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代皇帝溥仪登基时,还只是一个乳臭未干的儿童,并不明白世事变幻无常,也不明白退位诏书的真正内涵。在溥仪印象中,只不过是不用上早朝,紫禁城也不那么热闹了而已,她甚至不明白接受袁世凯优待条件、颁布退位诏书的隆裕太后为什么总是哭哭啼啼。 不过,随着溥仪慢慢长大,他逐渐意识到自己是个皇帝。溥仪逊位后,所受的教育仍然是帝王之学,陈宝琛等人虽然天天教他仁爱,但也打骨子里认可溥仪作为正统帝王的权威,甚至刻意培养溥仪这种“率土之滨,莫非王土”的思想。如此一来,自然就激发了溥仪恢复祖业、亲政的念头。

溥仪16岁的时候,在英文教师庄士敦的教导下,眼界大大地扩大了,知道了英吉利、法兰西,也知道了自己的尴尬处境。在溥仪看来,自夏商一来,从来就没有末代皇帝可以善终的,因此他幻想着出洋留学,远走他乡,也曾策划过出逃事件,但都没能逃过大清遗老的阻拦。 在大清遗老,尤其是溥仪的亲生父亲看来,为溥仪娶亲可以一定程度上磨掉他的“好动”,于是给溥仪娶了一后一妃,皇后就是婉容、妃子则是文绣。

溥仪答应了娶亲,心底却盘算着另外一个问题——娶亲意味着成人了,也意味着自己可以亲政了。当此之时,虽然已经是民国了,但紫禁城依旧维持着一个小朝廷,不论袁世凯,还是其它民国人物,依旧尊称溥仪为皇帝。 在溥仪和大清遗老的眼里,恢复祖制,首先要解决资金问题,俗话说得好,有钱能使鬼推磨。虽然袁世凯答应每年给溥仪数百万的费用,袁世凯死后的很长时间里,这个规矩也很奇怪地存在着,但大多数时候是口惠而实不至。所以,开源节流成了溥仪的头等大事,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整顿内务府,也就是清廷的管家衙门。可是,溥仪曾两次整顿内务府,但却都以失败而终。溥仪第一次清理财产,是在庄士敦的建议下实施的,但任命的大臣仅仅干了3个月就告假走了。

第二次清理财产时,溥仪有了更明确的目标,就是“恢复大计,旋乾转坤,经纬万端,当先保护宫廷,以团根本;其次清理财产,以维财政。盖必有以自养,然后有以自保,能自养自保,然后可密图恢复。”对溥仪来说,这是良策,自然支持;对遗老来说,这也是好事;而紫禁城外的人,也认为这是保全历代珍品的好事。 溥仪婚后先是挑选了一批自认为忠心耿耿、最具才干的人,包括郑孝胥、罗振玉、朱汝珍和王国维等人,作为肱骨之臣。 溥仪任命郑孝胥担当整顿重任,此人是陈宝琛的同乡,被庄士敦称为“最佩服的人,道德文章,全中国找不出第二位”。郑孝胥也是满心抱负,决心效力。上任之后,郑孝胥立马提出了详细的整顿方案,甚至下马威似的裁掉了内务府的原任堂郎中开除了,让自己的亲信接任上位。不仅如此,郑孝胥也算开明,每周都会和内务府的大小官员开座谈会,让大家畅所欲言,提出合理化改革建议,其中有人提出以泥土、木雕代替糕点、水果等实物,进行祭祀,甚至得到了郑孝胥的称赞、照办执行,还对此人官升一级。

不过,即便如此,郑孝胥也仅仅干了3个月就主动辞职了。何以如此? 首先,内务府是一块很大的肥肉,许多人盯着。郑孝胥想要整顿,搞一个清廉的内务府自然就动了很多人的奶酪,于是,郑孝胥收到了死亡威胁信,大意就是“你在绝人之路,小心你的脑袋“。不过,郑孝胥毕竟是溥仪指定的大臣,谁也不敢光天化日之下除掉他。可这时候,偏偏出现了另一种声音,那就是紫禁城外许多报纸都在揭露内务府私自变卖古董的消息,而且大多都实锤了,这导致郑孝胥深陷其中、难辞其咎,不得不走人。 而内务府最终又回到了保持原状的老路,一直维持到溥仪被逐出紫禁城。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