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舞蹈家朱洁静重病之后回归舞台的消息,一瞬间被她那句“轻舟已过万重山”打动了。

三天前,她发微博po出大病后回归后的消息,病床上的憔悴和舞台上的明媚,让人觉得生命真是一场奇迹。

媒体报道,朱洁静去年重病接受手术,术后经历了长达八个月的康复期,她形容那是“经历了一场暴风雨”,无数次绝望,怀疑自己能否再回到舞台。

没有亲身经受,哪能同感别人的痛苦。设身处地想想,就算是一场重感冒,也足以让自己在一个星期时间里心如死灰,了无生趣。

所以朱洁静对疾病的豁达态度让我叹服,“这场病也许是老天给我的一份礼物,在我身体里,给我的舞台生涯增加了厚重的分量,是我艺术生命中的别样体验。”

最近她带着主演的经典舞剧《朱鹮》回来了,登上了梅花奖舞台。

《朱鹮》是人类与自然的史诗舞蹈,通过古代、近代、现代三幕叙事,讲述朱鹮从繁盛到濒危再到重生的命运起伏。

朱鹮纤细美丽,脆弱、敏感,却又坚韧、强大,和舞者的气质多么相像。

作为国内顶级的舞者,朱洁静四次登上春晚——

2020年《晨光曲》,



2021年《朱鹮》,



2023年《碇步桥》,



2025年《幽兰》。

每一次都是春晚舞台上的意难忘,一片热闹沸腾中清冷的白月光。

因为她的舞姿特别轻灵,被网友形容为“地心引力都抓不住的女人”。

可事实上,盛大的美丽和成功背后全是伤。

早在2009年,她就髌骨滑位、左腿韧带大撕裂,被医生白纸黑字宣判“不能跳舞”,此后多年又陆续受伤,腿部打入钢钉。

所有那些大家耳熟能详的舞蹈,都是朱洁静在带伤、或者刚刚伤愈的情况下完成的。

落在纸上,只是“高强度康复”几个轻飘飘的字。在现实中,需要熬过何等的疼痛,拥有多强的心气,发下何等的愿力?凡是血肉之躯承受的痛苦,都不是语言或文字能精准描述出来的。

这一次依然是,许多舞蹈动作需要掰开肩膀,会扯到术后恢复中的伤口,可她一跳起来就忘了。排练《朱鹮》过程中,她拒绝调整舞蹈动作,不肯降低难度,坚持原版呈现。

“拉美舞蹈之母”阿莉西亚·阿隆索(Alicia Alonso)的经历更加惊心动魄。

▲阿莉西亚·阿隆索(1921-2019)

她从小天赋异禀,12岁就登台跳柴可夫斯基的《睡美人》,却在21岁诊断出视网膜重疾,先后手术三次,最终依然失明。

她从此在黑暗中跳舞,漆黑幕布白色追光,没有任何炫技,只有她一个人起舞,与外界隔绝,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肢体充满想象力和爆发力。而且在她主持下,古巴国家芭蕾舞团成为世界十大顶尖芭蕾舞团之一。直到92岁之年,阿隆索还在跳舞。

▲晚年阿隆索依然主持芭蕾舞团

为什么舞蹈给人一种动人心魄的震撼?我想,除了美的层面,在几十年的舞者生涯里,她们内心和身体达成的高度契合、与痛感的极限撕扯,所体现出的一切灵性、意志力和感悟力,也是特别打动人的原因。

任何时候,苦难都不值得歌颂,但穿越苦难的人值得赞叹。就像对平凡的你我来说,突破身体极限的努力不值得效仿,但面对一切无常,接受、想开、不轻易放弃,是值得去做的。

请听医生的话,听自己的心。

希望朱洁静好好的,健健康康。轻舟已过万重山,余生所行皆坦途。

▲图源微博@朱洁静_久而久之

罗振宇老师说过一个观点:愿力大于业力,业力大于能力。

能力就是我们能做到什么;业力是我们身处的环境、过去的经历,各种因素累积的力量,也就是因果;愿力,是我们心里强烈的愿望所产生的力量,也就是信念。

希望带给你力量。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