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大妈杨华珍凭借一根针“吸金”800万,成为爱马仕等国际品牌争相合作的对象,60岁迎来人生巅峰。

杨华珍原本是一名摄影记者,但在2008年汶川地震后,她决定放弃摄影,转而投身于帮助灾区老人。她想到了藏羌织绣,这是她小时候从母亲那里学到的技艺。她决定利用这门技艺帮助那些老人改善生活。

杨华珍出生在四川省阿坝小金县,那里是藏族和羌族聚居的地方。小时候,她经常看到母亲织绣,自己也学会了一些基础的针线活。8岁那年,她第一次尝试用针线制作了一个布娃娃,虽然外观简陋,但让她感到非常自豪。

汶川地震后,杨华珍拿出所有积蓄,成立了一个工作室,专门从事藏羌织绣。她聘请的都是60岁左右的大妈,希望通过这门技艺帮助她们赚钱。起初,工作室的订单很少,甚至面临倒闭的风险。

然而,2012年,杨华珍的儿子的大学同学给她带来了一个法国公司的订单,金额高达38万。这个订单不仅救活了工作室,也让大妈们看到了希望。

杨华珍的工作室逐渐打出了名声,吸引了植树秀、星巴克、爱马仕等国际品牌的关注。在与外国客户合作时,她会先向他们解释图案的寓意,让他们了解这门手艺背后的文化内涵。

杨华珍不仅致力于传承和发扬藏羌刺绣,还鼓励徒弟们大胆创新,赋予这门技艺新的生命力。她创立了墨尔朵品牌,将传统刺绣融入到时尚单品中,吸引了很多年轻人的喜爱。

工作室的规模越来越大,为更多残疾人提供了就业机会。杨华珍还开办了残疾人爱心藏羌织绣培训班,传授技艺,帮助他们自食其力,脱贫致富。

在创新的同时,杨华珍也坚持保护传统技艺。她和团队整理出藏羌刺绣的精髓,编撰成教材,广泛收集整理服饰图案、绣品等文物,并加以修复和保护。

杨华珍凭借对民族文化遗产的热爱,让藏羌绣艺在这个时代焕发新生。在她和团队的努力下,这门曾经只在偏僻山村流传的手工技艺,已经成为四川成都的文化名片,甚至在世界舞台上绽放异彩。

杨华珍的人生历程,展现了她用自己的双手和智慧,将一门濒临失传的手艺重新点燃,赋予它新的生命力。她执着追求、勇于创新的精神,正是民族文化薪火相传、化腐朽为神奇的写照。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