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人一生平安,是真的吗?研究传统道德文化才明白,这远远不够,这是我最近读了一本书后的体会。
在修身明德的实践中,善道修与德道修的根本差别,就在“善”和“德”的一字之差,就在于能否真正地将“信”字运用到我们体内,在体内来求信德、立信仪而再造后天常道意识形态的人生观、价值观,使我们合德,才能进道。
这里需要区分开善道修与德道修,以及因此而形成系统内容的善道(常道)文化与德道(非常道)文化。
我最近研读的这本书是熊春锦先生写的《简帛<五行经>释解》,其中第194页有三段话是这样说的:
修身文化中的常道(善道)文化,是五运之内的恒常之道,属于物相三维度以内的运化,她逐步从德道文化中分离独立而出,将传统道德根文化的学问和知识分为道、经、术三个层次,但仍然是将“道”确定为最高的学问,而“经”则是对道的阐述,“术”是实践道的技术与方法。“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是常道修身文化的重要系统论和目标。孔子曾经说过:“朝闻道,夕死可矣”,古代常道修身文化的所有学派,都将“道”作为最大最高的学问和最终的追求目标。
修身文化中的非恒道(德道)文化,则仍然全盘继承大道文化,将德道文化修身的理论和方法分为道、经、法三个层次。“道”是最高的学问,是修身应当实现的目标;“经”,是对道的阐释;“法”,是实践修身明德、以德入道的德埶方法。
非恒道的德道文化之”法”,与常道的道德文化之“术”,“德埶”与“人埶”间存在着层级上的不同。常道的术,是三维物相环境下的技术,古代又称为“人埶”。非恒道的法,则是可以摆脱三维物相制约,通达质象多维空间的德埶方法。
读到这里,我突然想到,有时候看到很多特别善良的人,甚至是大善人行善一生,非常谨慎,人皆称为楷模,道德模范,受世人的敬仰,但是还是往往在生命的某一天,突然就英年早逝了。
这种现象我以前百思不得其解,现在明白了,其实那只是一种善道修,更准确地说是一种善道行,简称为善行,只是在眼、耳、鼻、舌、身、意是这些外王的系统当中去行动,在有为的、看得见的、有形的层次里面耗尽一生去行善,还没有进入德道修的真正的型于内的境界。
这里的型,重点指的是土、水、火、金、木这五行要“型”于内,指重新塑型造型。
关于修身的造型,我觉得有点类似于金属的铸造造型。
铸造造型的基本原理是将金属通过熔炼的方式转化为液体,然后将其注入预先准备好的铸型中。在液态金属冷却凝固的过程中,经过清整处理,最终得到具有预定形状、尺寸和性能的铸件。
首先,金属的熔炼是通过高温将金属原料加热至熔点以上,使其熔化成液态。在这个过程中,金属原料中的杂质会被氧化或挥发掉,从而得到纯净的液态金属。这种纯净的液态金属通常被称为铸造合金。接下来,铸造工人会将液态金属倒入预先准备好的铸型中。铸型通常是由耐火材料制成的模具,可以承受高温并保持液态金属的形状。在铸型中,液态金属会逐渐冷却凝固,形成固态的铸件。
我们很多人通常认为行善是人的美德,作恶是人的恶行。这里的行指的是是肉眼看得见的活动,也就是行为的行,是行为活动和意识活动这些随意肌系统当中的眼、耳、鼻、舌、身、意的看得见的活动,要在行动、行为、行事方法上去修善,但这种常道认知,还并不是真正的修善和修德,真正的修善、修德则需要在心身内五臓六腑重新塑造自己,把生命历程中破损的器官组织以及缺损的精炁神能量重新打造,修复完好,这个过程类似于金属铸造里面的造型,只不过人体不是用液态金属造型,而是用精炁神进行造型。
我还发现一个现象,很多非常专业的心理学大师,虽然是心理咨询领域行业的顶尖人物,但是自己却英年早逝,现在看来,其中的原因就是没有进入德道修,只是善行帮助别人,内在五臓六腑没有修身造型成为源源不断的真正的能量源。
我还发现,历届国医大师的年龄普遍很大,寿命也整体比其他行业的人高一些,这也说明行善积德确实有益于健康,能促进长寿。当然,也有的中医师可能内在能量消耗大于补充,也会英年早逝。但是,善行有助于心身健康,这却是事实。
还有的人奉行的人生信条是不做坏事,但也没时间去主动做善事,只求平淡无奇顺着社会环境的潮流而走过一生。但是人的内在的能量是不断的消耗的,如果不做善事,那么能量消耗大于获取,一旦入不敷出的时候,身体健康也会江河日下。就像银行存款,只是吃老本,就是坐吃山空,也像《黄帝内经》说的:“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人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务快其心,逆于生乐,起居无节,故半百而衰也。”
当然,如果一个人的思想意识选择去做离道失德的恶事坏事,那么生命健康和事业就难以保障了。
所以啊,善行是生而为人健康的基本要求,也是最低要求,其次,要以德道修身为指导纲领和最高目标进行善行,进行善道修,才有可能能更加稳妥保险。
人生真正的意义,在于外在行为和内在心身的修改、修正、修善、修德,实现生命状态达到心身愉快与健康和谐。而更加稳妥的修身,是以修德为最高标准,修正我们的前进方向,修善我们的心身内外,以正善而入德道,而不是仅仅停留在我们常见的眼、耳、鼻、舌、身、意的这些修善的外在行为而止步于此。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