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汉朝以来,但凡中国历史上强盛的王朝,都会对掌握西域的控制权。汉朝,曹魏,西晋,隋朝(时间短,但有控制西域的趋势),唐朝,清朝。然而,作为大一统王朝的明朝,却从来没有控制过西域,不仅如此,反而在明武宗时期丢掉了唯一控制的哈密卫,自此之后,明朝与西域再也无缘。 为什么明朝始终没有能够对西域进行有效控制?

从军事的角度来看,明朝的军事实力不足以支撑明朝占有整个西域。朱元璋在将蒙古的元朝统治者逐出中原后,形势并没有随着蒙古人退出中原而有所好转,朱元璋政权面临的边境军事压力还是相当大的。蒙古依旧在西北地区有相当大的实力,且北方的蒙古其他部落实力并未受损,明朝建国之后,花费大量的时间去解决西北(甘肃,陕西)的东北地区的问题。 朱元璋为了彻底解决问题,曾经派蓝玉率领军队,北伐蒙古,取得了不小的战果。与此同时,朱元璋将自己最为信任的几个儿子分封在边境,统领重兵,防备蒙古。但蒙古的问题依旧没有彻底解决,比如蒙古的兀良哈部落,仅仅是暂时臣服于明朝,并没有被彻底消灭,一旦明朝的威望稍有下降,或管控稍有松动,其便开始蠢蠢欲动。

在这种严峻的外部形势下,明朝主要防备的方向是北方。至于西北,实在是难以投入力量去征服。 明朝的军事制度,实行的是卫所制和军户制,这种制度使得明朝的军队战斗力退化极为迅速,朱允炆时期,便出现相当部分的军户不堪控制而逃亡,明军战斗力普遍开始向低走。朱棣取得江山后,五次北征蒙古,总体而言雷声大雨点小,不仅没有彻底消灭蒙古的威胁,同时还让瓦剌做大,并使自己军队疲敝,经济衰退,因此不得不将长城以北的卫所撤掉,依托长城,开始了全盘的守势。

自永乐后期,明朝彻底失去了发动大规模主动性军事行动的能力。此后的二百年中,蒙古一直是明朝的最大威胁,尤其是在土木堡之变后,明朝更是将蒙古作为特级防备对象来对待。如此一来,本身便不充裕的军事资源(明朝中期开始出现大规模的吃空饷,士兵沦为军事农奴的情况)的前提下,自然难以在西北地区分配军事资源——即使是在重点防备的北方,河套地区还是被蒙古侵占,可见明朝的军事实力之低。 明孝宗时期,西域的吐鲁番汗国兴起,开始对明朝在西域唯一的据点哈密卫展开争夺,自此之后,双方围绕哈密卫进行了一系列战争,哈密卫多次易手,直到正德十年,明朝再也无力展开战斗,于是放弃了哈密卫,退守嘉峪关,从此,明朝失去了西域的唯一据点,终明朝一朝,也没能再次染指西域。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