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动物园回应婴儿展馆内喝奶被赶

据南方日报报道,6月14日,上海动物园发生一起因婴儿在展馆内喝奶被工作人员驱赶的事件,引发公众讨论,相关话题上了热搜。游客据此投诉上海动物园,但园方明确回复拒绝道歉,而后顶不住舆论压力,于昨晚发布道歉说明。又上了热搜。

梳理一下事情缘由:6月14日11时许,茅先生夫妇带着10月龄婴儿游览上海动物园。临近中午,孩子饿了,而该动物园唯一的母婴室又在大门外。茅先生想在有空调的展览馆内用奶瓶喂孩子,却被展馆工作人员制止。茅先生认为上海动物园做法不近人情,展馆工作人员则认为不在展馆饮食是文明观展的通常要求,双方为此闹得有些不开心。茅先生夫妇指责动物园做法“冷血”,而馆内工作人员表示要曝光茅先生一家的“不文明行为”。

从动物园回到家的当天,茅先生打电话向上海动物园投诉,要求言语不当的工作人员道歉。接电话的工作人员表示,他们需要了解情况,两个星期之后才能给答复。6月24日,茅先生接到上海动物园的电话。“对方表示,他们的工作人员依规履职,无需道歉。而且还坚称大门外有母婴室,游客应该到母婴室喂婴儿。”一周后的6月30日,上海动物园发布道歉说明。

这起事件的起因,是驱赶10月龄婴儿展馆内喝奶是否合情合理。网友认为,一方面是工作人员严格执行“禁止饮食”的规定,本无可厚非。但另一方面,婴儿饥饿需要喝奶也是人之常情,冲突的背后,其实是当规则遇到现实情况,是遵守规则重要还是解决现实问题重要?动物园工作人员在执行规定时,能否考虑现实情况适当灵活和变通?

事实上,大多数博物馆和展览馆严格禁止在展厅、展区或其他公共场所内饮食,以防止食物残渣、液体或气味污染文物、展品或造成滑倒等安全隐患,以确保文物安全和观展秩序。抛开用奶瓶给孩子喂奶是否属于禁止类的“饮食”问题不谈,喂奶能否给文物、展品形成安全隐患尚且要打一个大大的问号。

然而,园内唯一的母婴室,设置在大门外的游客服务中心,步行需要15分钟。在炎热的夏天,面对一个10个月大的饥饿婴儿,要求家长带着孩子长途折返,这其中的困难不言而喻。

虽然,园方指出了母婴室的存在,但在冲突发生的当下,最关键的问题是,未能为这个急需帮助的小家庭提供任何可行的临时解决方案,比如指引一个相对私密、凉快的角落。设施的物理距离,在紧急情况下成了难以逾越的服务鸿沟。

比硬件设施更值得深思的,是服务理念的落地。园方首次回应时,强调了工作人员“依规履职、无需道歉”,并提到对带婴儿游客“一直照顾有加”。然而,这次事件中游客的实际体验,从被制止、起争执到最终不得不在闷热的楼道里喂奶,与园方所描述的“照顾有加”形成了明显的反差。更让人难以接受的是,茅先生希望要求言语不当的工作人员道歉,这一最基本的要求却被动物园傲慢地拒绝。

这件事之所以能引发如此广泛的关注,并非小题大做。它实实在在地反映了许多家庭,尤其是带婴幼儿出游的家庭,对公共场所服务的普遍且日益增长的期待。希望规则更清晰、执行更合理;希望配套设施不仅“有”,更要“可用”和“易用”;更深一层,希望在遇到特殊状况时,能得到多一点理解与变通,感受到服务的温度而非冰冷的教条。而最重要的是,当遭遇不公正时,希望得到一个正式的道歉。

对上海动物园而言,这次事件与其说是一个批评,不如视作一个改进的契机。如何在保障公共环境整洁有序的前提下,让规则更具包容性和可操作性,特别是为像婴儿这样的特殊群体提供切实的便利,是未来需要着力探索的方向。此外,放下傲慢地身段,尤其重要。

事件发生半月有余,上了两次热搜,一次是园方拒绝道歉,一次是园方正式道歉。虽然道歉了,但网友并不买账,迫于舆论压力的道歉显得不那么真诚。

我们希望,园方能够始终如一,将游客放在心上,回归初心,坚持以人为本搞好服务。最重要的是,能够将承诺的“深刻吸取教训、完善服务设施、加强人员培训、提升服务意识和人文关怀”尽快落到实处,赢回游客和网友的信赖。

作者:松鼠果果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