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关于美国消费者深度依赖中国制造的消息,引发大家的热议。
4月27日,在《纽约时报》上发表了一篇专题文章《没有中国商品,你的家会是什么样子?》。
文章用详实的数据,揭示了一个扎心的真相:
从美国家庭的厨房到卧室,从日常用品到节日庆典,超过70%的商品都来自中国。
如果突然没有“中国制造”,美国人可能连烤面包机、烟花甚至汽车零件都买不到。
更讽刺的是,就连特朗普签署关税令时用的笔,也是“中国制造”。
4月2日,特朗普意气风发地发动了史无前例的关税战,以为能轻松让全球最大的制造业国屈服。
但是,他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
美国家庭对中国制造的依赖,超乎大家的想象。
美国家庭的厨房里,烤面包机的进口依赖度高达99%以上,几乎全由中国生产。
阳台上的金属椅、雨伞、木炭烤架,书房里的电脑显示器和台灯,储物间里的手电筒、烟花、圣诞装饰品……这些日常用品中,70%-90%都贴着“Made in China”的标签。
更扎心的是,美国人的节日庆典也离不开中国。
根据《南华早报》报道,美国90%以上的烟花来自中国。
如果少了“中国制造”,国庆日的烟花表演可能变成“哑火”,连生日蜡烛都可能买不到。
4月13日,《金融时报》揭露了一个细节:
美国企业曾试图将生产线转移到越南或墨西哥,但许多关键零部件仍需从中国进口。
例如,越南的“家具制造”看似替代了中国,但木材、五金件全从中国广西进口。
一位美国创业者无奈感叹:
我们连螺丝钉都要从中国空运,美国工厂的工人时薪是越南的10倍,是中国的6倍,成本根本扛不住。
实在想不明白,哪个企业家会蠢到把制造业迁到美国!
特朗普的关税战,第一个被击中的是美国老百姓。
4月5日,美国亿万富翁库班公开呼吁民众“囤货”,因为关税导致商品价格飙升。
沃尔玛货架被抢购一空,40英寸海信电视从500美元涨到880美元,涨幅近80%。
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的数据显示,美国对华加征145%的关税后,普通家庭每年将多花4700美元。
低收入家庭受冲击最大——耶鲁大学研究指出,他们可支配收入将减少5.5%,而高收入家庭仅减少2.1%。
一位纽约市民莫顿·威廉姆斯说:鸡蛋又涨价了14%,我只能减少蛋白质摄入。
更讽刺的是,特朗普政府的关税政策甚至让美国企业“躺枪”。
4月28日,特朗普前首席经济顾问科恩警告:小玩具店因关税无法进货,只能停业或赌一把。
他还透露,美国汽车零部件86%依赖中国,关税可能导致修车成本激增,甚至“无零件可用”。
难道,这就是特朗普想看到的结果?
就在特朗普不知所措时,意想不到的事情一个接着一个发生了。
4月23日,根据《福克斯新闻》的报道,大量美国游客拖着空行李箱来中国“扫货”,因为在中国买商品更便宜。
例如,一张赴华机票加上离境退税,总成本反而低于在美国本土缴税购物。
物美价廉的商品,加上离境退税、即买即退,对美国老百姓来说,诱惑力实在太大了。
另一方面,4月25日,根据《华尔街日报》的报道,不少美国企业财报“惨不忍睹”:
迪士尼因中国减少进口大片,股价暴跌;特斯拉在中国市场销量下滑,投资者用脚投票,股价持续暴跌,马斯克实在忍不住了,多次呼吁“取消关税”。
让人哭笑不得的是,4月11日,一位美国网友在推特写下了这句傲慢的话:
如果美国人停止买中国商品,你们都会饿死!
但现实却让人窒息,中国完全有能力自给自足,而美国却陷入“富贵病”:商品贵、物流慢、供应链凑不齐。
一个制造业空心化的国家,嘲笑全球最大的制造业国家,这样的事情,只会发生在美国人身上。
无知的人,最好少说话。
不幸的是,很多美国人竟然都没有去过中国,他们对中国的认识,连片面都谈不上。
包括特朗普及其内阁,都没有搞清楚全球供应链的真相:
没有中国,美国连“美国制造”都玩不转。
最近十多年,美国想“制造业回流”,但现实往往是残酷的。
根据《洛杉矶时报》的报道,特朗普竞选集会上的帽子、旗帜几乎全产自中国。
2014年,奥巴马演讲时,背后的起重机吊旗甚至露出“振华”(中国公司)的LOGO。
俗话说,识别三日,当刮目相看。
如今的中国,早已不是“廉价代工厂”了。
中国占据全球70%的电池产能、90%的稀土加工,甚至美军的防弹衣、无人机都依赖中国。
4月28日,《环球时报》指出:中国从‘世界工厂’升级为‘全球创新链的关键节点’,没有中国参与的供应链生态,根本无法有效运作。
法国经济学家指出: 美国想用关税‘脱钩’,但中国用14亿人的市场证明——全球化时代,互联互通才是出路。
美国人该醒醒了:贸易战没有赢家,只有输家,美国可能输得更惨。
美国消费者用“扫货”行动告诉政府——高关税无法阻挡对优质商品的追求。
而中国通过免签、退税等政策,让外国游客“买买买”的同时,更是向世界传递了开放的诚意。
在美国立国之前,中国已经屹立了几千年。
离开了美国,中国也会继续发展下去。
中国会和全球其他所有国家和地区加强贸易,比如东盟、欧盟、中东、南美和非洲等。
4月28日,《华尔街日报》承认:中国供应链的韧性和合作共赢的外交理念,让美国的‘去中国化’计划彻底失败了。
从烤面包机到电动汽车电池,从日常生活到国家安全,中国制造早已深度嵌入美国经济的毛细血管。
特朗普政府的关税政策,不仅让美国消费者“钱包缩水”,更暴露出“脱钩断链”的荒谬性。
正如《纽约时报》所言:美国想切断与中国的关系?但美国人的生活早已被‘中国制造’填满。
与其挥舞关税大棒,不如正视一个事实——全球化时代,合作才是王道。
选择权在特朗普手里,关税战,无法让美国再次伟大。
#评论员:土耳其军援抵巴给印军压力##外交部回应朝鲜证实向俄罗斯派兵##印巴连续四晚交火##95后女生跑外卖一天赚两三百##中方的支持对巴铁有多重要##王毅对巴铁表达三个支持##普京发声明感谢朝鲜军人##学者:支持率创新低 特朗普慌了#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