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伴君如伴虎”,历年来的统治者们,哪一个不是历经腥风血雨后才登上皇位的。 那把权利中心的椅子,又沾染了多少人的欲望和性命,而能够成为一代皇帝,自由他的手段和谋略。 当我们回顾历史时,就会发现,往往那些韬光养晦,懂得收敛锋芒的大臣们反而活得更久。

他们给了皇帝足够的面子和作为上位者的骄傲,相反那些“功高震主”、“权倾朝野”的人,则被皇上所忌惮。 自古以来,“皇帝身侧岂容他人鼾睡”,如果因为一点成就而骄傲自满,甚至得意忘形到连皇上都不放在眼里。 那么势必会迎来不好的结果,一国之主,又怎么会让人随意践踏他的权威,又怎么会不及时铲除。

而年羹尧作为雍正时期的一大红人,他走的每一步,都在通往深渊,直到最后皇上终于看不下去了。 给了他一个体面的,而在他死后,官员们在他家搜出的一本书,却让雍正气到吐血。 那本从年羹尧家搜出的书是《西征随笔》,这本书的书名乍一看没什么,里面的内容却是让人大为震惊,雍正看后还气得吐出了血。

原来这本书是汪景祺写的,他家境殷实,从小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但是他科考却不顺,几次三番落榜,又加上他心气高。 所以直到不惑之年,依旧是一个碌碌无为的小官,没有长进,后来汪景祺无意间认识了年羹尧的亲信。 正巧当时年羹尧打了胜仗回来,是皇上身边的红人,一时间风头正盛,于是鬼迷心窍的汪景祺就想投靠年羹尧。

在年羹尧亲信的安排下,汪景祺成为了年羹尧的手下,不过利欲熏心的他没有就此安分下来。 而是想得到年羹尧的重用,以此来谋得一个更好的职位,但他本人却没什么能力,所以写下来这本书来讨好年羹尧。 书中不仅大肆赞美了年羹尧,还夸大其词,将黑的说成白的,把年羹尧神化成一个无所不能的将军。

还污蔑了当年他科举时的考官,他执拗地认为自己落榜都是考官的错,然后不分青红皂白地就在文章中乱通一气。 除此之外,他作为一个将军的手下,本是没有资格接触到朝堂中的事的,可没想到他在这篇文章中。 在赞美年羹尧的同时,还肆无忌惮地抨击当时的朝政,这不就明摆着说雍正管理得不到位,只有年羹尧才能担当大统的意思。

雍正看完这本书后大动肝火,当即吐出了一口鲜血,不仅让汪景祺身首异处,还将他的头悬挂在菜市口十年不得取下。 这次雍正可是恨得牙痒痒,汪景祺的家人们都没有得到善终,包括汪景祺的老家浙江也受到波及。

浙江的试考都被暂停,让无数读书人都错过了改变一生的机会,这都是汪景祺一人酿下的错,却要这么多人为他陪葬。 其实本来汪景祺只是一个小小的官员,就算年羹尧被皇帝厌弃,也轮不到他头上,真正的原因还是在那本书上。 当时汪景祺将这本书献给年羹尧看时,本来年羹尧是不屑一顾的,因为他早已透过文笔看出汪景祺的谄媚嘴脸。

但他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还是将那本书留在了府内,后来被抄家时流落出来,就这样带着汪景祺一块上路了。 可能汪景祺死也没想到,自己还没等到有建树的那一天,就被牵连处死了,只不过他没想到的是,这次要年羹尧死的是皇帝罢了。 我们在看《甄嬛传》的时候就不难看出,年羹尧的家财万贯,打了很多次胜仗,从政治的角度上看,稳固了朝纲是必然的。

所以雍正对他也是多有爱戴,不仅赏赐他荣华富贵,还加官进爵,名利钱财是一样不落。 而他的妹妹在宫中能得到皇上永久不衰的宠爱也都是因为他,可见年大将军的仕途是一帆风顺。 但“人心不足蛇吞象”,年羹尧自恃得到了皇帝的优待,于是开始膨胀起来,在官场上肆意妄为,只手遮天。

即使面对雍正时也不顾“君臣之道”,多次踩着皇上的逆鳞做事,傲慢无礼的行为更加猖狂。 这时雍正就有些对他不满了,自古以来,哪位皇帝都不喜欢“功高震主”的大臣出现。 更别提手握兵权的年羹尧了,更加让皇帝忌惮,后来众多大臣们上书弹劾年羹尧,而皇上也在私下找年羹尧结党私营的证据。

最终以九十二条罪名,雍正以一个体面的方式,结束了年羹尧风光且飞扬跋扈的一生。 其实汪景祺和年羹尧的行为大同小异,年羹尧是因为恃宠而骄,最后被赐死也是始料未及,那时的醒悟已经为时已晚了。 而汪景祺则是因为利欲熏心,四十年来碌碌无为早已让他深受功名的荼毒,想着不劳而获,凭借一篇哗众取宠的文章。

就想一劳永逸,没想到最后却落得这样的下场,不仅连累妻儿,还将整个浙江的读书人都白白牵连进去。 他们都有着相同的功利心,也造成了各自的悲剧,因为那点荣华富贵的虚荣心,搭上了自己的一生。 在这个社会上,不仅他们是如此,在我们现实生活中也有这样的人在,譬如那些贪污腐败的官员们。

譬如那些为了上位而绞尽脑汁的人们,又或者深陷权利的囫囵中无法自拔的,最终都会迷失自我。 在人的一生中,有人追逐名和利,有人想平平淡淡地过完此生,而有的人则去奔赴更洒脱的未来。 这都是人们自己选择生活的权利,但“清清白白做事,干干净净做人”却是我们一生中坚守的道理。

在权势滔天的环境中始终保持清醒,不被迷花了眼,不参与任何违法、损人不利已的事情。 不然最后害的只能是自己,在以前封建帝制的情景内尚且如此,更别提我们这个充满法律的社会。 “天网恢恢,疏而不漏”,法律的正义永远不会迟到,而对于汪景祺和年羹尧的事例,只能说一句咎由自取吧。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