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牛上市4年,累计分红近70亿。

众所周知搞高端产品能挣大钱,但公牛偏偏选择卖小东西搏大前程。

近日,公牛集团靠着2023年的漂亮财报,拯救了连续低迷多日的股价。

这家兄弟企业在用业绩诠释“以小见大”的奥义:人若是把能任何小优势无限放大,多半大有所成,而企业行事亦是同理。

而公牛能从一块小小插线板干到千亿市值,就是最好的佐证案例。

不过,之前一直坚持“在擅长的领域做大做强,再拓展舒适圈”的战略,导致公牛长时间支柱产业结构单一,越是走向行业顶端,抗风险能力就开始越低。

光靠卖点插线板和开关,显然很难持续撑起千亿的市值,公牛将如何撑过这场风雨,成了大家都在拭目以待的内容。

幸好,阮立平兄弟的保守战略走得很慢,根基打得足够牢固,公牛的品牌效应还能帮他们撑几年。

这意味着接下来能否及时打开多元化发展的新局面,新能源充电桩产业的成败,至关重要。

公牛始终信奉着“不做到行业第一,不涉足其他领域”的理念。

网图

当年从大学毕业的阮立平被分配到水电部杭州机械研究所,但他并不是安安分分地打工人,在上班的同时还会兼职干点销售的活计。

外人羡慕不来的稳定工作,却拴不住他那颗做商人的野心。

好巧不巧,还真让他撞上了一个能吃一辈子的商机。

在大公司都忙着搞家电的90年代,阮立平发现不少小作坊在做电插座。

由于生产水平有限,再加上安全意识淡薄,一般产出十个品,起码有三个都很容易损坏。

用户的痛点即代表着商机,阮立平自然舍不得放过这个好机会,非常果断地辞掉当年堪称“铁饭碗”的工作,拉着自家弟弟阮学平开始共同创业。

网图

1995年,兄弟俩以“公牛”为名,注册了属于他们的企业。

既然大家都苦于插线板坏的很频繁,那他们就专心只做够安全、够耐用的插座。

他们以“用不坏的插座”为卖点,逐渐打开销路,只做这一类产品,一卖就是将近12年。

直到2007年,公牛才将业务拓展至墙壁开关领域,和老本行电插座一起并驾齐驱,如今已经是全球最大的墙壁开关插座基地所有者。

公牛靠着一马当先的品质,在行业内发展速度相当可观,可为何时隔近12年才开始拓展业务领域呢?

网图

对此,公牛集团营销副总裁李国强曾在接受采访时给过回答,他们只有在现有领域做到第一,才会去做其他的事。

实际上,公牛也一直都是这么做的。

公牛从1995年到2001年,耗时6年将电插座做到市场占有率遥遥领先地行业第一后,一边持续保持着这个行业地位,一边着力研究新品。

于是,在刚踏入墙壁开关领域的2007年,便直接摘下市场占有率第一的“桂冠”。

公牛就这样带着两个“第一”又往前跑了七年,终于在2014年再度将自己的业务范畴外扩,推出LED灯等多个家庭用电产品,正式进军智能电工照明领域。

公牛的业务逐渐丰富,挣钱能力也广受认可。

2020年,25岁的公牛成功上市,正式开盘那几天接连涨停,短短十日就突破千亿市值,妥妥地市场黑马。

当智能电工照明业务进入稳步增长的同时,公牛的另一条关键业务线也渐渐完成布局。

从充电枪到充电桩,公牛在不经意间已然将脚迈入了新能源领域。

而公牛近几年将产业走向智能化,再加上步入新能源的操作,似乎在告诉社会,他们不仅能把小产品线做好,也能玩好高科技产品。

“插座大王”的时代正在翻篇,“充电桩大王”的时代尚在筑基中,公牛后面的路还能好走吗?

对于公牛而言,其实未来路好走与否不是那么重要,只要始终抓紧“安全用电专家”六个字,便始终能挣到它该挣的钱。

网图

作为存活将近30年的国产老品牌,公牛这一路走得像老黄牛一样又稳又慢,与那些顺应互联网而生的网红品牌完全不同。

公牛一开始只做电插座,后面加上墙壁开关,再后来向着照明、蓄电池、充电桩方向发展。

而这一切产业的核心都在于“用电”二字上,而公牛能越做越大的关键则在于其始终拉紧“安全”的红线。

公牛靠安全性极高的插座建立口碑,一条道闯荡12年,才涉足新的领域。

而后每一个品类都会有六七年以上的打磨,才会相继迈开下一步,势必要做每个产业内的“专家”。

的确,公牛深知“磨刀不误砍柴工”的精髓所在。

它凭借着之前攒下的口碑和知名度,获取消费者的信任,然后迅速地打开后续产品市场,前面铺垫地每一步的“慢”,都是为了上新时候的“快”。

相比之下,新能源或许算是公牛走得最急的一步,但彼时的公牛别无选择。

公牛在行业里所向披靡时,雷军的突然闯入,不仅带来了不小的市场冲击,更是让它明白了自己的地位是多么不稳固。

小米的插线板出来后,让公牛看清一个现实:

之前能占领高地的领域,基本上技术含量都不高,稍微有些底子的制造企业很容易就能突破里面的技术壁垒,迎头赶上甚至超越。

网图

众所周知,技术一旦不再是秘密,拼的就是品牌效应和性价比。

公牛明白,如若再多来几个像小米这样的竞争对手,自己恐怕将难以招架。

随着市场竞争逐渐激烈,公牛开始采取一系列手段维护自己的市场定位和销售业绩。

众所周知公牛能迅速打开国民知名度,很大程度上依赖的是其各种大大小小的分销店铺。

广撒网式地鼓励商家开店铺,免费为其安装公牛的店牌,再辅以高提成等承诺,让公牛的店铺一时间布满各个大街小巷。

公牛让大量地街边小店挂上自己的牌子,周边居民就会有意无意地加深这个品牌印象。

当公牛意识到市场上竞品越来越后,为保住自己的利益,开始向经销商施压,签订协议约束经销价格并且店里不能出现竞品,否则品牌就会将会向经销商进行罚款处理。

然而聪明反被聪明误,最后公牛自己成为了这个操作背后被罚得最狠的那个。

2021年4月底公牛因涉嫌垄断被立案调查,同年9月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宣布其违法行为属实,并处以上一年度销售额的3%为罚款,共计2.9481亿元。

被处罚后的公牛股价遭受重创,但当年业绩似乎并未受太大影响,销售额依旧过百亿,并且后面几年的总营收都处于增长状态。

尽管业绩稳定,公牛也知道自己的地位实际上没有看上去那么稳了。

插座开关也好,LED照明也罢,这些产业对于很多电器制造商而言而不难。

只要舍得下本研发,再砸点钱结合自身的用户基础营销,很容易抢夺走市场资源。

网图

于是,公牛不得不加快步伐,拓展舒适区,同时为避免自己持续陷在可替代性过强的领域,公牛迫切需要一个技术含量更高的业务曲线来协助转型。

毕竟只有摆脱前有狼后有虎的日子,坐稳“老大”的位置,这份千亿市值的风光才能得以长期延续。

做插座开关领域,不仅有TCL-罗格朗、西门子、西蒙电气、施耐德等老牌的电气企业虎视眈眈。

还有像小米一样的新手伸进来,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让公牛不得不开始另辟蹊径。

房地产兴盛的那几年,各大品牌纷纷做起精装房屋套装的生意,打得如火如荼。

近几年随着房地产遇冷,这一类型的项目总量也在随之减少。

公牛虽然率先推出众多符合新国标的插座产品,但在精装配套项目的市场占有率甚至挤不进前五。

网图

与此同时,在各种咨询公司公布出来的行业报告中,都透露着近几年插座开关市场规模增速正在放缓的重要信息。

大环境不够明朗的同时,竞争对手还逐渐增加,对于任何一个深处局中的企业来讲,都不是好事。

公牛也嗅到了这种危险的气息,意识到自己的转型迫在眉睫。

网图

因此公牛深知,跨界新能源的这一步,必须得够快够稳才行。

自己如今拥有电连接、智能电工照明、新能源三大业务板块,但电连接产业和智能电工照明依旧是两大创收支柱,需要发展新兴力量做支撑才行。

反观新能源营收占比仅2.42%,感觉前路还很漫长,不过新能源以同比增长148.64%的速度在向前发展,还是给了公牛不少慰藉。

公牛靠着其稳扎稳打磨练出来的硬实力,每一次出招都能惊艳四方。

尽管新能源充电桩这条路十分拥挤,但市场待开发的区域也相当广阔,公牛迈出步子前,就已经准备好了迎接这场风暴。

任何高明的人在挥兵开疆拓土的时候,都不会忘记给“家里”设防。

虽然眼看多元化发展的目标正在一步步实现,但公牛要的不是老产业给新产业让步发展,而是要继续将老本行插座开关做大做强,实现新老产业同步繁荣的多支柱产业结构。

国内市场变得拥挤没关系,海外还有更广阔的天地可以遨游。

在国内打基础搞研发的同时,成立国际事业部、海外子公司,将中国制造的好产品输出到世界各地。

得益于“稳健”的发展理念,公牛一路走来的每一步都下得扎实。

商业版图上的每一笔也都足够漂亮,连看上去急迫的转型之路,似乎也尽在掌握之中。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