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
这一次,轮到银行急了,两大消息暗示
169991
0
近七日浏览最多
最新文章
这篇文章本来一个月前就写好了,但是苦于审核机制,一直等到现在才发出来。
最近各大银行的一季度财报出炉,
说实话这成绩单,有点心酸,工行、建行净利润齐刷刷跌近4%,中行也缩水近3%,唯独农行"一枝独秀"增长2.2%。
另外最近银行圈也炸开了锅,两件事让行长们坐不住了。
一边是提前还房贷的人越来越多,另一边是存款利率一降再降,直接戳中了银行的“钱袋子”。这背后到底发生了什么?咱们用大白话来拆解。
先说说提前还房贷的事儿。以前大家都抢着贷款买房,现在却扎堆提前还贷。
澎湃新闻报道,某大行把每年提前还贷次数从5次砍到2次,线上还款每次还不能超过20万。为啥会这样?主要是房贷利率降得太狠了。
2024年房贷利率从4%-5%跌到3.3%,很多人发现,现在贷款买房比之前划算太多,自然想把高利率的旧房贷提前还掉,再重新贷低利率的新房贷。
更扎心的是,2024年全国个人住房贷款余额减少了1.3%,也就是37.68万亿的房贷总额缩水了。
到了2025年2月,居民中长期贷款直接少了1150亿,同比还多减少了112亿。这就像银行开了个“贷款超市”,结果顾客不仅退货(提前还贷),新顾客还越来越少,银行能不急吗?
再看看存款利率下调。4月以来,江西、贵州、广东等地的中小银行齐刷刷降息,幅度从10BP到85BP不等。
比如江西江州农商行把5年期存款利率从1.85%降到1.47%,德江长征村镇银行一年期利率从2%降到1.6%。为啥银行要这么做?因为老百姓太爱存钱了!
2024年居民新增存款14.26万亿,2025年前两个月又存了6.2万亿,全国居民存款突破157万亿,人均超11万。银行吸收存款要付利息,可贷款放不出去,赚不到利息差,净息差已经跌破1.8%的警戒线,掉到1.52%。
这就好比你开了家奶茶店,原料(存款)越来越贵,奶茶(贷款)却卖不动,只能降价促销(降存款利率)来减少成本。
这两件事叠加起来,银行的日子更难过了。一方面,房贷利率下降让银行赚得更少;
另一方面,存款利率下调又可能导致储户把钱转走。更要命的是,不良贷款率也在上升。
2025年一季度,工行不良贷款余额激增159亿,建行、农行新增不良贷款均超百亿,邮储银行不良率从0.90%升至0.91%。
信用卡不良率更是高达3.5%,每30张信用卡就有1张还不上钱。
银行不得不掏出更多钱来应对坏账,净利润自然就缩水了。2025年一季度,六大国有行中有四家净利润下降,建行、工行降幅超过3%。
面对这些压力,银行开始“自救”了。
首先,限制提前还贷,减少利润流失。其次,加速处置不良资产,一季度个贷不良转让规模达370.4亿元,同比激增761%。
最后,发力数字化转型,比如工行部署千亿级AI大模型,把信贷审批时间从几天压缩到几分钟,建行推出“模型即服务”平台,覆盖168个应用场景。不过,这些措施能见效吗?
专家认为,短期内银行利润压力难缓解,但长期来看,绿色金融、零售业务等新增长点可能带来转机。
总的来说,银行正处在“贷少还多、息差收窄、坏账增加”的三重困境中。这场危机既是挑战,也是转型的契机。
其实银行改革也是时代发展的必然结果,随着人们存款习惯的改变,以及很多业务都可以线上办理,包括其他相关业务的流程更改,银行必须不断探索新的模式。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