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杀》上映5天,排片一路飙升,从上映首日的22.1%涨至33.4%,累计票房接近3亿,成为领跑暑期档的爆款,专业平台给出的预测总票房也从最初的4亿多,到目前的12.7亿。

电影票房的成功绝非偶然,《误杀》和《误杀2》的成功,让同样是导演柯汶利的《默杀》先声夺人,被视为“杀宇宙”的第三部作品,观众对其中的悬疑犯罪元素期待很高。同时《默杀》选择的是社会关注度很高的校园霸凌议题,电影将故事圈定在学校及周边这个相对封闭的空间内,通过霸凌、复仇、默杀三大要素,营造出极尽血腥、有压迫感的氛围,代入感很强。

由于导演柯汶利此前已经将电影拍过一遍,这次重拍,有了更大的资金支持、更强的演员阵容,得以将电影各个方面的呈现做到极致,加上对电影整体品质的把控,以及精妙的剪辑缔造的层层反转,使得《默杀》成为年内大银幕上尺度最大的爽片。

必须承认,柯汶利是懂调动观众情绪的,针对两个女孩的校园霸凌令人义愤填膺,恨不得手刃施暴者,这个复仇杀人铺路,避开残暴只有爽感,给观众压抑、愤怒的情绪找到宣泄口,甚至有大快人心之感。

这样的商业包装,让《默杀》有很好的临场感,扎实的故事和观影过程中的爽感,要比好莱坞特效大片、温暖治愈的爱情等类型更过瘾、更猛烈,更容易把观众吸引进影院。但商业元素过于耀眼,掩盖了电影本身该有的主题表达,校园霸凌方面缺少人性关照,本来“默”指代的除了小彤的沉默外,也是周遭人面对暴行的沉默,让暴行愈发肆无忌惮,最终酿成无法挽回的惨剧。受商业元素的影响,这些电影的核心一点点变了味道,批判性和警醒意味消磨殆尽,取而代之的成了成就爽感的工具。

正因如此,《默杀》没有拿到和票房高企相匹配的口碑,豆瓣评分6.9,一直没升上去,随着看过电影回过味儿的观众越来越多,电影上映四天后,“默杀一惊一乍”、“默杀女性受害特写”、“默杀要素过多”等话题冲上热搜。

“默杀一惊一乍”这个话题,是因为不少观众意识到电影给in的各种元素杂糅堆叠,影响了电影的逻辑性和整体观感,有网友形容为“整个影片给人一种写作文用的不是真情实感的想法,而是通篇华丽辞藻堆砌的很悬浮的东西的感觉。”多处突如其来的惊吓镜头和突然大声响起的音效也让部分观众不适。

“默杀女性受害特写”显然也不是故意对电影尬黑。在针对女性的施暴段落中,应该将镜头尽量对准施暴者而不是受害者,过往已经被讨论过很多次,《默杀》确实将大量镜头对准的是受害者,特别是两位女孩遭遇校园霸凌,不但全程展现,更是用了大量特写镜头,胶水糊嘴、带刺的玫瑰花将额头扎伤、虐待鸽子、将头发剪掉混到水里灌进口中……这些让人生理不适的镜头,加起来有很长时间。

而复仇的段落,几位施暴女孩被杀,同样也都是详细展现过程,再加上钉子穿手、锤子击头等等,《默杀》极尽暴力。就如前文所说,出于商业考量,这样的处理是在为复仇杀人铺路,让观众最终获得爽感,但确实没躲开女性受害特写这个坑。

再说“要素过多”,部分观众觉得电影要素堆砌太多,导演应该做做减法,导致很多人不注重电影的教育意义,也不注重演员的突破和剧情。平心而论,这样的观点见仁见智,多总比没有好,电影的创作需要精密计算,如何融入各个元素,控制时长和电影节奏,让观众不会觉得节奏慢、冗繁,又想要过瘾、烧脑,又嫌要素过多,不能既要又要。

但不管怎样,电影应该乐于迎接喝彩,同时也能听得进批评和意见,但《默杀》似乎不是。上述三个话题,在7月6日冲上热搜,但很快,三个热搜消失的无影无踪。

像《默杀》这样体量的电影,不但有宣发团队,还会有负责口碑维护的团队,但这类一般都是小公司,没有那么大的能量这么快就同时将三个负面话题从热搜上撤下,背后一定有更强大的力量。

其实只要看一下《默杀》背后公司就明白了,这部电影背后资本确实强大。

九家主要出品方中,掌控网购票的猫眼和淘票票排在前两位,后面则是中影、万达、横店影业等头部电影公司。

联合出品也有七家,看到联合出品名单,三个负面热搜迅速消失的答案来了,排在第四位的“微梦创科”是谁,懂得都懂。

还是那句老话,“批评不自由则赞美无意义”,《默杀》没有好到挑不出缺点吧,观众的批评和意见,可以帮助片方和主创团队后续更好的创作,结果都不是听不进去,而是根本不想听到、不想看到,直接撤掉话题,而电影的拥趸们,看到批评就说是在黑电影,看到意见就觉得是对家派来的奸细,这样的话,还不如去公关豆瓣,把《默杀》的6.9分改成9.9分吧。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