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家的印象当中,长江作为南北文化差异的分界线,其险要程度自然是不言而喻的。但是在三国时期,吴国和魏国的分界线却并不在这长江天险。这又是为什么呢?

首先我们需要分析一下三国的形式,魏国的首要的敌人是日渐强大的蜀汉集团,其重点兵力的部署主要是在荆州汉中一线,这正是由于蜀国北伐的政策而导致的。我们可以从《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的记载当中看出北伐战争激烈的程度。

陈寿在《三国志》中如此记录:

六年春,扬声由斜谷道取眉,使赵云、邓芝为疑军,据箕谷,魏大将军曹真举众拒之。亮身率诸军攻祁山,戎陈整齐,赏罚肃而号令长明,南安、天水、永安三郡叛魏应亮,关中响震。

从史料记载可以看出,第一次北伐,蜀军出动兵力10万人左右,同时策反了魏国南安,天水,永安三郡,使得魏国十分被动。

而在此之后蜀国几乎没有停止过对于魏国的战争行动,这就使得魏国不得不拿出大部分的兵力去应对蜀军的进攻,而相对应在长江一线对于吴国的防御能力就相应的降低了不少。

那么说完了吸引了魏国主力军团的蜀汉,我们再从另一个方面分析为何吴国魏国不以长江为界。

其次魏国是断然不会选择以长江为界与吴国相持的。长江固然为天险,不易通行。但是曹魏水师在经历了赤壁之战以后已经损失殆尽,这可以从三国志的记载当中窥得一二。

《三国志》如是记载了赤壁之战:

是时曹公新得表众,形势甚盛,诸议者皆望风畏惧,多劝权迎之。惟瑜、肃执拒之议,意与权同”、“权遣周瑜、程普等水军数万,与先主并力,与曹公战於赤壁,大破之”、“公烧其馀船引退,士卒饥疫,死者大半。备、瑜等复追至南郡,曹公遂北还,留曹仁、徐晃於江陵,使乐进守襄阳。

也就是说赤壁一战当中,曹军意图南下统一,遭遇了孙刘联军的痛击,兵败而归。在此之后魏国整体由进攻态势转向了防御状态,军事实力一落千丈。

之所以魏国不选择与吴国在长江一线对峙,我认为魏国水师的衰弱也是十分重要的原因。众所周知魏国士兵将领多为北方人,不善水战。如果以长江为界,以长江的战略宽度,仅仅依靠少量的守军定然是存在有大量的防守漏洞,没有水师力量的魏国无法全面在长江江面上对吴国大军造成威胁。同时兵力的薄弱导致魏国无法兼顾防线,这也就给吴国留下了大量的机会。

所以魏国选择放弃长江沿线作为战争的对峙一线,转而退守至秦岭淮河一线,这是有着其独特的战略目的。

再次吴国军队擅长于水战,同时吴国的人烟稀少,急需南下劫掠人口以扩张本国实力。在这种情况下水师实力低下的曹魏势力就成为了吴国军队割韭菜,抢掠人口的首选。

那么面对来如影去如风的吴国水军,魏国军队不能只在长江一线被动挨打。于是针对吴国劫掠人口的战略目的,曹魏主动将人口撤出了长江一线,退守至秦岭淮河一线。把这其中百余里的地区打造成为了一个无人区,很好的遏制了吴国军队的战略目的。

吴国军队善于水战,而不善于陆战。魏国在打造无人区拉长吴国供给线的同时,在淮河秦岭一线打造了坚不可摧的城防措施。这一办法还给魏国的军事活动提供了极大的缓冲期,为魏国与吴国的相持创造了极佳的战略条件。

可以说魏国退守秦岭淮河一线的举动,很好的发挥了扬长避短的作用,那么在历史当中这一战略效果如何呢?

《三国志·魏书·张乐于张徐传》当中对吴国和魏国之间的战争有着详细的描述:

自旦战至日中,吴人夺气,还修守备,众心乃安,诸将咸服。权守合肥十余日,城不可拔,乃引退。辽率诸军追击,几复获权。

可以看出此次孙权征讨合肥的战役,被张辽率领的曹魏军队打败。由此也可以看出曹魏放弃长江一线战略的合理。

由此来看,魏国选择放弃长江也是有着其独特的道理的,对此你又怎么看呢?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