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文创作激励计划#

这个你要看哪方面中式美学,如果分阶段的话:

1、中国传统文化古代美学,华语导演首推胡金铨,也只有他一个是系统性的成就。

他在电影基础理论上奠定了武侠片,还有东方美学的大宗师,他是唯一一个能和日本黑泽明在东方美学上并肩的华语大导演,但是他成就不如黑泽明,我认为大概就是类型片探索只有武侠片一个吧,奇幻片都逊色些,黑泽明就太强了。

胡金铨的作品在东方美学的奠定上面,也是一路升级的情况。

首先是《大醉侠》的一鸣惊人,这片在当时破了票房记录的,你已经能看出和当时他能力的不同,还大师气象,但是回头去看,我感觉这片最大成就在多人+客栈+戏剧冲突+镜头空间等调度上面

(电影还是画面,西方戏剧分多少幕多少幕,当时黑泽明等在日本剑戟片除了东方美术与美学上面艺术奠定,在镜头画面静与动对峙突然处理影响非常深远。)

《龙门客栈》就是在此的升级,集中在客栈等空间上面的调度上面。

然后就是《侠女》,这是胡金铨集大成的一部作品,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美学集坊市、客栈空间、荒庙、竹林、宋明山水的风景,尤其是那咱东方气韵把握极深。同时,电影后期佛教高僧出场,在佛教美学,文化气韵处理也很吊(王家卫《东邪西毒》水波镜头不知道有没有受到影响)。

后面的《空山灵雨》《山中传奇》除了那些处理,在寺庙代表的东方建筑空间感上面有巨大突破、探索性、同时东方山水那种气韵更加的出神入化。

胡金铨后续的作品感觉已经差不多走入下坡路,这是他不如黑泽明的原因。

2、其它传统东方美学导演,胡金铨过后在中国传统文化上面成就最高大概是徐克,抄胡金铨,抄张彻,抄功夫片,但徐克确实也做到了革新,但我认为主要在剪辑、动作设计、叙事节奏等处理上面,他对于东方美学理解和艺术感上面较强,但很明显没有达到胡金铨的那种艺术大师的情况。

我个人觉得徐克美术气韵巅峰是83年的《新蜀山剑侠》,然后大概就是《青蛇》吧。

《倩女幽魂》《黄飞鸿》在美术和审美上面也有突破和建立,但是东方传统文化的艺术感和气韵感不如,而《新龙门客栈》就是翻拍了,除了这个沙漠风景,艺术建立不够,和《倩女幽魂》《黄飞鸿》等作品是一样的(大师之下的顶尖)。

多提一句,很多人提到张艺谋后来的《英雄》《影》,这些作品在艺术层面和徐克一样,不是美术不强,不是服化道不好,但都有一种商业化的味道,就是凸出美术特点,也有作者性,在华语电影里也是经典,但艺术性不能和胡金铨比较。

其它大量华语大导演古装大片,如陈可辛《投名状》,冯小刚《夜宴》等等都是这样,美术顶、服化道顶,风格特点鲜明、也非常经典,但艺术性上面成就不足。

这问题有些像他们的前辈张彻,开启阳刚武侠,影响力也大,但艺术带来的影史地位和建立类型片美学影响力远远逊色。

那么,华语导演有没有其它超越这些导演一档,和胡金铨在东方美学比肩的作品呢?我感觉大概有三部吧(但略略逊色些)。

一个是王家卫的《东邪西毒》,王家卫在光与影上面,绝对是世界级的电影大师,这部电影在东方传统美学艺术成就未必超越胡金铨,但可以说绝对是独树一帜的,王家卫也没深耕武侠片这个风格。

另一部是内地何平武侠片《双旗镇刀客》,东方西部武侠片美学标杆与范本,你看王家卫的《东邪西毒》和这部片的粗粝感完全不同,同时影响力也非常深远。

最后是陈凯歌的《荆轲刺秦王》,我一直很遗憾当初内地导演没拍太多历史片,搞得在东亚历史片美学角度不如日本,陈凯歌这部作品是集大成者,可惜的是拍得太晚,陈凯歌在美学和戏剧上学习黑泽明很明显。

(张艺谋拍大概也没戏,东亚导演拍传统文化除了胡金铨,玩票的王家卫,其它人一直活在黑泽明阴影之下,后面陆川《王的盛宴》一个问题。相比之下,是胡金铨和张彻徒弟的徐克都好点)

最后,侯孝贤的《刺客聂隐娘》是一个特殊的例子,侯孝贤也是华语顶级电影艺术大师,这片虽然有强烈的作者性,艺术感,以及东方文化气韵(导演为了追求自然光影,为了拍一个景等几天,就为了等天气和光线)。但侯孝贤半类型片和半艺术处理方式,搞得电影很怪,你说是它是武侠片它很文艺,你说它艺术感强但不还原唐朝(跑去日本取景和武当山),观感很奇怪。

《刺客聂隐娘》是2015年的,当时汉服运动已经起势,后面没两年出现《长安十二时辰》,这个时期华语古装片追求美术和服化道还原历史,考究成了风潮,但它们终究是商业作品,没有作者性和艺术感的追求,但是吧,确实带来华语古装美学的革新。

如唐朝《长安十二时辰》,宋朝《清平乐》《鹤唳华亭》《梦华录》,明朝《显微镜下的大明》《繁城之下》等等。

当然,这几十年还有很多美学强的作品,比如央视的《四大名著》《东周列国志》,我是觉得问题一致,没有系统性的形成体系,对于行业内外非常深远的影响。

最后就是上美厂的内地艺术动画了,也堪称是中式美学天花板的代表了。

可能很多人不明白那个作者性,艺术感到底什么玩意儿,现在是商业时代主要是追求商业上的成功。比如你拿《雾山五行》和上美厂美术片比较。你敢说《雾山五行》作者性不强,美术不强,风格不鲜明?

但美术与作者风格统统都只是背景,艺术感是不能和上美厂的美术片比较。

2、中国近代中式美学代表

这个首推两个导演,如果你不算民国时期费穆《小城之春》那种老古董,那就是王家卫的《花样年华》和张艺谋,张艺谋在这领域成就又是最高的,尤其是中国清末和民国的西北文化。

比如《红高粱》的大西化的荒凉和中华民族生命的韧性,还有巅峰作品《大红灯笼》庭院与构图,其它作品也是一样。陈凯歌《霸王别姬》和徐克一样,他们本身并不是擅长光与影和美学的导演。

你不能说他们不懂,在幕后大佬支撑下也很强,但美学成就显然不如的。

其它还有很多同类作品,这里就不讲了。

3、当代中国电影美学代表

大概处于乡村化与城市化转型,以及城市化后两种情况。

香港城市化毫无疑问是王家卫了,继承民国上海到香港商业化成功的奠定,不但在世界上面独树一帜,而且在影史里都是有很大的影响。

其它吴宇森枪战片,《无间道》代表谍战片,还有杜琪峰的黑帮片也有一定影响,但都不能和王家卫比较。

台湾就是侯孝贤和杨德昌,但是包括蔡明亮没有非常擅长光与影的电影大师。侯孝贤主要在镜头调度上,杨德昌和蔡明亮也不是非常擅长光与影大导演,熟悉台湾电影的可以提提。

内地就来到贾樟柯代表的第六代导演,我们先不去争论什么拍贫穷落后讨好外国人这回事,但是大仔细家想想,第六代谁非常擅长美术,光与影,并且达到世界级成就呢?

贾樟柯的平实镜头?娄烨的晃头镜头?陆川?管虎?王全安?曹保平?现实主义也好,魔幻现实主义也罢,反正那一代导演在美学上面的成就真的不高。

反倒是出现更晚的刁亦男,还有程耳能提上一提,刁亦男又比程耳强一档吧,依托“下岗潮”的犯罪片或现实主义像《钢的琴》还要更早(美学不错),但刁亦男《白日焰火》把黑色电影的霓虹美学打开局面,《南方车站》又是集大成作品。

这种影响到东北系导演辛爽《隐秘》《漫长》,再到《平原上的摩西》都能看到影子。

目前,中国电影在美学成就上大概就这样,现在影视剧追求商业为主,确实出现大量《长安十二时辰》那种美术,服化道考究还原的商业作品(产业体系也开始建立),我相信游戏《黑神话悟空》也会一样,但东方美学艺术追求上面的导演没有,我是一个都没看到。

这就像现在国产动画,我相信你能找出很多美术出色的作品,但艺术追求的几乎没有。

最后,现在的新生代导演,港台直接没了,内地有两个导演在光与影上面有些追求。

一个是毕赣,《路边野餐》玩极致的长镜头,后面《地球最后的夜晚》摄影是刁亦男那边的,于是是霓虹美学+极致的长镜头(可惜没了灵气)。

另一个是顾晓刚,《春江水暖》极致长镜头+东方山水图美学(也算是独树一帜了),可惜《草木人间》和毕赣一个问题(加明星和商业玩脱了,玩得还更烂)。

我目前看到的导演当中,你说追求美学艺术的是没有了。

现在有一个内地青年导演温仕培,首部作品叫《热带往事》,电影是非常追求光与影和美学的犯罪片,美学角度虽然有学习模仿,但也算非常鲜明了,最新电影是朱一龙的《负负得正》,一眼学习王家卫又试图拍出自己的。

为什么要提一下这部电影呢,可能很多人关心电影,也很多人建政,还有人关注产业发展。但没有多少人像我一样把这三者结合起来看:中国内地电影,迄今为止并没有进入城市化时代。

是的,徐峥,吴京,郭帆,陈思诚这票算新一代,但他们电影不追求美学和叙事角度(就是纯粹商业片),其它导演你看像毕赣,辛爽等等主要内容还是下岗到2000年到2010年后的转型,前者农村,后者伤痛。

中国现代影视剧不是疼痛青春就是狗血爱情,是没有在美学和人文叙事上有过构建的。

前两年那部《爱情神话》沾点边,但导演也不擅长光与影,《负负得正》不管是什么设定,但终究是中国大陆城市的光与影浪漫爱情故事,而且还有光影的追求,这其实是很稀有的,就看电影本身如何了。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