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开元年间,王之涣、高适、王昌龄三位男神饮酒听歌,众人如痴如醉心花怒放之际,王之涣却尴尬得再也坐不住了……

唐朝开元年间,王之涣、高适、王昌龄三位诗人名满京城。当时盛唐流行将诗人的大作谱成曲子,四处传唱。写得好的诗作倍受青睐,很快家喻户晓,也就成了咱们现在所说的流行歌曲,自然,诗的作者也就成了人人崇拜的大神级人物。 一日,北风呼啸小雪纷纷,这样的天气最适合知己相聚,红泥小炉畅饮一番了。王之涣、高适、王昌龄三位男神相约来到酒馆,屋外小雪飘飘,屋内炭火熊熊,酒香氤氲,三位好友聊诗词说意蕴,好不快活。 突然,门外人欢马嘶,来了一群梨园伶官,原来是皇家乐队来此包场。三位男神大喜,真是千载难逢,不虚此行啊!赶紧躲到角落的位置偷偷欣赏。皇家乐队的节目都是当今有名的乐曲,高雅有品位,酒馆中掌声不断,三人听得如痴如醉。

此时,全场安静下来,四位窈窕淑女环佩叮当,姗姗而来。原来她们是歌女,要演唱当今最火的诗作。三位男神激动不已,不由得暗自揣测“会不会吟唱我的诗?”“肯定能演唱我的大作!”“若能吟唱我的诗,此生足矣!” 他们中年龄最大的王之涣手捻须髯说:“各位贤弟,能被百姓传唱的诗作才是佳品,今日美女们吟唱谁的大作最多,谁就拔得头筹。”“好!”三人不谋而合。 只听得伴奏声起,古筝悠悠,柔和飘逸,一位歌女轻甩袖,慢移步,袅袅而来,一曲《芙蓉楼送辛渐》婉转悠扬。王昌龄兴奋不已,连连拱手:“不好意思,在下一首!”转身在墙壁上画了一道。 紧接着,二胡声声,如泣如诉。第二位歌女缓缓上场,轻蹙眉,悲声起。一曲《哭单父梁九少府》只听得众人泪水涟涟。高适面露喜色,拱手道:“不好意思,在下一首!”转身也在墙上画了一道。

王之涣有点儿急了,两位贤弟的诗作已成流行歌曲,自己脸上真有些挂不住了。他稳稳心神,端起酒杯说:“祝贺两位贤弟,咱们干了这杯。”三人举杯,一饮而尽。 此时萧声起,如怨如慕,第三位歌女手持团扇翩翩上场,转、甩、开、合边舞边唱。王昌龄美得合不拢嘴,连干三杯,“正是在下的《长信秋歌》,请允许我得瑟一下!”转身又在墙壁上画了一道。 尴尬!尴尬!这也太尴尬了!王之涣再也坐不住了!他端起酒杯,滋喽一口,把杯子重重一放,清了清嗓子说: “好饭不怕晚!前三位都不是名角儿,唱的当然都是下里巴人的歌,阳春白雪的歌曲轮不到她们!最后这位压轴女子清秀端庄,举手投足绝无谄媚之态,此乃歌女中的清流!一会儿她若唱的歌不是我的诗,我这辈子都认怂,如若是我的诗,你俩都得拜我为师!” 高适和王昌龄当然明白王之涣此时的心情了,两人互相递了个眼神,笑着说:“行!都听兄长的。”

第四位女子果然与众不同,她坐在古琴前,信手弹拨,琴声如行云流水般回旋在人们耳边。姑娘目光盈盈,轻启朱唇:“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王之涣站起身来用力鼓掌,手心都拍红了。“我的《凉州词》!各位贤弟,承让了,承让了,我说得没错吧!”三位好友开怀大笑,今日真是奇遇呀! 场上的乐手和歌女们不知何故,有人跑来询问,三位男神这才告知姓名。众人惊讶不已,纷纷下拜,原来高人在此,真是有眼不识泰山,大家欢欣鼓舞,邀此三人一起畅饮。 自此,这三位诗人的大作,简直成了皇家乐队的保留曲目,三位男神呢,更是笔耕不辍,写下许多千古佳作。 大唐盛世期间,百姓富足安康,文人墨客吟诗作赋,纷纷在历史舞台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王之涣、高适、王昌龄旗亭画壁的故事一代一代流传下来,成为千古美谈。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