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SMO独家对话演员、艺术家:陈明昊。

初见陈明昊是在一个睡眼蒙眬的清晨,六点,恰逢天光乍现,他在海边发着烤全羊。
这不是一个明星落魄摆摊的故事,而是他正在阿那亚戏剧节为他的《海边的伽利略Ⅰ+Ⅱ+Ⅲ》早场戏剧收尾,像一个大学食堂“阿姨”那样。身边围着全国,甚至是世界各地赶来的戏剧爱好者、策展人、艺术顾问,其中也不乏知名演员。

如果有人在五年前说:“中国戏剧将在年轻人之间掀起一股巨大的风浪。”大概你是不信的。
直至今日,戏剧在中国好像是真的活了也火了。
大型戏剧节的重点剧目,往往在开票当日一售而空。无论是中国戏剧节的薪火相传,乌镇戏剧节的如火如荼,还是阿那亚戏剧节掀起的艺术与社区的同频共振,“看戏”早已变成了年轻人绕不过去的话题与生活方式。
明眼人可能会说,“戏剧”只是明目,醉翁之意不在酒。
更多的是旅游公司或房地产公司想借助戏剧与艺术的影响力,为当地打造独一无二的品牌标签,增值品牌形象。
话虽没错,但这不失为一门文旅的好生意。要想打造中国自己的如法国阿维尼翁戏剧节、柏林艺术节这类顶级戏剧节,前路漫漫亦灿灿。
2023年乌镇戏剧节角色游街
受众的广泛也意味着接踵而至的争议。关于戏剧究竟是什么?能表达什么?传递什么?谁又能获得怎样的共情?带着疑问,COSMO特别对话陈明昊,中国当代戏剧代表性人物。
观众对陈明昊的印象大多还停留在电影、电视剧阶段,多少耳熟能详的戏里都有他的影子。他在《盗墓笔记》IP下的《沙海》和《重启之极海听雷》中引人入胜的表现,被观众称为:最棒一版的王胖子。
电视剧《沙海》片段截取
《扬名立万》的破产富商陆子野、《这个杀手不太冷静》中一本正经搞笑的哈维,还有在《漫长的季节》里凭借惊人演技出圈的马德胜队长,让他在全年龄段的观众面前刷了遍脸。
殊不知,其实陈明昊与戏剧的缘分早有预兆,在毕业大戏《费加罗的婚礼》之后,很长一段时间他都一门心思在戏剧上。
电影《这个杀手不太冷静》片段截取
不仅参演了很多像《茶馆》《第七天》《暗恋桃花源》这样的著名话剧,还自己做起了话剧编剧和导演。他导演的《海边的罗密欧与朱丽叶》《红色》《海边的伽利略Ⅰ+Ⅱ+Ⅲ》等,一经开售便一票难求。
作为历届阿那亚戏剧节最受关注、最会玩噱头的导演,他直言:“我享受所有的不确定性,它固然危险,但危险才有火花。”
陈明昊热衷实验性戏剧带来的不确定性,来自人的、自然的。
阿那亚戏剧节第一年,凌晨三点开演的《海边的罗密欧与朱丽叶》(后面简称“海罗朱”)首场演出大爆,次日演出争议不断。戏是一样的戏,演员阵容也一样,唯一的不同是第二天下了暴雨,没有日出。
《海边的罗密欧与朱丽叶》
小红书@艾尔莎莎
“海罗朱”的高潮设定来自该部戏剧面向东边,沙滩与大海为幕,演出结束时刚好5:30。随着一句“那就是东方,朱丽叶就是太阳。”,太阳从海面上缓缓升起。这时,戏剧本身是否精彩已经不重要。只有太阳在演员念出台词的那一刻升起,对观众来说才至关重要。
当自然环境变成戏剧的重要组成部分,
创作者也要接受不确定性带来的未知。
小红书@艾尔莎莎
今年《海边的伽利略Ⅰ+Ⅱ+Ⅲ》宣布场地为室内剧场后,不少观众以为陈明昊是吸取了之前的暴雨“教训”。没想到这人“知错不改”还开启了一场以戏剧知名的拉力赛。
一出戏剧被陈导分为了三段,跟着主角跌宕起伏的人生,分别在一天的凌晨、正午、傍晚开演,也称“三联剧 ”。粗看互联网上的观后感,似乎没人说得清这出戏到底讲了什么,大家只记得看戏管一日三餐和不能忽略的美神姜思达。
小红书@娱伯牙
早上的烤全羊,中午的面条,晚上的啤酒加烧鹅,已经变成了戏剧节的一道独特风景线。
有人说只让人记住噱头的戏剧,注定是失败。陈明昊直言:“是惊喜还是糟糕,可以自行评判,独一无二的感受正是戏剧的意义。我想传递的也不过就是希望大家好好享受生活,享受美食的魅力。这也是伽利略最渴望的,你在享受的过程中,就已经变成了角色本身。戏已经不再重要。”
滑动查看更多:
当清晨的阳光洒进戏剧,浪漫、神性一触即发。
图片来自小红书@肖鼎臣、陈明昊
即使看不懂戏也无所谓,观众能享受这三顿饭,陈明昊也会心满意足。
人说陈明昊当然会心满意足,因为他已经赚够了噱头。姜思达的加入更是让讨论度“秒”渐攀升,抓马、怪诞、疯狂……
“姜思达是一个喜欢拥抱危险的人,每场都融入了自己的即兴发挥,每场演的都不一样。他的即兴表现,‘发疯’、包括带来的噱头都是这个戏的一部分。”陈明昊这样说道。
姜思达在现场的一些离奇行为,
为整个戏剧节带来了巨大流量。
动图截取自小红书@小黑mk
他坦然地接受靠老天心情赏饭吃这件事,面对流量和舆论,也尽量表现满不在意:“我承认,把舞台交给“老天爷”是危险的。可喜欢先锋戏剧的创作者,一定是喜欢拥抱危险(不确定)的人。”

我们在思考如何形容陈明昊时,猛然发觉“艺术”与“导演”似乎都不够恰当。
导演,一个需要拥有计划且不断计划的职业,陈明昊却喜欢危险与即兴。2019年,他在孟京辉话剧《茶馆》中饰演王利发,他有一段即兴发挥是这样说的:“我不想演了,没意思。你们知道我在演什么吗?你们别装了,我都不懂我自己在演什么?”
《第七天》是由孟京辉导演,
改编自余华同名小说的戏剧作品
现场观众一时间难以判断,他是否还在戏中。
当你想谈些艺术与畅想,他又和你说起了务实。
观众的感受是最直观的。他们不会过多去探寻一出剧目的背后经历了什么,凝聚了多少人的努力,他们只会关注这出剧目、这次戏剧节要向他们展示什么,好不好看。”他说,“我还是希望做看得懂的艺术,先找逻辑比什么都重要。”
不久后陈明昊参演的《暗恋桃花源》,
将再次与大家见面
相比于故弄玄虚的艺术,和被资本、流量、陈词滥调和哲学主导的“艺术”,以及一种刻意充满内疚与痛苦的表现,陈明昊显然是矛盾的。
正是这样的矛盾,也吸引了一群“陈明昊”受众。
他们在常规中失望地表达无趣,又在例外来临时咒骂天公不作美。

他们也可以没有由来的,在凌晨四点,在伽利略的现场拿起酒杯庆祝。为什么,不知道,开心最重要!
这怎么不算陈明昊式戏剧的魅力呢?
图片来源:豆瓣 / 小红书 / 网络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