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一生妻妾众多,据不完全统计,有十六个之多。众多妻妾们给曹操生下一大堆儿子,前前后后一共有二十多个。曹丕登基称帝后,按照惯例,把这些兄弟们都封为皇族亲王,分封到全国各地,让他们担任“屏藩皇室”的作用。万一天下有变,这些驻守各地的皇族亲王们可以立即起兵,讨伐叛逆,保证曹魏江山千秋万代国祚绵长。

然而,令人瞠目结舌的是,公元249年,魏少帝曹芳在位期间,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之变,成功地篡夺曹魏皇权,诛杀大将军曹爽,少帝曹芳从此沦为傀儡,皇权和江山从此旁落于司马懿家族之手。这20多个曹魏诸王,却都保持了袖手旁观,无所作为,眼睁睁看着祖宗江山落于他人之手。

忠于曹魏的大臣令狐愚和王凌,曾秘密联络曹操之子楚王曹彪,希望拥戴他为新君,让他主持反攻司马懿的大计。楚王曹彪却自始至终唯唯否否,不敢明确表态,也未采取任何实质性举措,明显是在明哲保身,不愿趟这个浑水。最终让司马懿轻易得手。

曹操这么多儿子,为什么眼看着曹操打下的江山易姓,却不敢有所作为进行反击?原来,不是他们胆子小,而是他们根本不具备那个实力。正如陈寿在《三国志》中所说,“魏氏王公,既徒有国土之名,而无社稷之实,又禁防壅隔,同於囹圄;位号靡定,大小岁易;骨肉之恩乖,常棣之义废。为法之弊,一至于此乎”。

原来,魏国的皇室亲王,虽然空顶着亲王的名号,但个个都是有名无实的空头牌位,完全不具备亲王应有的经济实力与军事实力。西晋皇室亲王们,要钱有钱,要兵有兵,在晋惠帝时期能够掀起波及全国的“八王之乱”,这对于曹魏亲王们而言,简直是天方夜谭。这一切的始作俑者首推魏文帝曹丕。

曹操子嗣繁多,因此曹丕登基之前,经历了激烈的储位斗争。任城王曹彰、陈留王曹植等人,都曾是曹丕的强劲对手。曹丕费尽九牛二虎之力才算在众位弟兄中胜出,因此他称帝之后,对这些亲王兄弟们采取了极为严厉的管制措施,严防死守,不给他们任何犯上作乱的条件和机会。 曹植文采斐然,他的很多作品中,都曾透露出曹魏亲王的悲惨境遇。首先,曹丕为了防止他们在一个地方呆久了,会勾结串通地方势力,定下了迁徙之制,每隔几年就要强迫亲王们换一个全新的封地,曹植就曾被“十一年而三徙都”,使得亲王们根本无法组建起自己的核心圈子。

其次,曹丕还禁止亲王们彼此之间互通声气,非奉旨意,严禁亲王们私下会面碰头,曹植和曹彪奉命朝见曹丕,归途中,曹丕特意下旨,并派专人监督,严禁他们结伴而行,必须错开日期与行程。以至于亲王们虽是兄弟,十几年不见面不联系都是常事,彼此之间非常生疏。 曹丕为了防止亲王们私下积蓄财力,往往故意把他们分封到地瘠民贫之地,曹植就曾“前封鄄城侯,转雍丘,皆遇荒土,经离十载,块然守空,饥寒备尝”,别说积蓄财力,有时连吃饱肚子都保障不了。而这些亲王们的下属,“左右贫穷,食才糊口,形有裸露”,衣食保暖都成问题。

更为过分的是,曹丕对诸位亲王们的兵权全部剥夺。别说兵权,就连王府的护卫队都予以严格限制,曹植的护卫队“所得兵百五十人,皆年在耳顺”,一共才150个人,还都是60以上的老兵,由于年纪老迈,“部曲皆年耆,卧在床第,非糜不食,眼不能视,气息裁属者,凡三十七人。疲瘵风靡、疣盲聋聩者,二十三人”,卧病在床、生活不能自理者占到三分之一多。 如此以来,曹魏亲王们要钱没钱,要兵没兵,面对司马懿夺权之举,只能袖手旁观徒叹奈何了。 参考资料:《三国志》《陈思王集》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