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历年春晚诞生的经典作品。 其中最让人念念不忘的便是陈佩斯和赵本山的小品。 那么二人之中谁才是真正的“小品之王”呢?

陈佩斯是真正意义上小品的开创者。 十一次登陆春晚,有十次都是作为零点的压轴出场。 可见他的影响力不容小觑。 在陈佩斯表演《主角与配角》那一年。 赵本山也踏上了春晚的舞台。 此后21次荣登春晚的记录让他成了新一代的小品王。 看似同一赛道的两人实则走的是两条截然不同的道路。

陈佩斯是走在喜剧道路前端的“开拓者”。 他的作品形式往往是前无古人。 而他最标志性的表演方式就是“肢体语言”。 比起用话里藏包袱的形式。 他更多的是依靠肢体表演和面部表情来起到逗笑目的。 在当年他的这一创新让听惯了相声表演的观众眼前一亮。

随后,赵本山正式出山。 开始琢磨着把二人转改成小品带上春晚。 感受到身后逐渐逼近的危机。 陈佩斯当即决定往前迈一大步。 只不过他这一步迈的太大了。 险些成了失足之步。

为了创新,陈佩斯整出了许多新花样。 例如把小品和体操结合的《宇宙体操选拔赛》。 或者把小品和魔术杂糅而成的《大变活人》。 虽说他的创新精神可佳。 但观众们却看着台上不伦不类的表演的一头雾水。 接连几次得不到观众叫好让陈佩斯配受打击。

无奈之下他只能退回原点。 以过去的旧风格又排了一部《王爷与邮差》。 虽然再次赢回观众的掌声和笑脸。 但对于陈佩斯而言,这是一种创作失败的妥协。 然而在这之后又发生的一件事。 他却无论如何都不肯让步。 这也导致他不得不提前退出春晚舞台。

当年央视旗下中国国际电视总公司在未告知陈佩斯的情况下。 将他的八个作品刻成了光盘发行。 这种行为对于创作者而言无疑是一种冒犯。 于是陈佩斯转头就把这家公司告上了法庭。 最终只获得了十六万的补偿金作为侵权的赔偿。 但这件事并没有到此结束。

在媒体看热闹不嫌事大的搅和下。 “陈佩斯被封杀”的消息越传越离谱。 原本只是和春晚中止了合作。 但在舆论的影响下,也没有演出机构敢再请他们二人。 陈佩斯的公司也被这件事影响的入不敷出继而倒闭。 但对于他而言,最寒心的并不仅仅是被侵权。

其实他当年的最后一个节目《王爷与邮差》也是有创新的。 他本想借助蒙太奇手法完成人物角色的转换。 却在审查时被审核组一票否决。 以至于他不得不用传统的风格诠释这个节目。 而从舞台上下来的那一刻陈佩斯就痛斥道:“效果太差了!”

对于陈佩斯而言,表演才是首位。 因此不断地创新和尝试是他继续表演下去的推力。 但对于工作人员而言稳打稳扎不会出错的流程才是最省事的。 因此他们总是避免一些需要改动旧模式的创新。 当一个创作者的创作范围被限制。 无异于被拔了翅膀羽毛的飞鸟。

此后陈佩斯将精力放在了话剧的研究之上。 但每每面对采访他的话总是带着明确的指向性。 看似已经释怀的他或许仍有遗憾在心头。 昔日的经典之作直到今天也是无人能超越的存在。 对于他而言或许是一种幸运。 但对于赵本山而言又是如何呢?

初出茅庐的赵本山论名气论地位都被陈佩斯甩开一条街。 但自从他开始登陆春晚起。 势头便是相当的凶猛。 接连三年拿到一等奖不说。 作为新人的他更是用自己的《相亲》打败了陈佩斯的压箱底之作《主角与配角》。 在陈佩斯和赵丽蓉相继退出春晚舞台后。 赵本山更是成了地位不可撼动的“小品擂主”。

如果说陈佩斯的作品是他绞尽脑汁创作的。 那赵本山的灵感更像是在与人闲聊时迸发的。 比起陈佩斯对艺术的执着,赵本山显然没有那么纠结。 21次春晚表演,他“毫无长进”的演着同一个角色——农民。 可俗话说得好:招不在新,管用就行。 台下的观众偏就是看不腻只会穿着军大衣装傻唠嗑的赵本山。

虽然从艺术的角度上而言。 赵本山没有陈佩斯钻研的那么深入。 但从作品的趣味性性而言。 赵本山显然是完胜了。 毕竟春晚小品不是学术研究。 没有必要一定研究出个一二三来。 只要观众笑的开心就已经是作品的成功。

深谙此道的赵本山可谓是一招鲜吃遍天。 从《相亲》到《昨天今天明天》再到《卖拐》。 很难说赵本山有什么创新点。 但不可否认的是这些作品都让人捧腹大笑。

用最简单的词汇概括两人的表演风格便是“艺术与生活”。 崇尚喜剧艺术的陈佩斯作品虽是殿堂级别,但多样性受限。 而追求接地气的赵本山不受任何艺术的桎梏,只为博观众一笑。 然而令人唏嘘的是在今天的喜剧舞台上。 煽情成了唯一的主旋律。

结语: 或许在未来的很长一段时间里。 喜剧界都不会出现第二个“陈佩斯”或者第二个“赵本山”。 但笔者仍愿意相信长江后浪推前浪。 一定会有新一代的喜剧之王诞生推动喜剧事业的发展。 对此,你们都看好谁呢?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