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教授王德峰,撕开了中国社会当下最大的遮羞布,振聋发聩!他说:“今日之中国纵欲汹汹,各种欲望,各食其能,各谋其力,如果一个民族的民风,伴随着重功利、轻道义,这个民族将内不能安,外不能立......”字字诛心,发人深省!   医院有一种很纠结的事情,当病人没有钱付医疗诊费,医院该不该先给病人提供最基础的治疗,等病人度过了危险期,再问他索要诊费?   有人说,世界是由爱组成的,治病救人本就是医生的准则,至于医院是否会亏损或者会盈利,是医院自己的事情,但遇到病人,医院不应该拒绝治疗。   王德峰教授提出了一个很重要的点,功利和道义究竟哪个更重要,道义上来讲,医生救人天生的搭配,但从功利上来讲,医院不可能做赔本的买卖。   有人支持医院,也有人支持没钱治病的病人,当然功利和道义并没有什么明显的区分。   无非是以道义为目的的救援和以功利为目的的救援,只要能够治好病,其实大部分人并不在乎,这涉及到一个很重要的点,论迹不论心,不要看他怎么想,要看他怎么做。   但倘若把功利当作是社会运行的标准,那么一切都会乱套,甚至会把百姓的价值观给异化掉,但这样的标准让百姓来承担,百姓恐怕承担不了这样的事情,还需要国家去引导。   春秋时期,孔子讲过一个很好的例子,子贡赎人,子贡有钱,因此当他遇到遭受不公平对待的人时,他会尽力相助,动用自己的力量,而不接受国家的补偿,在子贡做这样的事情时,自贡肯定不是功利的,他是出于道义的行为,为社会弘扬好事。   但孔子知道这件事之后非常不高兴,因为自贡这样的行为对其他想要施救的人是一种影响,别人浪费功夫对他人提供帮助,倘若是一些小事也就罢了,但要是一个比较麻烦的像子贡这样的事情出现,难道收取报酬是一种错误吗,难道大家会认为施救者是功利的吗? 当然不是,因此国家或者省市设立了“见义勇为金,专门奖励那些做了好事的人,但这是国家方面的补偿,一般被授予见义勇为金的都是做的事情比较凶险,有生命之危的事情,比如去年快递小哥遇到行人落水,奋不顾身跳下桥头,把肋骨摔骨折,但还是把行人救了回来,这种就是需要鼓励的事情。   但也有一些比较反常的案例,比如经典的扶不扶问题,扶人不过是伸出自己的手,帮助一下,这是很简单的道义,也不涉及什么功利,是最基础的社会好事,但为何这些年来,这样的事情逐渐变少,不是因为行人变功利了,也不是因为行人丧失了道义,而是帮助别人的代价变得更大了。   这是社会需要引导的事情,而不在于普通的人该怎么想,其实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帮助别人怀有道义之心,但被帮助的人需要有功利之心,不是对自己功利,而是对别人功利,对别人做出的帮助继续补偿。   鼓励更多的人做出道义的事情,而不是把别人的帮助当作应该的,无论是把别人的道义当作是理所当然,还是把自己的功利当作是理所当然,都会让社会变得更加混乱,不利于社会的正常发展。 做好事不留名当然难得可贵,但做好事留名也值得提倡,可恨的是那些做坏事的人,恶意对社会造成不良影响的人,这才能让我们的社会变得更美好。 信息来源:王德峰——寻觅意义 #MCN微头条伙伴计划#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