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豆瓣7.9分的《走走停停》,把我一个打工人看嗨了。
说实话,别说是今年,将近五年时候,都没有看到过这么温柔,这么流畅,又能将打工人心态拍得这么真实的电影。
《繁花》之后,胡歌用一个脆皮青年,再度为当下塑造了一个新形象。
不是关于霸总,而是关于选择,关于职业,也关于活着。
不少观众看完电影后感慨颇深,都打出了五颗星的好评。
有的看懂了自己人生的价值。
更有的治愈了自己的内耗。
电影的故事并不复杂,讲的是从大城市打拼10年无果的中年吴迪,在奋斗了十年后,发现自己开始面临职业生涯的瓶颈。
虽然能创做出剧本,但自己写的好桥段总被电影公司抄袭而不付费。
虽然有女朋友,但因为认知和物质方面的差异,总也走不到一起。
虽然有住的地方,但是住宿条件极差,贫民窟的生活似乎一眼能望到头。
这让吴迪产生了返乡的想法,于是他毅然决然拎起行囊,回了四川老家。
都说大城市容不下肉身,小城市装不下灵魂,吴迪也面临着同样的困难。
他了解自己的特点,对父亲千辛万苦介绍的工作嗤之以鼻,想都不想就拒绝了。
但他自己又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就这样过着躺平的生活。
突然,有人提醒他可以自己拍电影,他便赶紧行动起来。
结果,拍片过程中,发生了一系列的事件,吴迪的人生,也因此生出了很多变故。
看完吴迪,仿佛在小银幕看到了自己。
面对将近40岁的老牌打工人,一个无法被无视的问题,摆到了所有人面前:
大城市还是小城镇?在大城市卷不动的年轻人,回小城镇就可以躺平吗?
在这个快速变化的时代,这群年轻人面临的不仅仅是职业选择上的两难,更有居住地的选择困境。大城市与小城镇,这两种截然不同的选择背后,隐藏着年轻人的生存状态和心理挣扎。
面对大城市与小城镇的选择,我们往往跟吴迪一样,陷入两难的境地。
一方面,他们渴望在大城市实现自己的梦想和职业目标;另一方面,他们又希望能有更多的时间与家人相聚,享受宁静和谐的生活。
这种内心的拉扯,反映了生存和选择上的困境。,这也是电影中,吴迪面临的问题。
但看完电影,你会发现,吴迪将这种矛盾,处理地很好。
吴迪本身就是拥有松弛温和的特性,绝不会因为他人的评价内耗,让他能很好平衡大城市和小城镇的关系。
北京也好,家乡也罢,在吴迪心里,不过是生活的一隅。
没有了精神内耗,脱下了孔乙己的长衫,吴迪活得轻松自在,洒脱随性,反而成了生活的赢家。
而同时,吴迪也拥有支持他的家人。
一家人表面上对吴迪轮番扎心,实际上则十分关心他的状态。
妹妹吴双插科打诨,但对他鼎力支持,爸爸虽然冷眼相看,但耗尽了资源人脉给他寻找工作,母亲告诉他人生的道理,支持他拍电影也成了儿子电影的主角。
吴迪是幸运的,也是幸福的。
这也是《走走停停》给我们提供的一种很好的解决思路。
它绝不是一碗浓浓的鸡汤,不是爹味十足的说教,而是色香味俱全的胡辣汤,喝下去能让人舒服。
影片没有大团圆结局,也没有完美的人生,吴迪的每一个选择,都遵从自己的内心,知道自己的需求,允许自己人生中发生的一切,无论是事业、家人还是情感。
影片中包含着一种可贵的真实共情,似乎导演就是经历了这样的人生,才会娓娓道来,告诉我们,人生总容易挑选活着的道路,自己的人生不是别人嘴里的,习惯就好。
在普世价值下,我们已经被成功学洗脑,似乎不混成什么总,就没脸回家,“衣锦还乡”是中国跨越千年的价值观。
但也有一种活法,就像吴迪一样,是一种淡然的勇敢,是一种不焦虑不内耗,允许自己成为自己。
面对“卷还是躺”,或者“大城市还是小城镇”这样的选择题,看一看《走走停停》,或许会有新的体会。
生活本就是五味杂陈的,就像高圆圆录像带里吴迪的父亲一样,说几句话突然卡了,就是因为“没内存卡了”。
人生本无那么多意义,生活如流水永不停留,但我们每个人却都可以选择停下来,看看周围的花草,陪陪家人朋友。
人生行行,步履可停。眼中所见,皆是风景。
也希望看过《走走停停》的我们,可以用这种视角,去看待大城市与小城镇抉择的问题。
寻找适合自己的平衡点,年轻人就能在这个多变的世界中找到属于自己的答案。
要知道,无论身处何方,都能活出自己的精彩。
电影正在热映,端午节假期最适合和朋友,家人欢聚,一起放松的电影就是这一部啦,让我们一起在电影院大笑吧!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