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的第一天,解放军东部战区组织陆海空军和火箭军兵力,在台岛周边组织抵近,重点演练海空战备警巡、夺取制空制海权、对海对地打击和要道封锁等科目。
按照东部战区发言人施毅陆军大校的声明,这既是检验战区部队联合作战的实战能力,也是对“台独”分裂势力的严重警告和遏制。在战术层面来看,这次没有对外公布代号的演习不仅做到了突然性,也更重视反介入/区域拒止(A2/AD),这一点从挂载鹰击-21实弹起飞的轰-6K就可见一斑。
(挂载鹰击-21实弹起飞的轰-6K)
相比起传统的远程精确打击力量,带着鹰击-21升空的轰-6K,实质上扮演更多的角色是解放军空军最重要的反介入作战手段。可以不夸张地说,在理想状况下,解放军空军只要出动一定数量的轰-6K或其他型号,挂载鹰击-21及其他远程精确打击武器,就可以将台湾赖清德当局当做救命稻草的美日援军,彻底摧毁在半路上。
从东部战区公布的画面来看,至少一架轰-6K挂载2枚鹰击-21实弹升空参与演习,之所以断定应该是实弹而非训练弹,主要是因为弹体为普通的灰色涂装,而训练弹通常会带有橘黄色标识条。
也可以确定的是,参加本次环绕台岛军演、测试解放军空军反介入能力的,也绝不止这一架轰-6K,战时条件下空军至少能出动几十架轰-6系列,在短时间内发起至少两三波次饱和式打击,让美国对外干涉和介入地区事务的核心力量航母打击群,止步于数千公里外。
(航展上亮相的配重弹,可见明显的橘黄色标识条)
实际上对于解放军拥有足够的反介入/区域拒止能力这一点,大概没什么可怀疑的,但具体到如何执行反介入作战,空军、海军和火箭军各有哪些优势,在战术上依然是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因为这关系到未来台海之战的走势和能否迅速挫败外部干涉,以及能否快速达成所有预定作战目标并结束战争。
初步来看,解放军主要进行反介入作战的地理区位是在西太平洋,准确来说是在日本以东、菲律宾海和俾斯麦海一线,这里是美国海军太平洋舰队进入台湾岛附近海域的必经之路,同时还能得到驻日美军、关岛安德森基地、菲律宾美军和澳大利亚方向的策应以及支援,这一点对海上机动力量有一定萎缩的美国海军来说至关重要。
当然,如果这些基地没有在第一时间就被解放军“去军事化”,理论上至少能起到情报支持的作用。
(东部战区公布的演习海报,很贴心地用了繁体字)
阻断美军介入的根本,在于使其根本无法抵达任务地域,也就是让航母打击群在进入舰载机作战半径前就丧失战斗力。要达成这个目的,解放军是有不少办法的,首先就是火箭军的反舰弹道导弹,东风-21D和东风-26都能做到这一点,但缺点是射程相对较近。
尼米兹级和福特级最高速都在30节以上,一昼夜即可机动上千公里,陆基反舰弹道导弹即使可以得到卫星、战略侦察无人机的情报支持,反应速度也很难说及时。
海军的055型驱逐舰也可以装载发射鹰击-21,同样拥有构筑反介入作战圈的能力,优点是航程远、连续作战能力强,可以轻易将反介入圈外推成百上千公里,缺点则是速度相对较慢,战时需要提前部署,而舰队的大规模调动很有可能暴露战略意图,对整个战局产生难以预知的影响。
(055搭载发射鹰击-21的意义在长期来看更为深远)
这就凸显出空军轰炸机部队的优点了,除了反应迅速、可以从多个方向发起攻击外,打击距离也更远,如轰-6K挂载2枚鹰击-21时作战半径约3500公里,得到空中加油可延伸到5000公里以上。
加上鹰击-21大约1000到1500公里的射程,完全可以在美军航母防空圈外发起远程精确打击。而鹰击-21全程6马赫、末段10马赫的速度,以及圆概率误差大约10米的精度,足以保证美军宙斯盾系统即使发现也无法拦截。
而且按照解放军从来都是饱和式作战来看,届时维持反介入作战圈的也肯定不止轰-6K+鹰击-21的组合,火箭军的陆基反舰弹道导弹、海军的055型驱逐舰,未来甚至可能还有部署在临近空间武器的支持。
以美军当前的装备水平和装备发展趋势来看,实质上真正比较可靠的介入方式只剩下核潜艇,但核潜艇一来数量有限,二来攻击手段单一,即使能够突破解放军的水下封锁,反登陆作战的效果也必然不如美军的预期,何况解放军也在发展无人潜航器等水下反介入作战的利器。
(轰-6K最多可挂载4枚鹰击-21,火力密度更猛烈)
总之,随着这架挂载2枚鹰击-21升空的轰-6K出现,基本可以确定美军已经丧失了在战时条件下,大规模介入台海地区事务的能力。那么外援被斩断的台湾当局,最终会做出什么选择呢?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