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5000年的文化传承,在这些文化熏陶下出现了很多的历史名人,这才有了我们从小学习的那些有趣的典故,似乎这些名人小时候都会有很多出人意表的奇闻轶事,司马光砸缸就是其中一个,相信对这个故事大家是再熟悉不过了,小学课本上基本是必学的故事,但是这里有个问题,大家知道的都仅限于司马光砸缸救了别人,但是这个人是谁老师却没有告诉我们,那么这个人究竟是谁呢?

据史书记载,司马光从小就表现得很稳重,在他7岁的时候听老师讲《吕氏春秋》,非常喜爱和投入,每每回家都会和家人朋友讲解他所学到的东西。从此也就对《吕氏春秋》爱不释手,甚至达到了废寝忘食的程度。有一次,他跟小伙伴们在后院里玩耍,有个小孩爬到大缸上玩,失足掉到缸里的水中。别的孩子们一见出了事,放弃他都跑了,司马光却如成人般稳重,进行了一番仔细的分析。

首先自己年纪还小,身高又不够力气也不大,靠蛮力是不可能救出小伙伴了。缸里的水是满的,若时间一久小伙伴必定会被淹死,忙去叫大人过来也是来不及。突然他灵机一动,有办法了,只要把水放出来小伙伴得救了。于是他立刻找了一块石头,费了好大力气终于把水缸砸破了,就这样小伙伴成功得救。就是因为这样,似乎司马光是“一砸成名”,从此成了人们口口相传的英雄。

但是关于他救出的人是谁却罕有人知,其实他救出的人也不是一般人,他是司马光从小的玩伴,名字叫上官尚光,似乎当时的人起名字都喜欢带光。这个人上官尚光也是学霸级别的人物,从小就很聪颖,这样一来对于他来说开个科举简直就是小菜一碟,最终考中了进士,但是由于为官清廉,得罪不少人,官路不是很畅,最终选择辞官回家享受田园生活去了。辞官回家之后他感恩司马光的救命之恩,于是在家乡特意建造了一座感恩亭。目的主要是要告诉后人要懂得知恩图报的道理。

同样的问题,老是为什么不告诉我们被救的人是谁呢?其实是没必要,本身教科书典故是教育孩子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告诉孩子们司马光懂得思考,机智过人,学习他的这种智慧以及救人的精神,没必要提起被救的人是谁。司马光长大之后更加又有,进士及第后步入仕途,最终官拜左仆射,还主持修建了《资治通鉴》,绝对是后世学习的楷模。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