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安徽小伙二婚娶了一位乌克兰姑娘“让娜”,过着甜蜜又温馨的生活,可是平静的生活下却是暗潮汹涌。
在某天,一通来自乌克兰的电话,像一颗石子投入平静的湖面,打破了他们原本宁静的日子。
电话那头是让娜的养父,那边却带来了一个令人揪心的消息——让娜的乌克兰亲生父亲病情严重恶化。
让娜的养父知道她亲生父亲身体每况愈下,心里便盘算着让女儿回家,继承那半套公寓,在他眼中,这份房产是给女儿未来生活的一份坚实保障。
除此之外,让娜的养父也担心她的亲生父亲会把这个房子给别人,为了能让她成功继承这个房产,让娜的养父也是操碎了心。
“你得快点回来,我怕你父亲把半套公寓给别人了!要是怀孕了,你可就飞不回来了,抓紧时间呀!”
让娜满心纠结,一边是自己养父的要求和期待;另一边是自己深爱的丈夫,她也不清楚丈夫的真实想法,不能草率的下决定,这让她陷入了两难的困境。
可是另一边,养父好像不在乎让娜自己是什么想法,强硬要求她立马买票回家。
聊到回家的行程,各种问题就像爆米花一样 “噼里啪啦” 地蹦了出来:“买票这事,你丈夫得点头同意才行。”
家人虽然这么说,但语气里又带着一丝不确定,让娜就赶紧安抚养父,表示自己丈夫会放人的,会允许自己一个人回乌克兰的。
但让娜并不想现在回去,她觉得夏天回家正好,她也可能是想拖延一段时间。
养父不太理解让娜为什么要夏天才能回,接着两人又开始讨论起基辅的天气,养父表示基辅现在虽然只有零下6 - 5度,不过阳光特明媚,等让娜来了,天气就暖和啦!
一番争论后,养父交代让娜去把这些信息都弄清楚,她无奈地应道:“行吧行吧,我去查查价格。”
看着姑娘有些犹豫,养父又开始 “放大招” 了:
“你知道吗?我盼着你3月16号来给我过生日呢,到时候给你准备一份超棒的礼物!家里人都念叨你,你养的那只小猫天天在门口守着,就盼着你回去呢!”
想到家里让娜心里一暖,可她还是有些犹豫,但在家人的软磨硬泡下,她还是先应了下来。
姑娘心里明白,这一趟回家,不仅是看望父亲、继承房产,还关系到和丈夫之间的感情,未来该怎么办,她和丈夫又该如何选择,一切都是未知数。
最后,她只能无奈地告诉养父,自己需要和丈夫好好商量商量,顺便先看看票价再说。
然而,不少网友在看到这个视频之后,直言养父是想把让娜骗回去,要是让娜真的回去了,可能就没办法回中国了。
其实让娜家人对她的态度没有那么好,这可能也是她大老远跑来中国的原因,而且她现在也不怎么会说中文,只会说一些简单的汉语词汇。
现在小伙正在努力教媳妇说中文,还会按时抽查媳妇的学习进度,毕竟中文可并不好学。
虽然让娜的家人对她态度不是很好,但是她是一个很念旧情的女孩,在她心中,始终藏着一份对远方家人深深的牵挂。
这段时间让娜听说父亲生病了之后,心里十分担心,对自己生病的父亲也非常愧疚。
别看让娜长着一副干净、纯真的样子,但是她的成长经历颇为坎坷。
在她十几岁时,她就被父亲留在别人家,这样的经历让她早早学会了独立和坚强。
在她的记忆里,父亲一直是个勤劳的人,为了家庭,他拼命工作,直到81岁心脏病发作,这场大病之后,父亲突然失明,生活的重担一下子变得更加沉重。
后来,父亲做了眼部手术,可让娜却没能陪在身边,那时的她,已经在中国生活,尽管如此,她心里还是一直惦记着家人。
出发来中国前,她答应父亲每月都会给家里送经济援助,因为父母都没有工作,基辅高昂的公用事业费,尤其是天然气费用,让这个家的经济压力很大。
在中国的日子里,让娜也有着自己的烦恼,因为她不懂中文,所以她连基本的生活可能都没办法保证。
一个人出门时,她总是很害怕,有时,热情的中国人跟她打招呼,夸她漂亮,她却因为听不懂,心里直发慌,只想赶快逃离。
要是有人请她吃橙子或糖果,她甚至会误解人家是想卖给她,没有丈夫在身边,她就像一只迷失方向的小鸟,孤独又无助。
可即便生活不易,让娜还是努力适应着,只是,对父亲的愧疚却如影随形,她觉得自己应该留在父亲身边照顾他,而不是远走他乡,所以她常常自责自己不是个好女儿。
然而,即使让娜嫁到了中国,她的日子也并不好过,婆媳关系成为了她心头挥之不去的伤痛。
因为她和丈夫家里的经济状况不太乐观,让娜知道丈夫为了这个家很辛苦,既要负担前妻孩子在幼儿园的费用,又要努力撑起这个家,这让她心里满是心疼,也盼着日子能快点好起来。
这天,婆婆出门了,让娜独自守着家里的商店,可谁能想到,这看店竟看出了麻烦。
原来,之前让娜就有过被婆婆指责和丈夫偷商店钱的经历,虽说店里有监控,婆婆后来也意识到自己错了,可这事儿还是像根刺扎在让娜心里。
而这次,婆婆似乎又因为钱的事儿起了疑心,让娜心里委屈极了,她一边守着店,一边在心里嘟囔:“我只是想帮家里分担,怎么又被误会了!”
但她也没办法,只能默默盼着婆婆能像上次一样,发现是自己弄错了。
在守店的空闲时间里,让娜思绪飘远,她想到养父曾告诉她,一个房子里最好只有一个女人掌勺,可现在和婆婆住在一起,难免有些尴尬。
而且她还没学会做地道的中国菜,会做的面条和炒饭,和婆婆的手艺比起来,简直是小巫见大巫,她偶尔做几次乌克兰菜,也不知道合不合婆婆口味。
说起吃的,让娜还发愁买不到家乡的食物,俄罗斯大卖场只在中国的大城市才有,在这儿想找家乡味太难了。
不得不说,让娜独自在中国生活太不容易了,希望小伙能好好对待她,帮助她尽快适应中国的生活。
来源:乌克兰媳妇让娜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