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汉语,其实并不是我们的普通话,而是客家话?客家的古汉语,才是最正宗的。

虽然客家话是古汉语,但难度级别之高,压根令精通普通话的我们,两眼一抹黑,根本听不懂。

说惯了普通话的我们,理解不了客家话一星半点中国的历史上下五千年,其实也是民族大和谐的过程。

他们是纯正汉族人,说的正宗汉语

汉语经过多重演变,在历史的长河里,不断杂糅了非汉语等一些语言,最终形成了古汉语的客家话。

客家人一般都生活在南方,是汉族人无异,然而,根据语言的不相同,汉族又被分成了八大民系。

那么问题来了,客家人的历史都有哪些?又是如何变迁到现在的?

他们是纯正汉族人,说的正宗汉语

1. 客家菜

说实话,一个民族的历史都在菜里头,一口下去,能吃出岁月的变迁,尝到历史的味道,这句话是真的没说错。

客家人不止说的话是最正宗的古汉语,客家菜也是最正宗的中原饮食之一,从古至今由来已久。

没有西方调味的“腐蚀”,只有原汁原味的佳肴本身客家菜很淳朴,单纯,一切只为了重头戏服务,就是主要菜肴。

他们是纯正汉族人,说的正宗汉语

其他的都是配角,做法也比较少,没有那么多“变戏法”似的手段,煮、酿、炖、焖,是客家菜的主要手法。

乃中原烹饪的核心,可以说是如出一辙的食物,食材也是家禽居多,值得一提的是,小日子过得不错的生鱼片,就是客家菜之一。

在客家话中,生鱼片又叫生鱼脍,迄今为止,依然是客家人桌子上的美味,这道菜肴在历史中翻滚了足足三千多年之久。

他们是纯正汉族人,说的正宗汉语

也就是说,小日子过的不错只学了个皮毛,论吃生鱼还得看客家人,生鱼脍最早出现在唐朝时期。

那时候日本不断派遣学者过来学习上贡,偶然间,生鱼脍这道菜被日本使者吃了一口,顿时眼睛都亮了,感觉人生无憾,进而将做法讨要了过来,带回了日本。

从而演变成了生鱼刺身,生鱼脍的做法很简单,就是用刀把新鲜的鱼片成片,就可以食用了。

他们是纯正汉族人,说的正宗汉语

当然骨头、鱼鳞、内脏是需要扔掉的,鱼皮也是不要的,鱼肉一定要极薄,配上精心调制的佐料,一口下去,一发入魂。

佐料一般都是葱、姜、蒜、小米辣,根据个人口味不同,佐料也是千变万化,有些会加胡椒和薄荷,全看个人的口味。

中国以前不愧是,万国来朝的东方古国。

他们是纯正汉族人,说的正宗汉语

2. 客家的民俗

除了吃上面的不同外,客家的风俗经过时间的洗礼,也变成了独有客家文化的传统。

好比结婚仪式,对比我们一大早起来做头发、等新郎,客家人则悠闲多了,人家是傍晚时分才开始。

可以说,客家的习俗很接近中国古代,以前古人嫁娶都是在傍晚,白天与黑夜的交界处。

他们是纯正汉族人,说的正宗汉语

说的文化点就是阴阳调和的时间,象征了男女,也代表了“昏礼”,毕竟黄昏时的仪式嘛,所以称为昏礼。

后来在变迁中成了婚礼,相较于现在热闹非凡的婚礼,客家人则更加严肃庄重,没有嘻嘻笑笑,也没有人声鼎沸。

一般嫁人都是在夜里,俗称“夜嫁”,为了贴合夜这个字,新娘的婚车都会被刷上黑色颜料,宾客们统一是黑色着装。

他们是纯正汉族人,说的正宗汉语

整个过程安静肃穆,即便有交流也是很小声的,更没有唢呐开道,喜庆音乐全程放。

拜天地的时候,新人需要在布满帷幔的屋子进行行礼,这个屋子又被叫做青庐。

拜过天地之后,二人就可以前往新家了,另外,客家人起名也很有意思,依旧是熟悉的唐宋时期的习俗,给孩子带个郎字。

他们是纯正汉族人,说的正宗汉语

当然郎也是要进行排名的,按照族中的规矩,孩子排在第几位,就叫什么郎。

好比六郎、八郎、十一郎,不过不止是有按照顺序来取名的,也有的郎字前面带名字,譬如成宗郎、宗宝郎等,一般从古至今,客家人都是这样取名字的,有族谱的更是可以亲眼所见。

要问客家人没有什么大操办的节日吗?还是有的,客家人很重视耕种,所以每到春祭、秋祭,都是客家人的大日子,要狠狠的操办一番,礼品是非常隆重的,此外还要进行扫墓。

他们是纯正汉族人,说的正宗汉语

流程跟清明时节差不多,都是告慰祖先,以祈求来年一切顺利,甚至会感谢祖先的保佑。

元宵节同样是客家人的传统节日,放花灯是老节目了,但在客家话中,放花灯是上灯。

主要是为了人丁兴旺,是客家人的重要仪式。

他们是纯正汉族人,说的正宗汉语

3. 客家国

客家人顾名思义就是身在他乡的人,所以称为客家人,而客家人的活动范围很大,迁徙的距离超级广。

甚至包括了国外,你绝对想不到,客家人曾在海外成立过一个国家,当年国人下南洋浩浩荡荡。

客家人也跟随潮流,去往南阳做苦力,只是身在国外,生命安全时常得不到保障。

他们是纯正汉族人,说的正宗汉语

一些没活干的当地人,总会找麻烦,且当年外国人傲慢自大, 看不起中国人,行事很恶劣。

所以为了生命安全,一些苦力都会凑钱,请几个会武的华人当保镖,说白了,就是交保护费。

保镖可不是随便一个人都行,人家是有组织有纪律的,绝大部分都是来自一家叫兰芳公司的。

他们是纯正汉族人,说的正宗汉语

大概是生意太好了,兰芳越做越大,势力逐渐变得辽阔起来,公司的领头人,在当地统治了一大部分的区域,跟荷兰实力不相上下。

因为面积太广阔了,所以干脆名字一换,变成了兰芳国,只为保护客家人在当地不被荷兰人欺压。

当时的中国还处于清朝阶段,清朝也不全是衰弱时期,也有强悍的时候,兰芳这个阶段,正是清朝强盛期。

他们是纯正汉族人,说的正宗汉语

兰芳的首领很精明,对清朝是以公司的名义换取保护,对荷兰人则是国家的名义。

考虑到清朝的实力,当时荷兰人也不敢过多招惹,兰芳国就这样存在了百年之久,一直到清朝没落,兰芳国才消失。

4. 客家民系

客家人最早开始,就是一群流浪者,由于各种原因,不得不离开家乡,移居其他地方。

他们是纯正汉族人,说的正宗汉语

人们管他们统称为客家人,但安定下来后,客家人反而成了当地的最正宗的居民。

不光有中原的文化,还有儒家思想,至于他们起源说什么的都有,最多的就是中原和南方的结合。

不过,客家人都是纯正的汉人,他们现在分布在台湾、福建、广东等地区,语言有着极大的历史意义。

他们是纯正汉族人,说的正宗汉语

是现存的活化石,熟悉洛阳读书音的应该对客家话也很熟悉,因为据说二者很相似。

信息来源:

谢重光:客家源流研究评述《丰湖杂记》

江西日报《我是客家人吗?客家文化溯源十问十答》

光明网《这一方言,被称作是古汉语“活化石”》

北青网《我是客家人,“客”从何处来》

《史记·南越列传》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