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及满清十大酷刑,相信大家都比较熟悉,很多人误以为这些酷刑都是清朝时期发明创造出来的。 可事实上,早在清朝以前,这类酷刑就已经存在于相关的朝代之中,只不过清朝使用得最为频繁而已。 更重要的是,针对汉人以及南方诸多民族,满清十大酷刑可不仅仅只有十种。

其中,剥皮、腰斩、车裂、俱五刑、凌迟、宫刑、插针、活埋、棍刑等等,各种各样的刑法数不胜数,实在是让人不忍直视。 而很多人不知道的是,除去置人于死地的无数种刑法之外,满清时期将犯人流放到“人间地狱”宁古塔,同样让人毛骨悚然。 那么作为古代流放女犯人的地方,宁古塔到底为何如此可怕呢? 宁古塔 在满语之中,宁古塔的本意为六,也是满族传统姓氏之一。 随着清军入关,并受到汉人思想影响以后,才逐渐将六改为了刘以及宁等姓氏,并一直沿用至今。

根据《清太祖实录》记载显示: “上命巴图鲁额亦都率兵千人,往东海渥集部之那木都鲁、绥芬、宁古塔……”。 这说明在最开始的时候,满清统治者们,主要是将宁古塔看作边疆重镇,负责满清边境安全,并且向朝廷提供八旗兵源以及为戍边部队配送军用物资。 那么宁古塔后来又是如何变成了“人间地狱”的呢? 这还要从顺治年间开始说起,像抗清名将郑成功的父亲郑芝龙、文人金圣叹的家属以及思想家吕留良的家属等等,都被流放到了宁古塔一带。 久而久之,这里也就成了满清默认的流放犯人的聚集地。

原本在这些文人的帮助下,宁古塔地区的居民也受到了中原文化的教化,让南北双方人民的文化交流得到有效沟通。 可随着时间的推移,当宁古塔的居民已经完全适应汉化以后,流放之地的效用逐渐体现出来。 犯人们再也无法享受像曾经一样平静的生活。

无休无止的劳作 这一点如果用“过河拆桥”四字来形容的话,其实很容易就能理解。 当新发配来的犯人无法再给边境满清人员们提供任何帮助以后,这些犯人就势必会接受相应的惩罚。 而惩罚第一项便是各种无休止的繁重体力劳动,如开荒、开路、开矿等等,根本不可能拥有任何休息的时间。

男性犯人尚且无法承受,更何况体力明显不占据优势的女性犯人。 来到宁古塔之前,女性犯人们或许都是某一个文人墨客、朝廷大臣的家属,从来没有做过这类重活。 来到宁古塔之后,巨大的体力劳动,很容易将这些女性的精神意识和身体机能全部摧垮。 因此,对于前后生活差距十分巨大的女性来说,这里和人间地狱,根本没什么区别。 更重要的是,这些女性自身并没有犯下任何过错,完全是受到亲人的牵连才被迫流放到宁古塔,且穷其一生也无法再回到自己的故乡,试问又有几人能够挺过这样的煎熬。

发配为奴 然而更让人没有想到的是,如果被安排开荒开路,也只不过是肉体上的摧残而已。 可如果被发配成为披甲人(边境士兵)的奴隶,女性犯人们将会更加生不如死。

人们不知道的是,在满清特殊的八旗制度影响下,披甲人的组成十分复杂。 除去少部分隶属于清朝的高级官员之外,大部分都是从各个部落以及地区投降过来的士兵。 这些士兵自身战斗力不足,但欺压犯人却从来不会手软。 当养尊处优的犯人女眷们落到他们手中以后,如果没有在第一时间选择自杀,留给这些女眷的必将是无休无止的悔恨。 很多人或许会认为这未免太过夸张,可事实上,作为边境士兵,他们能够见到女性的机会屈指可数。 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女性真的落入他们手中,就连自杀都将是一件特别奢侈的事情。

由此可见,当初存在于清朝北部边境的宁古塔,被人们看做“人间地狱”,绝没有任何夸张。 尤其是到了清朝后期,当整个满清王朝越发腐朽以后,这里的人更是越聚越多,犯人们依旧绝望,而负责刑法的披甲人们,则趁着最后一点时光,延续他们的疯狂。

好在随着时间的推移,宁古塔的一切最终消散不见。 而曾经发生在这片土地上的故事依旧无时无刻不提醒着我们,那个年代究竟有多么黑暗,我们现如今的生活又是多么美好。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