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以史论今”,喜欢的朋友点下关注,一起解读历史长河中待人诉说的细节。今天我们要讲的是:商人冒死从国外“偷”回一物,拯救千千万万中国人,至今人人受益

提到番薯(别名红薯、地瓜),我想全国各地的朋友们都不会陌生,不管是南方或者北方,它都是主食之一。老一辈人经常说:红薯面,红薯馍,离开红薯不能活。作者我也是吃着番薯长大的。 不过番薯虽在国内广泛种植,却真不是我国土生土长的物种,从它名字中的“番”字就很直接的表达出自己是来自海外。中国古人常把海外之地称为“番”,同时在海外的物种在名字前头也加个“番”,于是我们中国的食谱里就有了番茄、番瓜。

而我们之所以能够吃到这甘甜的“番薯”,还要感谢一个福建商人。万历年间,福建人陈振龙为了讨生活,决定趁明朝万历皇帝开放海禁的机会跑海船,搞跨国贸易。 有一次,他来到了那时亚洲的贸易中心吕宋(今菲律宾),恰巧接触到了一种西班牙人种植的农作物,名叫“甘薯”。此物果实甘甜可口,而且贫瘠的土地都长势喜人。这个番薯产量大,叶子和根部都可食用,做粮食再好不过了。而中国自古就“缺粮”,所以便萌生了将其带回中国的想法。 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5月,陈振龙用重金购买了几棵番薯苗,想带其回国。但是当时整个吕宋岛都是西班牙的地盘,严禁将“保护物种”番薯带出国,哪怕是一棵苗也不行。

无奈之下陈振龙决定“偷”,帆船有缆绳,他把缆绳涂上泥,然后把番薯苗种在上面,用这个办法,成功将几棵番薯苗带入福建。 番薯传入我国后也很争气,并未出现任何“水土不服”,在福建很快就广泛种植了起来。而产量也确实远高于谷物,古书云“一亩数十石,胜种谷二十倍”,成为当地人津津乐道的“好物”。 17世纪初,江南水灾爆发,导致颗粒无收,出现大批灾民。当时负责处理赈灾工作之一的科学家徐光启,想到了陈振龙的番薯,马上奏表朝廷希望推广。之后朝廷通过几番取证,确定番薯非毒物之后,便开始在灾区推广番薯。灾情最后才得到缓解。

在清朝时,乾隆皇帝大手一挥,全国真正大面积种植番薯了。由于番薯的出现,以往会延绵5—6年的灾情,1—2年内就恢复了正常,当地人靠着番薯战胜了饥饿。 清朝时期全国人口从一个亿增长到四个亿,粮食是非常重要的。其中番薯的贡献可不小,我认为说番薯拯救了千千万万的中国人都不过为。陈振龙,这个普通商人,当时也许只是想做点生意,他应该怎么也想不到会对历史和社会产生这么大的影响。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