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国维与梁启超、陈寅恪、赵元任号称清华国学研究院的“四大导师”,是用西方文学原理批评中国旧文学的第一人。

1927年,50岁的王国维向同事借了5元钱,买票进入颐和园后跳湖自尽,留下遗书:

经此事变,义无再辱。

那么,王国维遗书中的“经此事变”,指的是什么事呢?

1877年,王国维出生于浙江杭州府海宁一个书香世家。家族中曾经出过一位抗金名将,使得他的家庭在当地备受尊重。

他的父亲王乃誉是一位书画、篆刻和古文诗词的大家,对王国维的成长和学术兴趣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年仅7岁的王国维便踏入了私塾的大门,拜潘紫贵为师,开始了他学术生涯的第一步。1892年,他在海宁州岁试中名列第二十一名,成为秀才,与陈守谦、叶宜春、诸嘉猷并称为“海宁四才子”,声名鹊起。

尽管才华横溢,王国维对功名利禄并无太多追求,心中只有对知识的渴望。他的考试之路并不顺畅,连续在杭州的应试中落榜,却非才不足,而是他的学问太过深邃,对应试教育的八股文兴趣缺缺。这使他与金圣叹一样,因博学而反复不中。

王国维的求知之旅从未停止。1898年,他赴上海,加入了《时务报》和东文学社,学习日语、英语和数理。机缘巧合之下,他得到了罗振玉及日本教授的资助,得以前往日本深造。

尽管因病早归,但归国后他通过《教育世界》向国人介绍西方的科学与文化,从哲学到教育学无所不涉。

辛亥革命后,王国维的学术之路并未因政治风云而有所改变,他继续在日本深造,研究古文学、古代服装和建筑。他的学问,在考古学和甲骨学领域开创了新的篇章,成就斐然。

在随后的岁月里,王国维的学术生涯愈发丰富多彩。他在文学、美学、史学、哲学、金石学、甲骨文、考古学等多个领域都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他的著作等身,包括《海宁王静安先生遗书》、《红楼梦评论》、《宋元戏曲考》、《人间词话》、《观堂集林》、《古史新证》、《曲录》、《殷周制度论》、《流沙坠简》等62种,成为后人研究和学习的宝贵财富。

1921年,蔡元培倡导北大开设国学门,聘请王国维为导师。起初,王国维一再推辞,但在某些原因下最终接任,却不要薪水,同时任职的还有罗振玉。

王国维与北大部分人理念不合,愤而离职。溥仪选拔人才,特许无功名的王国维在南书房行走,这极大的恩赐使他终生感激溥仪。1924年,冯玉祥将溥仪赶出紫禁城,王国维愤怒异常,欲投水殉清,但被劝住。

此后不久,他接到清华大学的邀请函,任职导师。起初,王国维不愿接受,担心机关中人事倾轧,但在胡适的陪同下,他对清华有所改观。吴宓三拜请王国维出任,使他感动不已。

在清华大学,王国维本以为能安心从事学术研究,未料政治纷争和人事倾轧依旧让他难以心安。

当时,王国维对动荡的时局心灰意冷,他所效力的朝廷已形同虚设,皇家尊严不复存在。他虽学贯中西,却难以释怀江山易主之悲。尽管他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但内心的痛苦无法排解。当1927年的夏天来临,他的内心冲突达到了顶点。

1927年6月2日,王国维如往常一样去上班,开会,教研,然后向同事借了5元钱去颐和园。

颐和园作为曾经的清朝皇家园林,对他来说是一个特殊的存在,在昆明湖边,他静静地站立良久,眼前的湖水波不惊,仿佛在等待着他的决定。

最终留下了四元四角和一封遗书,一头扎进昆明湖中,身影消失在湖面,留给世人无尽的猜想与哀叹。

他的遗书只有简单几行字,却道出了他的无奈与悲哀:

“经此事变,义无再辱”

他的死,成了那个时代的一个悲剧符号。人们对他的选择有着不同的解读,溥仪在《我的前半生》中称其因负债累累而死,但从王国维死后的安排来看,并非如此。还有说法称他担心北伐军迫害,提前了结自己,但这也与清华同事的回忆不符,还有人认为他是为清官殉道。但真正的理由,恐怕只有昆明湖的湖水知道。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