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杨振宁,也许你首先会想到他在82岁时与28岁的翁帆那跨越半个世纪的忘年恋情曾让很多人唏嘘;也许你还会想到杨振宁在1964年时加入美国国籍,并一直在美国生活,学术盛年一直没有回国的他到了晚年却回国内定居并改回中国国籍,这也曾让很多人质疑。 也许你还知道他是诺贝尔物理学奖的获得者,但很少有人耐心去了解他的科研项目究竟是什么,就像我们很少有耐心了解杨振宁真正为中国做出过哪些贡献一样。如果你了解了杨振宁回国后拒绝了清华开出的巨额年薪,你才能完全了解他究竟是怎样一个人。
“根”在中国 1922年,杨振宁出生于安徽合肥,六岁之前,杨振宁随母亲在家乡度过了一段比较安稳无忧的童年时光,母亲教会杨振宁识字,杨振宁四、五岁时就认识了三千多字。 这期间,杨振宁的父亲杨武之在他出生没多久便远赴美国芝加哥大学留学,直到杨振宁六岁时,父亲在美国芝加哥大学攻读完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的回国任教厦门大学,杨振宁便随父母来到了厦门,并在厦门读完小学二年级。 在厦门生活一年后,由于父亲杨武之要到清华大学任教,一家人又从厦门到了北平,住在当时的清华园西院,就读于教员子弟学校成志小学,并在那里完成了小学学业。小学毕业后,在一所天主教圣公会崇德中学继续学业。
抗日战争爆发后,家国动荡,杨振宁随家人逃难回到合肥,后又经武汉、香港、越南河内于1938年辗转到昆明。 即使这一路颠沛流离,动荡不安,杨振宁也没有彻底放下学业,一到昆明后,便入读昆华中学,继续高中二年级课业的学习。到达昆明生活的同年秋天,十六岁的杨振宁以高二的学历考进了当时在昆明的西南联大,学习物理。 当时的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是由于当时抗日战争的战乱而组建的一所临时的综合性大学,是由当时国立清华大学、国立北京大学、私立南开大学最初在长沙组建的,后因为日军轰炸长沙而西迁致昆明。
所以可想而知当时的学习环境和条件是非常艰苦的,校舍简陋、教学和日常用度相当拮据,可是当时教员的教学热情和学生们对知识学习的渴望却非常高涨,可能当时大家心里都有一个共同的动力,为了拯救家国于水火,为了国家不再落后挨打,为了有朝一日的国富民强。 那个时候大家读书不像现在的大部分学生多是为了个人的前程,能够支撑他们在那样艰苦的环境和条件下专心用功学习的,是被欺辱和压抑着而反弹出的激昂的爱国热情和报国的一腔热血。 杨振宁大学本科毕业后考入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继续攻读硕士研究生,杨振宁在本科和硕士研究生阶段的学习分别获益于吴大猷教授和王竹溪教授。
杨振宁曾经自己总结他这一生在物理学上的见识、视野、能力和对物理学的基本态度,都是在这个时期的受教与学习中奠定的良好基础,虽然后来自己是在美国取得的科研成果,但自己的“根”始终在中国,到美国以后结出的科研硕果源于在中国西南联大时的受教与学习。 中西合璧结硕果 杨振宁研究生毕业后,于1945年获得庚子赔款奖学金而远赴美国芝加哥大学留学,1948年取得哲学博士学位,之后进入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开始博士后研究工作。 1956年,杨振宁与李政道一起研究打破了宇称守恒定律,提出在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也许不守恒的可能,后经实验证实互为镜像的粒子运动在弱相互作用中确实不对称,也就是说在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
杨振宁和李政道的科研成果推翻了在此之前物理学界一直一致相信的微观粒子世界宇称守恒的原理,因为宇称不守恒理论的研究发现,杨振宁和李政道在1957年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 杨振宁一直深记自己在大学本科和硕士研究生阶段的学习奠定下的物理学根基,他感恩中国文化对自己的熏陶,并为此十分自豪。 即使当他获得诺贝尔奖金并作为代表致辞时,他首先想到的也是自己骨子里的中国传统文化:“我深深察觉到一桩事实:在广义上说,我是中华文化和西方文化的产物,既是双方和谐的产物,又是双方冲突的产物,我愿意说我既以我的中国传统为骄傲,同样的,我又专心致于现代科学。”
“心”在中国 正如杨振宁自己所说他以中国传统为骄傲,同样的,他也要专心致力于现代科学,所以因为受到当时国内的政治、经济因素等客观原因的影响,为了更好地完成自己的科研项目,杨振宁于1964年加入美国国籍,选择留在美国继续专注于自己的科研。 1997年,清华大学为了加快理科教学发展,当时的清华大学校长王大中与杨振宁反复斟酌讨论后决定参考借鉴美国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的经验,成立清华大学高等研究中心,也就是后来的清华大学高等研究院。 这也是杨振宁一直以来的心愿,他曾说过他最后的事业就是发展清华大学高等研究院,尽自己所能推动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
然而,当时要成立清华大学高等研究中心,首先要解决的是资金问题,于是杨振宁和丁肇中在美国特拉华州注册成立了清华北美教育基金会,为清华大学高等研究院开拓筹资渠道,争取海外有识之士对国内教育事业的支持与帮助,募集巨额办学资金。 此外,杨振宁卖掉了自己在美国纽约的一处大房子,向清华大学高等研究院捐资一百万美元;而对于当时清华大学给他开出的约一百万元的年薪,杨振宁也分文未取,全部捐赠给清华大学高等研究院用于引进人才、培养人才和推动研究院的发展。 杨振宁还捐出了自己诺贝尔资金的一部分,他申请的研究和学术交流经费也都主要投入到了清华大学高等研究院的建设发展当中。
全力推进清华大学高等研究院的相关工作只是杨振宁在晚年时为国家的高等教育事业发展做出的贡献,而在此前,杨振宁还曾为中美关系作出过积极的贡献。 1971年当时的中美关系解冻后不久,虽身在美国但一直心系中国的杨振宁毅然率先访华,他以美籍知名学者的身份访问新中国叩开了中国与美国之间紧闭尘封了三十多年的科学大门。
在人民大会堂,周总理接见并宴请了杨振宁及其亲属,就当时美国的社会状况、政治、经济、大学、失业、选举等方方面面以及中国的教育、科研等进行了长达约五个多小时的谈话。 杨振宁当时的访华行为也承担了相当的风险,他回到美国后,联邦调查局曾多次找他问话。但杨振宁已下定决心,他当时作为一名中国血统的美国科学家,他说“我有责任帮助这两个同我休戚相关的国家建立起一座了解和友谊的桥梁。在中国科技发展的道途中,我应该贡献一些力量。” 之后,杨振宁穿梭往来于中美两国之间,积极沟通中美关系和促成两国之间的学术交流。
小结:
这些都只是杨振宁中国心的一部分,杨老为中国的教育事业所做的贡献还有很多很多,比如为了奖励科研和创新能力,研究和学术成绩优秀的同学杨振宁在南京大学、香港中文大学捐资设立“杨振宁奖学金”。
为了资助品学兼优的特困生,杨振宁在海南大学捐资设立了“杨振宁特困优秀生奖学金”;杨振宁还先后在香港和美国两地发起成立了三个基金会,为国内的教育事业发展在海外成功募集了数亿元资金……2015年,杨振宁放弃美国国籍,现在的杨振宁,心是中国心,人也依然是中国人。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