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 明朝的“吴中四才子”,或者称“江南四大才子”指的是唐寅、祝允明、文徵明、徐祯卿四人。对于前三位,即唐寅、祝允明、文徵明大家应该耳熟能详,而第四位徐祯卿相比他们,则名气稍显逊色。其实,徐祯卿是吴中四才子中“学历”最高的,他是四人中唯一的一位进士。本文探讨的话题就是: 徐祯卿,吴中四才子中唯一的进士,为何名气不如另外三位大呢?

本文将分上下两篇,上篇叙述徐祯卿,为什么能被列入吴中四才子? 一.不幸成为寿命最短的才子 徐祯卿,字昌谷,一字昌国,于公元1479年出生,是吴县(今江苏苏州)人,祖籍常熟梅李镇,后迁居吴县。他天性聪慧,而且非常好学,特别擅长文理,人称“家不蓄一书,而无所不通”,即家里虽然没有藏书,却没有什么是不知道的。 徐祯卿早年向文学家吴宽学习文学与写作,拜师大书法家李应祯学习书法。他16岁就著有《新倩集》,可是徐祯卿的科考之路并不顺利,他曾屡试不中,但始终保持笔耕不断。 因读《离骚》有感,徐祯卿作了《叹叹集》;明弘治十四年(1501年)他又作《江行记》;明弘治十六年(1503年),徐祯卿与文徵明合纂《太湖新录》。

弘治十八年(1505年),已经27岁的徐祯卿,听闻鞑靼入侵,官兵抗战不力而败,愤作长诗《榆台行》。终于在当年得中进士。按常理可以入翰林,但是因为嫌弃徐祯卿长得丑,朝廷改授他为大理左寺副。明正德五年(1510年),刚刚入仕五年的徐祯卿,又因故被贬为国子监博士。之后,对仕途失去信心的徐祯卿,开始信仰道教、注重研究养生之法,可惜为时已晚,明正德六年(1511年),徐祯卿郁郁而终于京师,年仅33岁,从而成为“江南四大才子”中最早过世和寿命最短的人。 二.因擅长写诗,列入“吴中四才子” 徐祯卿虽然英年早逝,但是他的才华在其短暂的一生中,却彰显无遗。他年青时就以诗文擅名,且与唐寅、祝允明、文徵明并称“吴中四才子”,其诗风逸丽。 徐祯卿擅长作诗,有《迪功集》传世。他的诗汲取唐诗精华,刻意追求格调,高峻不俗,熔炼精警。沈德潜论日:“迪功诗,大不及李(梦阳),高不及何(景明),而丰骨超然,故应鼎足。”

徐祯卿在诗坛占有特殊地位,其诗作之多号称“文雄”。早期诗作学白居易、刘禹锡风格,及第后受李梦阳、何景明、边贡等影响,倡言“文必秦汉、诗必盛唐”,参与文学复古运动,为“前七子”之一。他在“前七子”中,除李、何外,成就是最大的。当时的作者,对他的评价都很高。 三.作有诗学理论专著《谈艺录》 徐祯卿不仅诗作众多,还作有诗学理论专著《谈艺录》,深刻阐述了他的诗学思想,其中有许多精辟警策的见解,在明代诗话史乃至整个中国古代诗话史中都是屈指可数的精品。颇具影响力,当时即为太学生所折服。 《谈艺录》指出:“情者,心之精也。情无定位,触感而兴;既动于中,必形于声。……因情以发气,因气以成声,因声而绘词,因词而定韵,此诗之源也。”强调诗人受外界客观事物的触发而产生的感情活动是诗歌创作的本源,“气”、“声”、“词”、“韵”等等都是因“情”而生的。这就把诗人的感情活动放到了诗歌创作的中心地位。

《谈艺录》书中认为:不同的人,不同的遭遇,会产生不同的感情活动,从而写出不同的诗来。因此,书中主张“因情立格”,认为风格、辞采、技巧及各种形式因素都应为表现诗人的感情服务,而不能削足适履,让各种不同的感情受某种固定的形式格调的拘束; 诗人必须灵活地运用各种艺术法则,去求得“倩盼各以其状”的真实,而不能单纯地“陈采以眩目,裁虚以荡心”,本末倒置。可见,此书论旨是重情贵实,反对片面追求形式的。这些,都与严守古法、一味模仿前人的复古理论观念不同。

四.能被列入“江南四大才子”的原因 综上所述,徐祯卿虽在前七子之列,但其诗多佳作,诗论也有许多独到之处,为非李梦阳、何景明可比的;在前七子模拟、复古之风大盛之时,他能够不依傍门户,卓然自立,为诗以抒写性情为第一义,这在当时来说,确属难能可贵。 因此,以诗歌擅长的徐祯卿,被人们赞誉为“吴中诗人之冠”,还与其他三位多才多艺的同时代文学家唐寅、祝允明、文徵明,并称为“吴中四才子”及“江南四大才子”。 可是非常遗憾的是:徐祯卿虽然是“吴中四才子”中,唯一的一位进士,为什么他的名气却不如其他三位呢?请听《徐祯卿,吴中四才子中唯一的进士,为何名气不如另外三位大呢》下篇分解。

本文由“老吴侃国学今用”原创,欢迎关注,共同学习,共同进步!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