予以反制:对部分美国进口商品加征关税、将两家美企列入不可靠实体清单、对钨、碲等相关物项实施出口管制、在世贸组织起诉以及对谷歌发起反垄断调查。
“中方的反制行动表明了他们的准备有多充分。”美国智库亚洲协会政策研究所(Asia Society Policy Institute)副总裁、前贸易谈判代表温迪·卡特勒(Wendy Cutler)表示:“他们的武器库里有很多工具可用。”
当地时间2月5日,总部位于瑞士日内瓦的世界贸易组织(WTO)表示已收到中方申诉。英媒BBC认为,中国向世贸组织提起申诉的速度表明“已经做好了贸易战的准备”。
特朗普的最新关税威胁,已在全球掀起波澜,美国以外的全球钢铁公司股价应声下跌。英国《经济学人》10日言辞激烈地批评道,特朗普的新关税政策无异于“自残”,扼杀美国工业的同时割裂全球市场,可能会对全球金属市场的运作方式产生更为深远的影响,
报道称,过去有数十个国家提议或推出了新的钢铁进口关税,这些措施大多将矛头指向中国,无端指责中国向国际市场大量提供廉价金属。特朗普采取了不同的做法,他“端起散弹枪而非狙击步枪”,对所有输美钢铝进口“开火”。
然而,由于这些进口绝大部分都来自于“山姆大叔的朋友们”——加拿大、墨西哥等盟国,《经济学人》认为,这种关税对美国盟友的冲击,可能远超对中国和俄罗斯等“敌人”的影响,最终还会损害美国自身经济。
报道指出,特朗普一再为其关税政策辩护,宣称此举能够“激励外国在美国投资”并“促进美国国内生产”,但事实并非如此,回顾特朗普第一次对输美钢铝进口产品加税后的情况便可见一斑。
据《经济学人》统计,自2018年以来,美国国内炼钢业的产能增加了6%,而这并没有带来产量的大幅提升,目前产量和钢厂就业人数仍低于2019年的水平。去年,美国新铝产量更是降至本世纪最低。即使征收关税,美国国内需求也并未强劲到足以带动经济繁荣。
咨询公司CRU的马修·沃特金斯(Matthew Watkins)还指出,美国实际上仍缺乏在国内生产大量精炼产品的专业技术。在新的铝冶炼厂建成前的数年时间里,美国仍将继续依赖进口。也正因如此,特朗普首次加税后,美国仍像以前一样从欧洲进口大量高附加值产品,包括用于装载和运输液体和燃料的包装钢材和无缝钢管。
现在唯一高兴的是美国国内生产商——“他们面临的竞争更少了”,美国最大的铝生产商世纪铝业(Century Aluminum)和钢铁生产商纽柯公司(NUCOR)都受益于新的关税政策,股价分别上涨了10%和6%。
可从长远发展来看,消费者价格的上涨以及钢铝买家面临的更高成本,将“足以抵消”这些短期收益。《经济学人》援引三菱日联金融集团(MUFG)的研究预测称,25%的关税将使美国进口一吨钢材的成本从755美元飙升到900美元以上,这会让美国目前相对欧洲的成本优势荡然无存。
与此同时,在“保护主义”庇护下,美国国内企业降低成本的压力将减小,最终又是无辜消费者为胡来的关税政策“买单”。
英媒分析认为,为应对特朗普的新关税,许多公司“无疑”将重新调整部分产品的销售方向,压低美国以外地区的价格。其他国家也可能会为了保护本国产业而设立贸易壁垒。由此引发的产能过剩反过来又会导致国际价格持续低迷。美国受保护的金属企业也将变得“更加腐朽生锈和贪婪”。
《经济学人》忧心忡忡道,特朗普主导的这场“金属战争将腐蚀全球经济。”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