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高炽(1378年8月16日-1425年5月29日),大明王朝的第四位帝王,是明成祖朱棣的长子,死后因庙号为仁宗,也被后世人称之为明仁宗。 《明史·本纪第八·仁宗》:仁宗敬天体道纯诚至德弘文钦武章圣达孝昭皇帝,讳高炽,成祖长子也。

在朱棣起兵反建文帝之后,朱高炽对其父有很大的帮助 《明史·本纪第八·仁宗》:成祖举兵,世子守北平,善拊士卒,以万人拒李景隆五十万众,城赖以全。 古话有云:“虎父无犬子!”朱棣是一个有远大志向的人,朱高炽作为其长子自然也不会太差。他在17岁(洪武二十八年)时被立为世子。历史上的朱高炽喜静厌动,是个大胖子,因行动不便,需要在两个内侍的搀扶之下才能行动,而且还经常走不稳。喜武的朱棣自然对他的这个儿子并不太喜欢。 朱棣起兵后,朱高炽奉命留守大本营北京城。此后,建文帝的大将李景隆率领50万大军围困北京城。朱高炽善于安抚士卒,他运筹帷幄有惊无险地化解了北京城被围困的危机,保住了北京城。这一场战役对于朱棣来说意义是非常重大的,在毫无后顾之忧的情况之下,朱棣才可以完全放开手脚来对付朱允炆。

建文帝朱允炆在围攻北京城无果后,还让人给朱高炽送了一封亲笔书信,争取让他归顺朝廷,并许诺封王。朱高炽在接到书信后,并没有打开来看,而是选择了把书信原封不动地送给父亲朱棣,使得建文帝的反间计落空。 朱高炽在父亲朱棣登基称帝后的第二年被册封为太子 永乐二年(1404年)五月,朱棣在两位大学士解缙、黄淮的极力要求下立朱高炽为皇太子。从此以后,不管朱高炽是在北京或者南京,在皇帝离开时就担负起监国的职责,并赢得了众人的认可。 朱高炽在被立为皇太子前,也是经过了一番储位之争。当时朱棣偏爱他的另外两个儿子朱高煦和朱高燧。特别是朱棣的次子朱高煦对朱高炽的威胁最大,他作战勇猛有几分朱棣的样子。朱棣也给他的这个二儿子有过提示说“皇太子身体不好,你多努力吧!”朱高煦为了皇太子之位在整个靖难之役中立下了非常大的功劳。

在朱棣成为皇帝后,他在太子的选择上就为难了。虽然他是非常喜欢次子朱高煦来做这个太子的,但在众多的制约之下也让他不敢随意地立次子为储君。最后还是明朝著名的文臣解缙以“好圣孙”来说服朱棣,他最后才下决心立朱高炽为皇太子。(注:朱高炽的儿子朱瞻基非常的聪慧,深得朱棣的喜爱) 朱高炽到底是如何死的? 朱高炽在朱棣去世后登基,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就驾崩了,他的死因也有很大的争议。朱高炽在位时间还不足十个月,在他去世前的前三天还处理朝政。《明仁宗实录》以及《明史·仁宗纪》等史书并没有记载朱高炽的具体死因。究竟朱高炽因何而暴卒已成为历史之谜,后人对他死因有多种看法。

第一种是认为朱高炽死于嗜欲过度朱高炽身为帝王,三宫六院,妃子众多,沉溺于其中无法自拔也是有可能的。当时有大臣李时勉在他即位不久会就上了一奏疏,其中有劝他谨嗜欲之语。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朱高炽确实是纵欲无度。 第二种是认为朱高炽因纵欲无度得了不治之症,后因服用金石之方而亡《明史·罗汝敬传》中有这样的记载,“……先皇帝(仁宗)嗣统未及期月……献金石之方以致疾也。” 在明人陆釴所写的《病逸漫记》中有记述了朱高炽因纵欲过度而得了“阴症”。以当时的医疗条件来看,对“阴症”的治疗并没有特效药,因此给一些人有了可乘之机。朱高炽在服下奸佞之臣所献的“金石”后中毒身亡。

第三种是认为朱高炽死于谋杀有学者通过蛛丝马迹认为朱高炽是死于其子朱瞻基之手。朱高炽生性温厚仁慈,嗜欲享乐,而其子朱瞻基则善武,热衷于权力,工于计谋。在朱高炽即位后,虽然是立朱瞻基为太子,但是他并不是一个安分之人,为了能提早登基,他暗中下毒手的可能并不能排除。 第四种是认为朱高炽死于心脏病发作朱高炽喜静恶动,造成了他体态肥胖,连自己行动都不便,这说明他还有足疾。根据明朝的历史记载,当时一名大太监报告说朱高炽是死于心脏病发作。

观景说: 在朱高炽的死因中,前三个没有确凿的史料记载,而朱高炽死于心脏病发作,是有很多史料明确记载的,因此可信度更高。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