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南昌7月7日消息(记者刘培俊 实习生赖彦嘉)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自2016年6月列为首批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以来,江西全省上下牢牢抓住建设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的历史性机遇,以机制创新、制度供给、模式探索为重点,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试验区阶段性目标任务全面完成,生态文明领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不断提升。

为全面落实省委关于打造国家生态文明建设高地的决策部署,江西省委办公厅、江西省政府办公厅日前印发《江西省打造国家生态文明建设高地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以下简称《三年行动计划》)。7月3日,江西省政府新闻办、江西省发改委联合举行新闻发布会,对《三年行动计划》进行深入解读。

“当下,生态文明建设已进入以降碳为重点战略方向的关键时期,省发改委会同省有关部门认真谋划全面深化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的重点任务,形成了《三年行动计划》。”江西省发改委党组书记、主任王前虎介绍,《三年行动计划》聚焦在生态环境质量提升、绿色低碳转型发展、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上走前列的目标要求,立足省情实际,提出实施发展方式绿色转型、重点领域碳达峰、生态环境质量提升、重要生态系统保护、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深化、生态文化培育等“七大行动”,具体包括21项重点任务、50项重点工作。

持续提升生态环境质量

到2026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在94%的基础上巩固提升;因地制宜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2024年底实现纳入国家监管清单的农村黑臭水体动态清零;到2026年,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达到93%以上……《三年行动计划》提出了生态环境质量提升的一系列目标,这些目标该如何实现?

“省生态环境厅将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全力推进美丽江西建设,大力促进生态保护和污染防治协同增效。”江西省生态环境厅副厅长级生态环境监察专员杨鹏表示,省生态环境厅将加快完成钢铁行业超低排放改造,积极推进水泥、焦化行业超低排放改造,强化秸秆露天焚烧管控,推动空气质量持续改善。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健全完善监管网络,强化任务责任落实,推动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重大工程,开展生物多样性调查、观测和评估。

作为矿业大省,江西省现有生产矿山600余座,历史遗留废弃矿山仍有约9万亩待修复,全省矿山生态环境监管压力大、生态修复任务重。

“矿山生态修复对于保障生态安全,统筹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具有重要作用。”江西省自然资源厅二级巡视员曾晓军表示,江西省自然资源厅将规范矿业权出让,将矿山生态修复要求纳入矿业权出让公告和出让合同;有序开展绿色矿山建设,制订江西绿色矿山建设相关文件;推进矿山生态修复,持续推进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生态修复示范工程建设。

推进绿色低碳转型发展

能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和动力源泉,也是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的“主战场”。《三年行动计划》提出,到2026年,新能源装机容量力争达到3400万千瓦以上,铁路、水路货运量增速力争保持全国领先,城镇新建星级绿色建筑占比达到30%以上。

处理好新能源与传统能源、能源开发与节约利用等关系十分关键。未来将围绕哪些重点开展工作?

江西省发改委党组成员、省能源局局长温俊杰表示,将着力推进新能源发展,完善配电网建设,进一步拓展新能源电力消纳空间;着力推进第二回入赣特高压、闽赣联网工程建设,引进更多的光伏、风电等清洁能源;着力推进抽水蓄能项目建设,完善抽水蓄能、新型储能体系,为推进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推动工业绿色低碳转型是打造国家生态文明建设高地的重点任务之一。

江西省工业和信息化厅二级巡视员王小永介绍,全省工信系统将深入落实《三年行动计划》,推动传统产业绿色转型,优化调整产品结构、用能结构、原料结构,推进工艺流程再造,扩大高端钢铁、绿色建材等产品供给;加大节能审查力度,创新实施部门联动的工业节能监察,分区域、分行业强化工业用能监测管理;推进“千项技改、万企升级”,扶持重点技改项目1000个以上、开展技改升级企业1万家以上。

拓宽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

作为兼具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和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国家试点的省份,江西不断将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胜势。

“通过加大项目资金保障、健全完善产业链条、唱响森林旅游品牌等措施,江西油茶、毛竹、林下经济等林业产业快速发展,三大重点产业经营面积、产量、产值均位居全国前列,相关产业带动从业人员约800万人。”江西省林业局总工程师李木兰说。2023年,我省林业总产值突破6500亿元。林业产业在促进生态富民、助力乡村振兴和农民增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基于良好的发展态势,《三年行动计划》明确提出,到2026年,生态产品价值核算、生态资产价值评估及其结果应用制度更加完善,全省生态资源环境要素成交额累计超过100 亿元,林业总产值稳定在 7000 亿元以上。

“在金融支持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方面,我省以国家级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普惠金融改革试验区建设为契机,积极探索金融支持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的新路径,扎实推进金融支持绿色低碳转型发展的新模式,助力我省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江西省地方金融管理局副局长徐鹤飞介绍,截至今年4月末,全省金融机构新发放碳减排贷款212亿元,带动碳减排量约578万吨;累计办理绿色票据再贴现392亿元,发行绿色债券656亿元。

健全生态文明制度体系

作为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国家赋予江西省先行先试的光荣使命。近年来,江西在加快生态文明体制创新、制度供给和模式探索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在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方面,江西省全流域生态保护补偿、山水林田湖草沙综合治理、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等42项改革成果在全国推广,成功列入全国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先行区和全国森林可持续经营试点重点省,“高效能”制度体系成为全国样板。

“到2026年江西建设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10周年之际,生态环境质量持续稳中向好,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初步形成,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制度全面建立,形成不同类型区域绿色低碳转型发展样板。”王前虎表示,江西要努力探索一批在全国范围内可学习借鉴、可复制推广的首创性标志性制度成果,打造国家生态文明建设高地取得显著成效。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