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晋和北宋都是中国历史上九大统一王朝,但是奈何后人不争气。西晋立国仅仅数十年就被灭国,于是司马睿只能在江南建立偏安政权。而北宋也一样,被金人攻进都城,由此发生了中国历史上屈辱的一页“靖康之耻”。康王赵构因为侥幸逃过一劫,于是逃过长江在江南建立南宋。 但是这两个偏安政权却又有着明显的区别,东晋立国一百多年,接连大小的北伐发动了数次,并且屡屡打的北方政权毫无招架之力,而南宋虽也有北伐可是效果总是不尽如人意?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让南宋不想北伐呢?

回顾两宋史,不难看出,宋朝被人诟病的最多的确实是他的武力。并且因为过度的重文轻武,导致大宋军队的战斗力可以说是历朝历代以来最弱的。 大宋开国初期有着赵匡胤这样雄才大略的君主大宋军队可能还保存着强悍的战斗力,可是因为“陈桥兵变”夺取皇位的赵匡胤也因此对武将有了过度的防范,并且重文轻武的国策让很多人都已读书博取功名为荣,而常年在军队摸爬滚打的则被那些文人士子所瞧不起,也正是因为武力的过度孱弱,所以被金人打进都城才有了偏安的南宋政权。 而承接自北宋的南宋却还是没有吸取教训,相反他们反而更加的忌惮领兵在外的将领,如著名的岳飞。他领导的岳家军屡屡大败金人,即将收复汴京时却被“十二道金牌”召回临安,罢黜了他的兵权,更是在之后为了与金人苟合而杀死了岳飞。因为他们总是怕领兵在外的将领突然造反,他们仅剩的半壁江山都保不住了。可是终宋一朝,心腹之患始终是外患,而不是内忧,最终南宋也同样重蹈北宋覆辙。

其二点,南宋朝廷并不热衷于北伐的原因则是因为整个大宋朝廷主和派一直占据着上风,他们不遗余力的打压主战派,让许多有识之士报国无门。 这一点又同样是遗传自北宋,当年的大辽南犯时,若非宰相寇准力排众议让皇帝御驾亲征哪有北宋一百多年的江山。可是在打败辽军后早已吓破胆的大宋君臣不顾反对之声签订了“澶渊之盟”,在他们看来无非是多赔一点钱罢了。 后来岳飞打下朱仙镇直逼汴京时,又和当年的澶渊之盟一样,不顾反对之声与金人签订了和议,并因为金人“必杀飞,始可和”的要求杀死了岳飞,才有了后来的和议,打胜了反而要割地赔款,历朝历代都没有如此窝囊的事。

其实第三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那就是南宋皇帝其实并不热衷于收复失地。如果说有一个如赵匡胤一样雄才大略的君主,还有澶渊之盟和后来的嘉定和议吗?当年的“靖康之耻”已经吓破了南宋朝廷君臣的胆子,在他们看来就算胜了也只是一时之胜,无论怎么打自己的结果肯定会输,到时候自己这南方的半壁江山都保不住,于是一份又一份的和议就这样诞生了。 无论是秦桧还是后来的史弥远或者贾似道,他们都是主和派人士,可是他们是摸准了皇帝不敢打的心思才能如此的肆无忌惮,并且他们也乐于替皇帝背锅。比如秦桧若没有高宗默许,仅仅凭“莫须有”三个字就敢杀岳飞?而高宗也因为秦桧替他背了锅才有这十几年的权倾朝野。 所以南宋不热衷于北伐,首先南宋皇帝的付很大一部分责任,若不是他们的默许,主和派怎么能弥漫整个朝堂,主战派被压的喘不过气导致军队战斗力孱弱,也因此导致了负面效应,打不过就赔钱,可是别人拿了钱发展自身又开始大规模侵略,最终导致了南宋和北宋一样重蹈亡国的命运。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