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
扎卢日内:乌军应摆脱与俄消耗战
10
0
近七日浏览最多
最新文章
乌军前总司令扎卢日内再次就当下的俄乌战场局势发声,他认为,俄乌两国已经把这场冲突打成了一战时期的消耗战,乌克兰若想摆脱消耗战困境,必须要进行军事创新!
扎卢日内感叹:这是一场僵局
根据乌克兰“左岸”新闻的说法,日前扎卢日内向“每周镜报”投书了一篇文章,里面着重阐述了5个观点:其一,战场僵局。#扎卢日内#
扎卢日内继续重申自己之前的观点:这场现代化的冲突其实已经进入了一个类似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境地,双方的防御能力远远超过了进攻能力,进攻方即使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也无法做到快速突破,他们只能获得缓慢“爬行”式的进展,而且损失不成比例地大,一战期间有“凡尔登绞肉机”和“索姆河绞肉机”,而在乌克兰战场上,有“巴赫穆特绞肉机”、“阿夫杰耶夫卡绞肉机”,甚至“红军城绞肉机”。#俄乌战场#
扎卢日内认为,双方都缺乏决定性突破的力量和手段,而进攻方的实力过于分散,再加上无人机在战场上的无死角攻击和监控,这就使得战场上无法具备一种“突然因素”可以使双方打出一场类似2022年9月时的“巧战”。#你如何看待俄乌之间的无人机战争#
事实上,这就是一场“僵局”,俄军的进攻就是一个典型例子,去年夏季俄军就已逐渐逼近红军城,打了1年进,展非常缓慢,今年夏季投入11万人准备一举拿下红军城,但3个月过去了,俄军依旧在城郊和乌军混战,今年俄军能否拿下红军城已经成了一个疑问。#红军城#
其二,无人机技术的广泛应用。扎卢日内称:无人机的广泛使用已成为现代战争的主要特征,它让战争变得极为“透明”,也让军队的机动、力量的集中变得不可能。
此外,由于无人机技术在乌克兰前线的广泛使用,如今已形成了一个深度超过20公里的“杀伤区”,在这一范围内,任何地面动作都难逃无人机的监控与攻击,而也导致了物流补给路线频频被破坏以及“后方”军事概念的消失。
无人机技术正在俄乌前线得到大规模利用
其三,扎卢日内在谈及库尔斯克行动时表示:这是一场不成功的行动,俄军有自己的防守优势,尽管乌军最初取得了战术成功,但结局没有任何成果,而且这种行动的代价太高了。
其四,俄罗斯的战术。扎卢日内表示:现在俄军正使用“渗透”的策略,以小组形式深入乌军防御阵地,从而使乌军疲惫不堪,然后他们可以从中抓住漏洞进行集中突破,这种战术尽管也会让俄军损失惨重,但它却可以让俄军逐步前进。#俄军渗透红军城乌方该如何应对#
扎卢日内认为,这是一种新形式的消耗战,它依靠的是强大的人力资源,这也意味着俄罗斯需要不断在后方“招兵”以确保前线的兵力优势,而在这种消耗战之下,兵力处于劣势的乌军只能被动迎敌。
其五,乌克兰如何打赢这场消耗战?扎卢日内认为,现在乌克兰最需要做的就是军事创新,然后弥补人力资源和武器军备不足的劣势,乌克兰必须要善加利用当下的人工智能技术,从而在国防科技上取得突破,同时西方对乌克兰的支持以及对俄罗斯的技术封锁也为基辅提供了便利的条件。
扎卢日内认为,俄乌实力技术相当,现在最关键的是创新
同时扎卢日内还提到了“反无人机技术”,他认为在国防技术创新方面,最关键的是要尽快研发高效的“反无人机”系统,以提高战场上的人员生存率。最后扎卢日内表示:未来的现代化战争将不再需要前线部署更多的士兵。#反无人机技术#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