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黄敏

5月20日,在国家发展改革委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政策研究室副主任李超指出:“当前,一些企业陷入‘内卷式’竞争,有的以低价、超低价,甚至低于成本价格销售,有的制假售假、以次充好。”李超在发布会上明确指出,这些都突破了市场竞争的边界和底线,扭曲了市场机制,扰乱了公平竞争秩序,必须加以整治。

今年前4个月,国内汽车市场的“价格战”已从之前的激烈状态转为“温和”。乘联分会数据显示,2025年1~4月累计降价车型有65款,较去年同期减少了56款。

5月23日,比亚迪再次推出限时“一口价”或限时补贴的促销活动。此次活动涉及王朝网、海洋网共计22款智驾版车型,最高补贴优惠5.3万元。这被视为潜在的价格战信号,并引发市场关注。此外,上汽集团旗下荣威品牌也推出限时一口价活动,旗下车型低至4.39万元;零跑汽车等也推出了限时购车权益等优惠。

5月23日,有媒体报道,长城董事长魏建军近日接受媒体专访,其中在提及纯电动汽车发展时,魏建军说道:现在汽车产业里边的“恒大”已经出现,只不过没爆而已。一时舆论哗然。此外,魏建军还再次炮轰低价竞争等现象,“什么样的工业产品能降10万元还得到质量保证?这是绝对不可能的事情。”

5月25日,比亚迪集团品牌及公关处总经理李云飞连发两条微博,疑似回应此前舆论。李云飞先是发了一条微博称“狗可以咬人!但人不能咬狗!”,随后又发微博配文“鬼吹灯”。

有市场观察人士表示,魏建军“恒大论”与李云飞“狗咬人”隐喻,创造了一个行业新名词叫:“互害式竞争”。

周末过去,5月26日开盘,港股汽车股全线下跌。收盘时,比亚迪股份(01211.HK)下跌8.6%,吉利汽车(00175.HK)跌超9%,长城汽车(02333.HK)下跌5.52%。新势力方面,零跑汽车(09863.HK)跌近8%,理想汽车-W(02015.HK)、小鹏汽车-W(09868.HK)、蔚来-SW(09866.HK)等跟跌。

A股市场,26日汽车板块同样走弱,汽车整车概念午后持续走低。收盘时,比亚迪(002594.SZ)跌近6%,赛力斯(601127.SH)、上汽集团(600104.SH)、广汽集团(601238.SH)、长城汽车(601633.SH)等纷纷跟跌。在此之前,比亚迪等多家车企股价刚刷新年内新高。

5月27日,截至上午收盘,比亚迪在港股及A股市场再次下跌,分别下跌超过4%、3%。前后两个交易日,比亚迪在A股市场市值蒸发近千亿元。27日上午,长城汽车方面,也是平开低走,换手率不足0.15%。

有行业观察人士表示,长城汽车在整体规模上没赢过,在“传统动力+越野技术”上没输过。不过,新能源与智能化已成主流,比亚迪的“规模+技术”模式在行业看来则更具可持续性。两家企业代表着燃油与新能源的分野,不过“互害式竞争”也会加剧消费者对国产新能源车技术可靠性的疑虑,或被外媒拿来渲染为“中国车企内耗”。只有超越口水战,在技术创新与行业规范上形成合力,才能更有利于中国汽车在全球竞争中确立优势。

5月27日,有消息流出,商务部召集东风集团、比亚迪等公司和行业机构,对长城汽车魏建军提出的“零公里”二手车这个事情进行研讨。

据了解,部分汽车公司参与操作“零公里”二手车现象,并不罕见。当月末或者季度末完成任务有问题时候,一些车企会将待销售的新车批发给供应链金融公司或二手车商,然后再进入二手车市场。

对于上述情况,国内目前还缺乏相应管理措施。有市场分析人士指出,建议商务部联合证监会一同治理,参考美国证券机构对上市公司的管理,来处理这种行为;不是具体管到“零公里”二手车这种产品本身,而是管理车企有意做出这种行为,从而达到治理“零公里”二手车这种提前确认销售和业绩的不正当的行为。

事实上,在此之前,业内已经预期下半年车市价格战将卷土重来。乘联分会秘书长崔东树此前表示,一方面是上半年在政策驱动下市场增长良好,另一方面,碳酸锂成本在下降,这都为车企创造了良好的盈利空间,其实也是车企进一步开展价格战的空间。他认为,下半年的价格战表现形式不仅有降价,还有新车升级、调整车主权益等多元形式。

有市场分析认为,头部车企的利润水平,也足以支撑其开展价格竞争。比亚迪一季报显示,比亚迪2025年第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703.6亿元,同比增长36.35%;净利润为91.55亿元,同比增长100.38%。

不过,摩根士丹利称,比亚迪正式宣布旗下大众市场车型进行价格优惠,虽然部分优惠自4月起已在实施,但此次正式公告释放出终端市场压力巨大的强烈信号。价格战加剧或令投资者更趋悲观,因为他们预期股价最终需回归基本面。


相关链接

高负债是汽车行业常态

整个汽车行业的利润问题确实已经成为行业挑战。乘联分会数据显示,2025年1-3月汽车行业利润为947亿元,同比下降6%;汽车行业利润率3.9%,相对于下游工业企业利润率5.6%的平均水平,汽车行业仍偏低。

2024年,A股上市的乘用车车企整体呈现出较高的资产负债率。根据Wind提供的数据,2024年A股上市乘用车车企的资产负债率普遍超过60%,部分企业甚至超过80%:赛力斯的资产负债率高达87.38%,北汽蓝谷为75.33%,比亚迪为74.64%,上汽集团为63.77%,长城汽车为63.64%,长安汽车为62.01%,广汽集团为47.61%,海马汽车为55.13%。

但是需要指出的是,虽然资产负债率较高,但这并不一定代表企业面临严重的财务风险。汽车行业作为典型的重资产行业,前期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用于生产线建设、技术研发等,因此高负债是行业常态。与全球主要车企对比来看,Wind数据显示,福特的资产负债率为84%,通用汽车为75%,大众集团为68.92%,丰田为61%,本田为56.25%。高负债率是汽车行业的普遍现象。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