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达两位数的核动力“超级航母”,可谓是美国维持海上霸权的最重要手段,同时也是“美式力量”的一大象征,更是中国等“全球航母俱乐部”中的后起之秀所追赶的目标。然而现在看来,随着时间的逐步退役,这支令人生畏的海上战力却可能给美国海军带来某些堪称致命的结果。没办法,谁叫灾难的种子已然被埋下了呢?
特朗普跳起了舞
据央视报道,美国总统特朗普与第一夫人梅拉尼娅在弗吉尼亚州诺福克海军基地出席美国海军成立250周年纪念活动。期间,特朗普在“杜鲁门”号航母上发表讲话,还在航母甲板上观看了飞行表演,并与第一夫人秀恩爱和再跳“经典舞蹈”。然而,真正值得注意的地方并不在于这位“爱出风头”的美国总统,而是镜头角落一处被美军用旗子盖住的舰体部位。没错,那就是8个月前,“杜鲁门”号于埃及塞得港附近水域与商船发生碰撞所产生的舰体破损部位。
美军用一面旗子盖住了舰体破损部位
不难发现,直到美国总统夫妇登上该舰视察并发表讲话之时,那处舰体破损依旧没有被修复。至于说美军用一块面积不小的旗子将其挡上,显然是不想让特朗普一行人和媒体看到,即那是一块“遮羞布”。从中便可推断出一件事,那就是自碰撞事故发生,到“杜鲁门”号结束部署回到美国本土的长达8个月的时间内,该舰始终没有获得入坞维修的机会,只能维持尴尬的带伤状态。至于说原因,则可能有3个:
“杜鲁门”号的舰体破损部位
其一,船厂船坞均被占用,没有可供航母使用的空余船坞;
其二,船厂工人和设备等产能均被占用,拨不出富余的产能来维修“杜鲁门”号;
其三,船厂的造舰和修舰原材料不足,缺乏足够的钢材等材料来修复“杜鲁门”号。
“杜鲁门”号核动力航母
好吧,为了遮羞和不搞砸特朗普的心情,美国海军选择用一面旗子来搞“面子工程”,这倒也不是不能理解。但仔细想一想,对于“杜鲁门”号核动力航母来说,其所面临的问题又何止今年8月留下的舰体碰撞破损?该舰还在经历着一个更大且堪称致命的麻烦,那就是中期大修推迟所带来的核反应堆换料延迟。
“斯坦尼斯”号的中期大修遭到延迟
关于美国本土造船业产能下滑,导致海军现役舰艇维护工作频繁延后和排队等待维护一事,想必很多人都并不陌生。具体到航母领域来看,作为“尼米兹”级核动力航母8号舰的“杜鲁门”号,本应按美国海军最初的计划,于2024年启动中期大修与核反应堆换料。然而,受6号舰“华盛顿”号的中期大修延迟的影响,7号舰“斯坦尼斯”号的中期大修也被迫延后,后者才刚刚在去年启动为期3年之久的中期大修。而由于“斯坦尼斯”号占用着船厂船坞和相关产能,8号舰“杜鲁门”号的中期大修自然也不得不推迟……
美军航母接受中期维护
请注意,“杜鲁门”号于1998年交付美国海军,已经服役27年之久。从美国核动力航母全服役周期内所需接受的维护工作来看,其应该在服役25~26年时接受中期大修与核反应堆换料,该舰显然已经错过了这一重要工序。不仅如此,如果“杜鲁门”号要等到“斯坦尼斯”号3结束中期大修后才能入坞,则意味着前者的核反应堆还将超期服役至少3年,这就是上面所提到的“致命的麻烦”。
反应堆需及时换料
于是乎,核反应堆超期服役和“该换料时却不换料”,会带来怎样的问题呢?主要有3个:第一,核燃料因持续消耗而导致反应性降低,无法继续维持链式反应和功率输出,最终因反应堆停堆导致航母彻底“趴窝”;第二,长期运转的核反应堆零部件可能会因正常老化、辐射老化和腐蚀等问题而出现强度下降,增加反应堆故障和泄漏的风险;第三,核反应堆内有着强放射性的乏燃料若无法及时更换,也可能导致核泄漏事故发生。显然,如果说第一个问题还只是让美军在一段时间内缺少1艘可用的航母,那后两个问题可就没那么简单了,其将直接同恐怖的核泄漏与核灾难相关联,尚不知美国人要如何处理这件事……
中国核动力航母预想图
当然了,在“吃瓜”的同时,我们也不能彻底置身事外。毕竟,在国产航母之路上高速推进发展的中国海军,大概率也将追求拥有属于自己的核动力航母。美军在发展和运用核动力航母时所“踩过的坑”和“受到的教训”,绝不应被中国所忽视,更是我们要想方设法避免和提前解决的。而今,“杜鲁门”号的困境已经给所有寻求核动力航母的国家提了个醒:在建造和运营核航母的同时,本土造船工业产能也要维持在一个较为高位的水平上,否则强大的核动力航空母舰恐反而会给自身带来巨大的麻烦。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