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麦兜
爱情就像鬼,相信的人多,见过的人少。
这句话放到十年前,还是许多都市男女酒桌上的真心话,如今却成了一句笑话。现在的爱情就像鬼一样,都被科技祛魅了,不光相信的人少,见过的人也少。都市男女似乎不再为情爱着迷,一心只想搞事业,纯爱战士反而成了少数。
在这个恋爱脑要被批斗的时代里,无论是现实生活,还是现实题材影视剧里,纯粹的爱情都越来越少,多的是精明的算计,是对婚姻的恐惧,对生育的焦虑。中秋档上映的三部电影甚至被网友称为是恐婚恐育三件套,最近热播的影视剧《半熟男女》更是号称“纯爱战士慎看”。
那么为什么现实题材影视剧里的纯爱消失了呢?爱情到底去哪儿了?
精明算计的现代爱情
很多人说浪漫不再是现代爱情的主色调,Z世代的爱情观是理性至上。但骨朵认为,人们依然渴望浪漫的爱情,只是不将这种幻想投射到真实的人类身上了。
女人想要被爱的感受,可以直接去看甜宠剧,里面的糖撒得不要太满;可以和纸片人谈恋爱,玩个乙女游戏就能找四个老公。男人渴望被体贴的感受,可以玩互动游戏,被美女包围的感觉不要太好;可以看男频小说,开个后宫爽一爽。正是因为这些爱情代餐足够不真实,甚至被用户戏称为“科幻片”,才能让人们在幻想世界中找到纯洁爱情的可能性。
很多女人宁可相信纸片人老公的真心,也不肯相信现实生活中存在一个体贴温柔的正常男人。很多男人宁可相信游戏里的美女,也不肯相信现实生活中存在一个不要彩礼只要爱的纯粹女人。对彼此失去信心,是现实题材影视剧里爱情消失的关键原因。
所以现实题材影视剧里的爱情总是一地鸡毛,互相算计,人均八百个心眼子,再也没有“山无棱,天地合,才敢与君绝”的坚定选择,人人都在利益和情感之间不断权衡,让观众觉得爱情只不过又是一场功利的游戏罢了。
比如最近热播的《凡人歌》,谢美兰和沈磊这对夫妻,从校园恋情到结婚总共12年,但最终还是败给了现实。如果说他们离婚的直接原因,是因为谢美兰妈妈做手术时沈磊没能帮上忙,那么根本原因就是因为钱,一个想要更好的物质生活,一个安于现状,谁都没有错,只是“没有物质的爱情就像一盘散沙,都不用吹,走两步就散了。”
被金钱击败的爱情是现实题材影视剧里最多的,其次就是被恐惧击败的爱情。去年上映的《前任4》,就反映了都市男女的恐婚心态,孟云到了适婚年龄后开始相亲,好不容易遇到了心动女生柳柳,却因为害怕自由被另一个人打扰,所以踌躇不前,最终错失爱情。柳柳说:“你所谓的自由不过是你自己的舒适圈,如果你没想走出去,就不要把别人带进来。”
这种恐婚现象的背后,是在原子化的时代里,人们都习惯了一个人的生活,不愿意改变自己去适应另一个人,但是过于强调自我的爱情是不会长久的。所以一种更加自由松散的“爱情”出现了,有点类似于现在流行的搭子文化,传统的爱情观念被解构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不稳定、不长久的暧昧关系。
在《爱情神话》里,一个男人和三个女人的情感纠缠,就像一场游戏一场梦,老白和李小姐的暧昧关系,是若即若离的试探,和格洛瑞亚的一夜情,是短暂的情欲释放,和前妻的半生婚姻,是一碗平淡生活里的鲫鱼汤,却被出轨打翻了饭桌。中年人可不会再相信什么爱情神话,相信的人已经断气了,不相信的人还在擦护手霜。这样轻盈克制又有些小情调的感情,没有太多的道德包袱,反而更符合现代人的感情观。
如果站在当下,回看二十年前的现实题材影视剧,《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里张大民和云芳的爱情,放到现在肯定会被批斗。云芳这么一个温柔贤惠的美女,怎么就下嫁给了张大民这样一个没本事的老好人,这种一家八口挤在小平房里的幸福生活,现在人只会觉得可悲,但看不见他们爱情中那种互相包容、互相体谅,不为物质所动摇的纯粹。
那种纯粹已经离我们很远了,相信的人也越来越少,在经济高速发展,科技加剧原子化的时代里,多的是捡六便士的人,却少有仰望月亮的行路者,纯爱的消亡也就成为了一种必然。
愈演愈烈的性别对立
除了经济、科技带来的时代影响,女性主义对现实题材的爱情创作影响也很大。随着女性主义在中国的普及,女性的觉醒意识越来越强,开始反抗过去那些不平等的性别压迫,追求在公共场域里拥有话语权,像男人一样打拼事业,爱情也就成为了一件无关紧要的小事。
而且当代女性主义的发展给现存的男权社会带来了很大挑战,很多思想保守的男性感觉受到了女性的冒犯,当然也有些极端女权主义者会挑起骂战。这导致了男性受众和女性受众开始在立场上割裂,性别对立的现象越来越严重。很多男导演的影视作品被冠以辱女标签,而很多女导演的作品又被批评是丑化男性,甚至一部电视剧的名字《楠丁格尔先生》都会被骂上热搜。
当两个性别划分阵营,对彼此都持有偏见甚至是敌意时,爱情诞生的可能性就变得越来越低,想要做一部讨好两个阵营受众的爱情作品也越来越难。
所以有些创作者干脆不做这件吃力不讨好的事,直接打造专供特定性别受众的作品。今年春节档票房前两名《热辣滚烫》和《飞驰人生》就是一个主打女性叙事,一个主打男性叙事。
《热辣滚烫》讲述了一个自卑的胖女孩自我成长的故事,开始她对爱情有所期盼,结尾却对渣男不屑一顾,这样的大女主成长叙事赢得了34.6亿元票房,其中77%都是女性受众。而《飞驰人生2》,则是男性占比最高的春节档电影,这部中年男人的热血童话收获了33.98亿元票房。为了避免性别争议,甚至连一个主要女性角色都没有,更别提爱情了。
而去年暑期档爆火的《消失的她》,更是吃到了性别对立的红利,这个电影本身就取材了泰国孕妇坠崖案的真实故事,用凤凰男对白富美妻子的欺骗和杀害,激发了女性观众对男性群体的强烈愤怒,有女观众出场就对男朋友说,你们男人没一个好东西!这种对极端亲密关系丑恶面的展现,也会在舆论发酵中加剧性别对立,让人们更难以相信爱情。
男女对立气氛越来越严重的结果就是,没有爱情戏的现实题材剧反而更受观众欢迎。《新闻女王》就曾因为“没有感情戏的职场剧”火上热搜,里面的女性都是事业狂,和男人恋爱只是调剂生活的小菜,只有职场混不下去了,才会“找个男人嫁了”。这也反映了当下很多女性的心态,事业第一,爱情只能靠边站。
当现实题材影视中异性恋的纯爱逐渐消失时,LGBTQ作品里的纯爱反而越来越多,也更受观众欢迎。似乎男女成为了敌人,同性就变成了真爱。台湾这几年大火的同性题材电影《刻在你心底的名字》《关于我和鬼变成家人的那件事》,都斩获了上亿的票房收入。他们的感情在社会中常常处于被歧视的边缘状态,所以那种打破禁忌、不顾一切的爱情,更接近于人们渴望的那种纯粹的浪漫之爱。
不论时代怎么走走停停,人们对于爱情的渴望从来没有消失,只是换了更多样的形式去填满自己内心的饥饿。现实里找不到,就去虚构的世界里找;异性里找不到,就在同性里找;人类里找不到,干脆就和AI谈起了恋爱。但在这一切渴望的背后,是人们对于亲密关系的依赖,是对无条件的爱的盼望,是对于爱情永恒性的追求。
骨朵至今都记得特别打动自己的一部现实题材爱情片《莫娣》,女主角莫娣和她的丈夫都不是完美的人,甚至是被这个世界厌弃嘲笑的人,但他们却因着爱成为了彼此的依靠,在这个冰冷的世界里相互取暖,不离不弃,直到死亡将他们分开。
这种超越世俗评价的纯爱,也许很多人不再相信,也许在现实题材中已经消失了,但纯爱的精神却像头顶的月光一样,洁净了人们的心灵,记起了爱情本来的模样——“爱情,众水不能熄灭,大水也不能淹没。”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