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做出访华承诺,1300名对华鹰派全被辞退,大骂白宫无情无义

特朗普第二任期刚开始没多久,就搞出这么大动静,让人有点摸不着头脑。2025年1月20日,他宣誓就职后,很快就转向了对华政策调整。之前大家以为他会继续强硬路线,毕竟第一任期时贸易战打得火热,可没想到现在开始释放访华信号,还大规模清理国务院内部的强硬派。这事从年初酝酿,到7月份爆发,中间夹杂着贸易谈判、技术管制松绑啥的。整个过程看着像特朗普在重新洗牌,既想稳住国内经济,又要和中国搞好关系,但代价是那些长期推动对华对抗的官员们被甩包袱,很多人在媒体上直呼白宫没良心。

特朗普做出访华承诺,1300名对华鹰派全被辞退,大骂白宫无情无义

先说说访华承诺这事儿。特朗普上台后没多久,就开始和中国高层接触。1月18日,就职前夕,他就跟顾问们提过想在百日内访华,目的是改善关系。2月份,他签署了一些关税文件,继续对中国保持压力,但同时也开始谈缓和。

3月19日,在新闻会上,他提到技术出口限制,需要审视对美国的影响。4月14日,他公开表示贸易战需要缓和,推动对话。中国外交部4月24日回应,要求取消单方面措施,美方则坚持互惠。进入5月,国务院公布接触细节,寻求关税谈判。5月9日,特朗普重申对抗伤及企业。5月16日,有报道说特朗普推动中东AI协议,但内部鹰派有分歧。

关键转折在6月份。6月5日,中美通电话后,宣布计划访华。他在白宫玫瑰园公开讲话,说通话很积极,中方欢迎他重访中国。6月10日,美方公布贸易框架,旨在降低紧张。6月11日,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说协议已成。6月24日,埃隆·马斯克退出白宫顾问角色后,国家安全团队进一步调整,鹰派势力减弱。6月27日,特朗普终止与加拿大贸易谈判,转而专注亚洲事务。6月28日,有报道说他计划携企业高管访华,讨论科技合作。

特朗普做出访华承诺,1300名对华鹰派全被辞退,大骂白宫无情无义

7月份,事情加速。7月20日,《纽约时报》报道特朗普放松对中国技术管制,允许英伟达销售H20芯片,此前禁令已解除。这标志着政策大转向。7月22日,特朗普确认中方邀请,表示不久将访华。7月23日,头条显示中美关系趋缓,但盟友如日本开始重新评估立场。

7月24日,低因研究所分析特朗普对华不会太硬,目标是更好协议。7月25日,布鲁金斯学会报告说中国分析师对双边关系悲观,但存在分歧。特朗普在会见菲律宾总统马科斯时,再次提到访华,并说美国和中国相处融洽。他甚至表示不介意菲律宾和中国接触,这在过去是不可想象的。

现在说说裁员这块儿,简直是炸锅了。7月11日,国务院开始发送解雇通知,总计1300多名员工,包括1107名公务员和246名外交官。这些人很多是长期处理印太事务的专家,特别是对华强硬派。

国务院关闭了多个关键部门,比如多边事务办公室,这个部门过去专注南海局势、协调东盟合作,为美国对华策略提供支撑。现在它被解散,直接削弱了美国在印太的政策执行力。外媒指出,这可能导致亚太战略失衡。那些被裁的官员积累了大量情报和政策经验,现在全被推倒重来。

特朗普做出访华承诺,1300名对华鹰派全被辞退,大骂白宫无情无义

被解雇的官员们没忍住,直接开炮。很多人公开指责白宫无情无义,说特朗普用完他们就扔。一名前官员在媒体采访中说,忠诚多年却突然失业,感觉像被背叛。另一位在智库会议上发言,指出积累的情报资源流失,对美国长期战略是个打击。还有人在社交媒体发长文,列出过去贡献,比如制定东盟合作方案,却换来无预警通知。这些人转向私人机构或国际智库,他们的知识不再为政府服务,反而可能在其他平台发挥作用。这人才流失,让美国在亚太执行力下降。

为什么特朗普这么干?表面上看,是为了向中国示好,但深挖下去,事情没那么简单。他第二任期后,把忠诚度放在选人用人的首位。这些建制派官员长期推动遏制政策,不完全听他的指挥。裁员让建制派力量受挫,他掌握更多主动权。同时,顺带调整对华策略。贸易战经验显示,对抗伤及美国企业,合作更现实。

当年美方挥关税大棒,想逼中国让步,结果中国顶住压力,美国企业受伤最重。现在,特朗普一边释放访华信号,一边保持安全和高科技领域压力。美国没停止对台军售,也没放松印太军事存在。五角大楼甚至询问日本和澳大利亚,一旦台海冲突,他们怎么做。这说明美对华态度复杂,既想缓和,又不想完全退让。

特朗普做出访华承诺,1300名对华鹰派全被辞退,大骂白宫无情无义

盟友们的反应也值得注意。菲律宾政府调整南海策略,减少摩擦,开始寻求与中国平衡,而不是一味依赖美国。东盟国家如越南和印尼观察美国变化,在峰会中增加对华合作议题。这信号传出去,让更多国家重新思考立场。中国在地区事务中的影响力持续上升,这种力量对比变化,正是特朗普调整策略的背景。他知道继续硬碰硬没好果子吃。

被解雇官员继续发声,有人组织集会抗议,批评白宫决定。人才流失导致美国布局出现断层。特朗普的政策变得更个性化,没有过去那些亚太专家,他的决定更多靠个人判断。这带来不确定性,国际社会更关注他的下一步。

美媒透露,如果特朗普不参加中国9月3日活动,他会在10月亚太经合组织会议后直接访华。10月份还有东盟峰会等外交活动,美国通常出席。即使稀土和关税问题未解决,他也可以借机会会谈,避免国内压力。无论怎么安排,这次访华可能成为中美关系新起点。

特朗普做出访华承诺,1300名对华鹰派全被辞退,大骂白宫无情无义

但结果谁也说不准。菲律宾立场变化、东盟观望,以及美国内部调整,都在影响局势。未来发展还得看时间检验。中美较量没结束,只是方式变了。特朗普清除鹰派,既是战略调整,也是巩固个人权力。随着访华可能性被频繁提及,外界关注度升高,局势越来越紧。对中国来说,特朗普何时来访不是核心,关键是对话内容。如果美方在关税上没诚意,还要求中国取消稀土限制,中国自然不会接受单方面要求。前提得是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

这事儿闹得沸沸扬扬,让人感慨美国政坛的变幻莫测。特朗普从贸易战硬汉,转身成对话推动者,中间牺牲了那些鹰派官员。他们大骂白宫无情,也不是没道理。毕竟,积累多年的经验说扔就扔,换谁都咽不下这口气。但从大局看,这或许是特朗普权衡后的选择:经济压力大,盟友不稳,得找条新路子。问题是,这新路子能走多远?中美关系会不会真转折?还得继续观察。

再多说两句,国务院裁员规模这么大,不是小打小闹。7月16日报道显示,这些裁员影响了情报、能源和中国事务等关键领域。数百年的制度知识就这样流失了。共和党内部对中国鹰派声音渐弱,一些议员私下表达疑虑,但没公开反对。这反映出特朗普的个人影响力在加强。5月29日,美国撤销部分中国学生签证,限制芯片销售,但鹰派势力已弱。6月6日,有报道说中方呼吁特朗普管束鹰派,以维持休战。

特朗普做出访华承诺,1300名对华鹰派全被辞退,大骂白宫无情无义

菲律宾总统马科斯4月访美时,特朗普就提过访华。会后,菲律宾调低南海调门,转向对话。东盟增设合作议题。美国继续台军售,五角大楼函询日澳台海计划,但军事存在未减。被解雇官员在电视访谈中列举过去遏制举措如今废弃。流失降执行力,中国影响升。特朗普巩固权力,调整方向。

整个事件从中东AI协议分歧,到技术管制松绑,再到大规模变动,从5月起扩展到联邦部门。到7月,1300多名官员离职,包括国务院和国防部。办公室关闭,员工离开。机场采访中,有人描述冷酷通知。家中录视频,控诉无情。

特朗普做出访华承诺,1300名对华鹰派全被辞退,大骂白宫无情无义

特朗普的举动引发热议。有些分析认为,他对华不会太硬,目标更好协议。但布鲁金斯报告显示分歧存在。中美较量形式变,访华信号频发,外界关注高。

特朗普做出访华承诺,1300名对华鹰派全被辞退,大骂白宫无情无义

特朗普的访华承诺和鹰派裁员,像是美国对华政策的一次大拐弯。鹰派们被辞退后大骂白宫无情无义,也暴露了内部矛盾。希望未来中美能多合作少对抗吧,毕竟对抗伤的还是老百姓。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