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月中旬,爱奇艺方面宣布旗下极速版App更名为“爱奇艺微短剧”,成为了国内市场首个推出独立微短剧应用的长视频平台。到了数天前举行的“爱奇艺世界·大会”上,爱奇艺又因用户对“短而精”视频娱乐需求日益高涨,推出“跳看”功能,借助AI来重构用户的视频观看逻辑。


目前在国内的一众长视频平台里,爱奇艺无疑最为看重短剧的一家。至于加码短剧的决心为何会如此坚定,爱奇艺CEO龚宇近日在“2025电视剧导演大会”上发表的演讲,从侧面给出了这个问题的答案。在谈及长剧集行业如今的趋势时,他认为长剧集在资本眼里很不讨喜。

龚宇表示,视频平台现在总体是盈利的,虽然盈利非常困难,现在100部电视剧里30%到40%是不亏损的,盈利的有30%出头,也就是说有一半以上是在亏损。周期长、亏损概率大,这就是龚宇眼中的长视频。再考虑到2023年爱奇艺的自制内容就已经占到关键剧集的70%,所以他这番话的言外之意也就不难猜了。

接下来,爱奇艺大概率会重复2021年的政策,即减少剧集数量、聚焦头部作品。彼时,爱奇艺首席内容官王晓晖在接受采访时曾提到了“四个放弃”。当时为了扭亏为盈,爱奇艺选择放弃单纯迎合向的内容、放弃悬浮向的内容、放弃明显赔钱的内容、放弃没有创新的内容。他当时表示,“以前我们认为,特别小的垂类是有人看的,是能算过来账的。现在看来机会成本太高了。有这个精力和时间,不如去研发更多受众更广泛、题材更创新的A+级和S级。”

“机会成本太高”,这也是龚宇在此次演讲中着重点明的现象,他表示“资金是有成本的,所以缩短周期让资本负担轻一些”。由于国内电视台在采购电视剧时按集叫价,再叠加明星的高额片酬,所以制片方就只能靠注水拉长集数才能获利,就让许多电视剧形成了“龙头烂尾水蛇腰”的状态,并且"凑集数"的现象此前极为泛滥,电视剧更是动辄就有八九十集。

尽管“注水剧”往往剧情拖沓、内容稀薄,但这并不代表内容的制作周期就会变短。在短剧崛起之前,想要打发时间的消费者没得选,只能硬着头皮用倍速观看来将水分挤出来,使得“注水剧”也有收视率。可有了短剧后,在碎片化娱乐上,观众们有了新的选择,大量“注水剧”自然也就陷入了亏损的境地。

如果说爱奇艺减少剧集数量在2021年是为了降低成本,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受众更广、题材更创新的A+级和S级项目,并以此扭亏为盈。那么到了2025年,已经实现持续盈利的爱奇艺不再为亏损发愁,他们现在要减少剧集数量就是为了转型,以适应新的时代。“如果12集以上的剧集今年播不完,就要删到12集”,这甚至已经成为了爱优腾的共识。

爱奇艺总裁刘文峰此前在解释推出“跳看”功能时就表示,“用户在单一屏幕上的平均注意力时长现在只有47秒,如何在每一块屏幕上都能牢牢抓住用户,成了我们必须要面对的问题”。他所援引的是加州大学欧文分校教授Gloria Mark的研究成果,人们集中在单一屏幕的平均关注时间,已经从2004年的2.5分钟下降到2021年的平均47秒。

相关研究发现,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我们的多线程任务处理能力大幅提高了。而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也很简单,因为互联网厂商将人类的注意力作为一种稀缺资源,并展开了“注意力经济”的竞争,为我们的注意力定价。

然而遗憾的是,在这一过程中,并非是由作为PC互联网时代产物的长视频网站主导,而是社交媒体、短视频平台发起。其实长视频平台成为了用户注意力争夺战中的失败者,由于长期以来都没有顺应用户内容消费习惯的变化,大量用户流失到了其他平台。

爱奇艺是最先坐不住的,他们之所以加码短剧,就是为了与短视频平台来争夺用户时长。目前爱奇艺已然明牌,旗下的爱奇艺App主打基于付费订阅的长视频,爱奇艺微短剧App则主打免费微短剧,将采用广告这一盈利模式,以差异化策略来应对短视频平台的冲击。

事实上,50%以上的剧集亏损,龚宇这番话并不是说给用户听,而是讲给投资者,同时也是为爱奇艺的转型来增加说服力。如若不然,又怎能证明爱奇艺“长+短”内容生态协同发展的正确性呢?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